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作为一项大型的工程项目,在其招投标的整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因素。而投标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对企业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只有在投标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损失,提高企业效益。本文分析地铁工程项目投标常见风险,并据此探讨投标风险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铁工程;投标;风险管理
引言
投标风险指的是在投标过程中或以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期望发生的事件的客观不确定性。在招投标阶段,投标单位的基本目标是取得中标,获得工程项目的任务。由于投标单位的这种急于中标的心理以及市场的激烈竞争,投标单位在投标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必须进行有效管理。
1.地铁工程项目投标风险分析
1.1投标决策风险
是指投标单位对工程项目是否投标及采取何种投标策略。决策失误往往使投标单位不但丧失发展机会,而且还会蒙受巨大损失。
1.2编制投标文件的风险
投标文件是业主选择投标单位的重要依据,投标文件中的失误会直接造成投标失败。常见的投标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对招标内容的不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的内容包括:投标人须知;投标书及附件;合同协议书;合同条件;合同的技术文件,技术规范等。在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中,招标文件是一份最重要的文件。《招标投标法》中规定,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没有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的投标文件往往被认为是废标。②技术方案设计不合理。投标单位提出的技术方案不成熟,或者编制的方案不够详细具体,以及各项计划安排不合理等也会导致投标失败。
1.3报价风险
工程项目投标报价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投标报价的不确定性受工程项目的规模、复杂性和技术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时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企业在投标报价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这是因为企业中标后,履行合同持续时间长,再加上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使投企业成合同所用的成本高于投标报价而导致亏损。①低价中标风险。②招标文件的理解偏差。如项目情况了解深度不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未认真审核招标文件中关于合同、价格条款而匆忙编制投标书,导致报价不准确。③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动。
1.4合同风险
合同文件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风险是在合同拟定过程中,由于合同条款责任不清,权利不明所造成的风险。业主在拟定合同条件时往往过多地将风险偏重投标单位一侧,造成投标单位合同履行不力,这样有失公平的合同对于业主来说,常常潜在更大的风险。①业主强加给企业一些存在单方面约束性、过于苛刻的不平等条款。②合同条款不完善,合同文字不严密,致使合同存在漏洞。③合同中缺少因第三方影响造成工期延误或经济损失的条款。④发包人的资信因素。发包人履约能力差,可能无力支付费用;或发包人信誉差,不有意拖延工程款,对于工程变更、索赔签证不予付款。此类风险主要存在于用户工程、转包工程中。
2.地铁工程项目投标的风险应对
2.1做好投标准备
投标人在准备投标的阶段不仅应该对招标人标书中所有的要求进行仔细的研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一旦中标,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虽然这部分的内容不能体现在投标的标书之中,但是单位应该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并根据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例如,在实际过程中,可能出现其他因素导致延缓工期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对单位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投标人在准备投标的阶段应该提高对风险的敏感度,对风险形成科学的认知。
2.2提高标书编制的严谨性
投标人在编制标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明确招标人对此项地铁工程的具体要求,包括地铁工程的规模,工程量的多少以及其他细节上的内容,具有投标意向的单位应该对招标人的标书进行仔细的研究。首先,负责投标的部门成员应该对标书进行仔细的阅读,特别是细节的部分。其次,根据招标人提供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合理报价。第三,编制标书的过程中加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使投标的标书具有较强的严谨性,从根源上避免废标的情况发生。
2.3提高报价水平
(1)投标前企业内部应对工程所拟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再考虑招标条件、环境及企业投标策略,作出有竞争力的报价。
(2)在获得招标文件后,投标报价人员要全面分析投标人须知,复核工程量,研究投标策略。如果招标文件有缺陷,应及时以书面方式向业主求证,并积极参加现场踏勘,以验证招标文件的可靠性,降低投标风险。
(3)报价人员可从已提供、收集的文件资料等基础资料上,灵活、合理的调整报价。
2.4对法律法规的变更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
根据招投标法中有关时间节点的规定可知,招标文件发布的第28天为一个基准日期,基准日期的划分可以确定招标人和投标人各自的责任期限。基准日期之前的法律法规变化等的调整均属于投标人的风险。因此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要对动态跟踪国家、行业及项目所在地的有关地方性法律法规、所在地定额标准和国家的规范标准,确保在基准日期之前所用到的计价标准为现行的定额规范,同时对于基准日期之前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做好调整相应报价对策的准备,用以规避投标风险。
2.5提高内部管理的科学性
投标人对企业内部负责投标部门进行科学的管理也是一种规避投标风险的有效措施,因此,投标人在编制标书的过程中不应仅以过往经验来进行地铁工程的报价,同时对本企业自身的成本投入进行全面的审核讨论,更应该加强负责投标部门管理方面的科学性。首先,根据招标人的标书了解此项地铁工程的具体情况,包括项目规模、工程的建设周期等。其次,有条件的投标人应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到地铁项目的所在地进行现场踏勘。第三,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编制符合要求的标书进行投标。
结束语
地铁工程关乎国计民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地铁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一方面,招标人希望通过招标做到最低造价和最优性能的兼备,但另一方面,投标方则希望通过投标来帮助其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无疑,这两者是一对相互博弈关系,但只要相关方进行有效地应对,两者是可以达到均衡的。只有真正做到重视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地铁工程招投标过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斌,李慧,贡晟珉.南京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的招投标工作[J].都市快轨交通,2005,18(4):10-13.
[2]李欣.浅谈广州地铁工程的招标与投标[J].广东水利水电,2003(1):44-44.
论文作者:童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风险论文; 标书论文; 合同论文; 招标文件论文; 地铁论文; 投标人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