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肾内科收治的75例行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终末期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心理护理;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252-02
近年来,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也随之增加[1-2]。长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给患者带来的生理、饮食、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均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着患者的心理健康[3]。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院对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以探寻其对患者心理状态是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现将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肾内科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75例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观察组中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4.23±5.76)岁;平均透析时间(6.14±0.96)个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及以上22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96±5.58)岁;平均透析时间(5.97±1.23)个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及以上22例。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通过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及心理测验法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对发现的问题予以总结。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化支持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来测定社会化家庭因素对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影响。通过经济负担及家庭对应能力的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经济扶助计划,对经济困难者向医院申请减免部分费用;对存在过度依赖者,针对患者及家属分别进行问题剖析和行为改变讲解,督促患者回归。同时,向社会发布需救助患者信息,寻求社会慈善力量支持;鼓励患者就业工作并联系企业给予患者就业机会等措施。对于无重大心理问题者和轻度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咨询和松弛训练,有可疑精神病者,转诊专科医院治疗护理。同时在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时需注意有效倾听患者心声,观察患者反应,鼓励患者表达,适时使用共情,积极支持患者,并相应表达指导意见,鼓励医患互动。
1.3 观察指标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护理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90个自我评定项目,总分为各项目得分之和;分数越高表明心理状态越差。使用我科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共20个条目,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总分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3个月的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CL-90总分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SCL-90总分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x-±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3.讨论
护士作为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4-5]。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评估及量表测定发现,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迷茫及自我价值否定等负面心理,这些心理问题或感会导致患者在认知、情绪、行为及躯体方面产生很大变化,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此类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使得患者心理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及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因为个体化心理护理除了通过各种措施解决患者躯体上的原因,使患者心理达到舒适,更关注了患者社会原因。通过评估患者经济负担,家庭对应能力,制定扶助计划,向医院申请减免部分费用,过度依赖者针对患者及家属分别进行问题剖析和行为改变要求讲解等措施,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躯体状态社会回归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总之,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终末期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伯成.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9):184-185.
[2]刘东伟.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变迁及其系统评价[D].郑州:郑州大学,2015.
[3]司晓芸,李静静,毕晓红,等.理性情绪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29(8):589-592.
[4]卢早霞,严艳,许怡琼,等.人文关怀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意义及实践[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1):31-39.
[5]陈赟,崔文英,孙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1):55-57.
论文作者:张雪芹,潘扬,杨开秀,刘仙蓉,许桂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个体化论文; 血液论文; 状态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