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微创医院 宁夏 吴忠 751100)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子宫腺肌症采用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内接收的1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对象行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疼痛情况以及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0级疼痛率、I级疼痛率、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来说更高,且II级疼痛率、III级疼痛率、IV级疼痛率、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来说更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经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子宫体积以及疼痛程度均有所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子宫栓塞介入法;子宫体积;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171-02
子宫腺肌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由于子宫内膜异常所诱发的妇科疾病,主要由于子宫内膜于子宫腔范围下异常生长并入侵肌层所导致,患者临床场表现为月经失调、痛经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1]。药物、手术、介入法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常见方法,但药物及手术治疗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该病,弥补了药物及手术治疗的缺陷,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了患者的痛苦,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子宫腺肌症采用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内接收的1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41~48岁,平均年龄(44.5±3.5)岁。纳入及排除标准:(1)均符合《妇产科学》[2]中子宫腺肌症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经期腹痛、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变大等症状;(2)本研究已获我院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加研究;(3)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严重脏器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不纳入本次研究。
1.2 方法
给予本研究所选16例患者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术前均行心电图、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手术时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并进行局部麻醉,采用血管穿刺技术穿刺成功后将导管鞘置入,经导管缓慢向两侧子宫动脉注入栓塞微粒球等药物,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变慢时于患者子宫动脉注入710~1000μm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注意栓塞治疗时需避开其他动脉,并完全到达子宫动脉末端,经造影检查显示患者血液停止流动后则结束灌注,避免返流,完全栓塞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包扎和消毒,并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术后均行B超复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变化情况,根据国际规定疼痛分级标准将其疼痛程度分为0~IV级别,级别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高。观察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数据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变化情况对比
表1数据中患者治疗后0级疼痛率25.00%、I级疼痛率56.25%较治疗前来说更高,且II级疼痛率12.50%、III级疼痛率6.25%、IV级疼痛率0.00%较治疗前来说更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变化情况对比[n(%),n=16]
3.讨论
子宫腺肌症常发于育龄妇女,是女性生殖器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部分患者可伴随子宫肌瘤。临床上常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栓塞治疗等方式治疗子宫腺肌症,但药物保守治疗起效较为缓慢,因此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手术治疗会为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不易于患者的预后,患者接受程度较低。近年来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的病例也逐年增多,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时,通过将患者子宫动脉进行阻断,子宫的血液量会减少,能够阻碍对子宫内子宫子宫腺肌症病变组织的供血,从而使病变组织彻底缺血坏死,但又不会对子宫内其它组织以及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影响,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接受程度也更高。
陈玉环[3]等研究结果显示,经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法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子宫体积均发生显著改善,本研究中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来说更低且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来说更高这一结果与之完全符合。
综上所述,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确切,缩小了子宫体积,降低了疼痛程度,提高了血红蛋白水平,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来说意义重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晓玉,姚丽艳,孙业亮,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5):63-66.
[2]梁江红,罗蕊丽,郑蓉,等.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1):2259-2261.
[3]陈玉环,李静文,姚恒,等.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7,15(11):1904-1906.
论文作者:马兴莉,马宝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子宫论文; 栓塞论文; 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动脉论文; 法治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