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有效管理措施论文_许婉卿

配网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有效管理措施论文_许婉卿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我国供电系统目前的主要矛盾是因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无法相应增加的供电量。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如何解决配网运行管理中的问题,提高配网管理效率,从而增强供电系统可靠性就显得非常迫切。电力工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基础设施运行、城市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实现其快速有效发展成为我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配网运行;管理;问题;措施

1.电力配网的概念和分类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低压配电网(220/380V);在负载率较大的特大型城市,220kV电网也有配电功能。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在城市电网系统中,主网是指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主要起连接区域高压(220kV及以上)电网的作用。配电网是指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作用是给城市里各个配电站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配电网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其结构呈辐射状。配电线的线径比输电线的小,导致配电网的电压损耗较大。

配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较多,例如:接地故障、跳闸故障、漏电、断线、短路等,而这就可能出现电力安全问题,且带来的的影响不可估量,轻则影响电力供应,重则出现电力事故,所以为了预防因此导致的安全事故,尽可能地提高电力服务水平,就应对电力配网故障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结合其形成原因,针对性的加强对其的改进和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配网正常高效运行,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提升了电力服务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更好地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服务。由此可见,加强配网运行管理是促进其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2.配网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用电需求过大

经济建设需要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要求供电系统具备更高的电压、更大的容量、更广的覆盖范围。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城市地区,供电需求也相应快速增长,而供电系统本身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或增强的,因此,当前对供电能力的高要求和电网本身的承载能力并不相称。配网超负荷运行必然影响供电质量和安全,由此造成电网瘫痪或停电事故频繁发生。在城市地区,几乎所有运转中的产业及民众日常生活都需要电力,供电系统无法顺利运转,一方面会给工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民众生活不便,即影响了社会效益。

2.2配网设备老化

配网本身的设备老化和落后也是配网运行管理顺利开展的一大障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要求使得民众对配网供电能力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电力工业本身的发展却受到很大限制。电力工业是现代社会逐渐建立并不断发展起来的产业,电力设备多属于使用期长、耗资多、不易更换的资产,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需求的增加,电力设备的损耗也越来越大,但很多设备又没有折损到需要更换的地步,这就使得不少地区的配网设备处于落后水平,进而对整个电力系统产生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供电质量和供电稳定性。

2.3管理方式落后

配网建设是一个大型工程,需要各环节的配合协调。我国的电力工业仍然属于传统工业,且因为供电范围广大,管理上也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同时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与世界一流的配网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大差距,例如,配网覆盖面存在重叠和空洞现象,配电路线混乱、冗杂,配网监测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应该归咎于整个配网的传统式低水平管理方式,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已有配网的供电能力,使本来可以更大程度满足需求的配网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2.4管理人员水平偏低

配网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也是配网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供电系统庞大复杂,对管理人员需求量很大,因而在质量上的要求不得不有所降低,很多乡镇或偏远地区,管理人员根本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也不具备专业管理知识,这就大大降低了配网运行管理的效率。地区配网现有的管理人员大多在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上达不到建立一个现代化供电系统和发展一流电力工业的要求,而具备专业知识和水平的管理人员不仅在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且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就使得他们也无法完全顺利地开展配网管理工作。

3.加强配网运行管理的措施

3.1确定供电目标,进行管理分工

不管是国网还是地区配网,都应该首先建立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例如该电网应该为多大面积的范围供电以及应该提供多高电压、多少电量,在供电范围内有哪些重点供电对象等等。在确定供电目标后,应该调查和确定不同时间段电力需求的不同,根据需求的变化来对供电量进行调整。具体可行的目标和分工明确的准备工作能够帮助配网运行管理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从而得以合理安排变电站布局和下级分工,保证最大程度地覆盖和满足本地区各个时间段的电力需求。

3.2电力设备的挑选、维护和维修

为了配合配网运行管理,应对电力设备予以高度重视。电力设备基本属于重型资产,不易更换,因而在选型和维护方面必须更加慎重。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力工业中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高水平设备,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本地区的供电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设备,技术先进、能耗低的是首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其次,应注意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电力设备使用寿命长、运行时间长,这就意味着维护工作非常重要,相关单位应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查、盘点、清理、维护等工作,对于需要维修的设备应尽快予以上报并申请维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设备自身质量不影响配网稳定可靠运行。

3.3对配网管理进行合理规划

针对配网管理应该制定合理规划,逐步实现现代化和标准化管理,相关单位应该学习和引进更加先进的管理方式。在配电监控和调度等方面都可应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从而对调查和监控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同时,配网管理也应十分重视应对突发状况,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制定具体可行的应对方案。由于供电范围广、供电量大、负荷重等原因,配网难免会发生一些规模或大或小的紧急事件,这时候抢修措施、应急装置等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具体可行的应急和抢修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3.4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工作素养

配网运行管理另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管理人员。实际上,要建立完整健全的配网管理机制,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既需要其具备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求其对电力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所以,挑选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的管理人员是加强配网运行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其次,要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制度,这有利于各级管理人员分配工作及将责任落实到人。配网管理是保证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后台支撑,它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的工作态度,同时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改进。

4.结语

综上问题的分析以及措施的提出,电力配网管理工程建设在部分电力企业来还没有获得足够且一致的重视,目前的配网技术依旧有很多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发展电力行业时候获得足够重视。也同样可以理解,电力行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善起来,在新的发展契机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

[1]罗永坚.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6,05:193-194.

[2]康伟,郭峻男.配网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有效管理措施[J].化工管理,2016,35:8.

作者介绍:

许婉卿(1980.10-),女,福建晋江人,武汉理工大学学士,单位:国网福建省泉州供电公司(福建,泉州),单位邮编:362000,研究方向:配网运行管理

论文作者:许婉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配网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与有效管理措施论文_许婉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