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几个认识误区的辨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误区论文,前途论文,命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一直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背景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不少论者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此同时,现实中也存在若干认识误区,这不仅有碍人们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正确认识,而且有碍我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逐一进行理性而科学的辨析。
认识误区之一——“以数量论输赢”
“以数量论输赢”,指的是有些人仅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数量的多少为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前途,即认为世界上实行社会主义国家增多,社会主义就有生命力和光明的前途;反之,则标示社会主义生命力的衰退和前途的灰暗。依此“逻辑”,社会主义国家经苏东剧变后数量锐减,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前途自然不言而明。
“以数量论输赢”认识方法的简单化和片面性显而易见。其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阐明,社会主义是思想、运动和制度的统一体。纵观社会主义发展史,尽管社会主义制度历经只有80多年时间,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尤其是作为一种思想却要较此长久得多。既然社会主义涵盖着思想、运动和制度三大方面,那么观照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前途应综合思想、运动和制度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而不能仅以其中之一为标准。
其二,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任何事物都是一种过程的观点,社会主义无疑也是作为一种历史过程而存在。社会主义的“过程性”,决定它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决定我们衡量其生命力和前途时必须放眼人类社会发展的宏阔背景,而不能只囿于社会主义制度一时一地的兴衰,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那么,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阔背景之下,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前途怎样呢?且不说由思想而运动而制度的进程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旺盛生命力的极好注脚,即以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身陷低潮境遇而论,也闪烁着社会主义的束束“亮光”。比如,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并没有停止脚步,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勇敢地坚守社会主义阵地,而且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的结合,不断把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向前进。又如,近些年来,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及其他左翼力量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共识”,诸如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壮大社会主义的实力,既要积极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经验又要时刻警惕其“和平演变”策略等。此外,就是从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看,我们也会不时发现一些社会主义因素的生长,如资本和管理的日益社会化,经济发展的“计划化”,国家政制的民主化,社会福利的制度化,“三大差别”的日渐弱化等等。因此,当我们把社会主义当作一种历史过程看待时,我们不仅会深感“以数量论输赢”认识方法的幼稚,且不会因社会主义制度在某些国家的毁灭而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
其三,社会主义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光明的前途,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是否足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链中成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一百多年前,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将依次经历原始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注:李淮春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530页。)而1875 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将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概述为三大差别消失,劳动意义质变,人的全面发展,集体财富涌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2—23页。)显然,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性质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谁能担当联结的纽带?只有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正如列宁所说,社会主义社会属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84页。)可见, 资本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摇篮,也是社会主义的摇蓝,而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上述表明,社会主义乃人类社会发展链中一个不折不扣的承上启下的环节;而正因为此,决定了它具有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强大生命力和光明的前途。
认识误区之二——“以传统套现实”
社会主义是作为一种历史过程而存在的,这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变化性和发展性。然而,在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方式中,总习惯于用某种关于“社会主义”的模式、概念、框框裁剪现实,如果现实与之相符,就认为是社会主义,否则,就认为是非社会主义,这就是所谓的“以传统套现实”。“以传统套现实”的认识方式因其实质在于孤立、静止地看待社会主义,现实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必然与之“相距甚远”,于是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进而推断社会主义之无生命力和光明的前途便成自然之势。
现实中,“以传统套现实”集中体现于“唯公有制论”,即以公有制作为衡量社会主义性质的唯一标准。有的人怀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盖源于此。这就涉及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所有制问题上,是否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公有制?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公有制坚信不疑。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始终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其一,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其二,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很显然,不坚持公有制,始终以公有制为主体,“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一句空话;从长远看,也必将阻碍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但是,必须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取决于社会主义制度及本质的同时,也受其它因素的制约,其中尤其是受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就经济体制来说,近20年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一系列弊端的暴露,社会主义国家相继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产生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不同形式的经济主体,与此相适应,必然要求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再说生产力因素。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这不仅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在较长时期内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决定这些国家在较长时期内生产力的状况表现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为此,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客观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以我国为例,建国后的长时期内,由于在所有制结构上搞“一大二公三纯”,取消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不仅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结果赢得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可见,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国家既要坚持公有制,始终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倘若只囿于公有制,甚至以此作为衡量社会主义性质的唯一标准,那么只能窒息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认识误区之三——只见“烟花”不见“引线”
社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社会主义之于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使人们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相比较成为情理之中的事。然而,这种比较,却每每陷入只见“烟花”不见“引线”的误区。具体而言,就是有些人在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只专注于资本主义(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繁荣”、“富裕”、“民主”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落后”等状况,而对社会主义之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作用视而不见,进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无庸讳言,今日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确有许多落后之处。对于这种“落后”,我们应当怎样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同一两个世纪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发生了不少新变化;总的说来,是变得文明、繁荣、富裕、自由了。不可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一方面是源于自身的因素,即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至今依然保存着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以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自身的某些弊端和矛盾。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许多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仍得益于社会主义力量的推动,是汲取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的结果。以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来说,原本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它之所以能在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成为现实,应该说,与广大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作用密不可分。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二战前,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就有了零星的社会福利制度,但彼此“济贫”性质甚浓,具有明显的“选择”特点;是广大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斗争,才催生了二战结束前夕英国全国失业保险委员会主席、经济学家威廉·享利·贝费里奇“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问题的报告书”,使资本主义的社会福利原则由“选择性”发展成为“广泛性”(贝氏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福利的“广泛性”原则)。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推动利用由新近20—30年的情况看愈发清晰。至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滞胀”,社会福利支出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深重负担,于是各国政府相继采取削减社会福利的措施,但很快遭到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反对。结果,虽说有些国家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了改革,但也只是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提供“津贴补助”、“救助金”的作法,而把资金主要放在培训失业者的劳动技能,帮助失业者寻求新的工作岗位上,这对于广大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来说,或许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求生方式。再说民众的民主权利问题。人们常说,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里,人们在言论、集会、结社、通信、游行、罢工、选举等方面,都享有较充分的权利;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企业主也比较重视工人的“人格”、“尊严”,比如劳资双方开展对话,消除隔阂,实行合理化建议奖,吸收工人参加部分问题的决策等。这些绝非出自资产阶级的自愿,而是广大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才争取到的;特别是二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进而导致对民主权利的强烈要求,才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管理逐步趋向民主化。
上述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发展,是有社会主义一份功劳的;这种事实,从一个侧面昭示了社会主义具有影响、改造资本主义的功能,凸现出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认识误区之四——只见挑战不见机遇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观念、技术、体制、载体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全球化趋势逐渐汇成一股席卷世界各地的时代浪潮。在此背景下,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深刻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在这种“关注”中,有些人鉴于西方发达国家乃全球化浪潮的始作俑者,兼之其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眼中所见无一不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压力和挑战,并由此抽象出社会主义终将被资本主义“同化”的结论。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自然,在全球化浪潮背景下,社会主义面临着来自资本主义的重重压力和挑战。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利益将受到威胁。比如,西方国家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将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图谋“西化”、“分化”社会主义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他们还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武力干涉。特别是在经济上,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加大了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难度,并在这种竞争中潜藏种种不安全因素。其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受到冲击。由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根本利害冲突的客观存在,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凭借其优势地位,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竭力推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这样,就会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全球化浪潮背景下,社会主义面临来自资本主义的重重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首先,全球化浪潮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全球化浪潮结束了上个世界50年代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孤立状态,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转变,这种国际环境极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其次,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也可根据世界市场的需求不断优化生产力结构(如适度的对外投资、商品出口等)。而所有这些,都将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增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的筹码。再次,全球化赋予了人们一种全新的视野,民主、竞争、效益等现代意识将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有助于人们从世界格局中科学审视社会主义实践,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化浪潮虽然使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在生产、贸易、资金和技术方面占据优势,但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不仅如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在新的基础上且有扩大和加深之势。比如,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从前大凡都是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展开,但全球化却使这一矛盾日益国际化。又如,在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支配下,发达国家通过种种手段对外攫取高额利润,变得越来越富,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却受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制约和不等价交换的盘剥,变得越来越穷,致使南北矛盾日渐突出。此外,由于苏联解体,美日欧的共同威胁消失,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加剧。尤其必须指出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化浪潮背景下更是日益深化,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却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这一切表明,全球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没有消除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的矛盾,也不可能改变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标签:公有制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