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龙江省知青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李 琳,赵文馨,程 婷,马云驰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 知青旅游作为21世纪的新旅游产物拥有着巨大的市场开发价值,但在知青旅游产品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分析知青旅游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及存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黑龙江省现阶段知青旅游存在的问题,再进行知青旅游发展前景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知青旅游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 知青旅游;必要性;问题;前景
一、知青旅游项目实施的目的及意义
我国现阶段知青旅游资源并不匮乏,但是缺乏良好的整合与利用,人们对文化的体验感追求更高,以单一观光层次为主的大众旅游产品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和休闲的心理需求,深度旅游产品得到了游客们的青睐。
对于各地城市居民来说,农村生活和知青文化是日常生活中难以触及的新鲜部分,所以人们向往体验这种“新鲜”的文化。东北地区的知青文化资源丰富,黑龙江省作为北大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67—1976年期间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约192万人,潜在市场十分广阔。
知青文化旅游作为当代中国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类型产品,对于黑龙江省而言,开展知青文化体验旅游不仅能极大地丰富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带动黑龙江地区经济新的制高点,发现新的旅游商机,而且能让传统文化在黑土地上得到延续和保护。
文中的三阶段博弈是基于古诺模型建立的,续航里程研发量不影响反市场需求函数,是隐含条件,但是在实践中,有些汽车品类的续航研发量会对消费者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类问题还需在下一阶段进行深入研究;另外本文仅研究两个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联合研发的情况,更加复杂的市场网络在新政策下的研发动向也是值得继续研究的方向。
目前我国人民银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银监部门都可以依法对问题银行采取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措施,省级地方政府对农信社负有管理责任和风险处置责任。可建立存款保险管理机构、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管管理机构、省级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的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磋商机制,加强监管协调和信息共享,强化协同推进,提高问题银行风险处置的效率。此外,还应进一步明确存款保险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参与问题银行接管、重整、破产等风险处置的形式和职责范围,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
4.忽视生态文化的保护。知青旅游资源缺乏可再生性,文化同时具有生态性,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实现知青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若是破坏了生态环境,那便是与开发知青旅游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东北知青旅游存在的必要性
通过对知青文化资源的开发,创建特色的知青文化体验园,使其具有强大的行业竞争力,实现收益和综合实力俱佳的目标,使知青文化活跃于大众眼前,不断推广,充分宣传,持续发展,丰富当地旅游资源,提升当地旅游形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当地旅游市场繁荣发展。
5.市场营销手段落后,宣传力度不足。黑龙江省地处偏远,信息交互性差,知青旅游并不是崭新的旅游热点。政府的不重视,开发商的盲目自大使得营销手段不仅落后而且缺乏吸引力。知青旅游其实不分淡旺季,并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我们可以把握好这个优势做好宣传,网络的平台是良性的,如果合理利用做好网络宣传,那么一定会将东北知青旅游推广出去,获得良好效应。
3.知青文化传承。中国人传统的固本思想也促使人们到影视剧或老辈口中的地方去看看,促使人们追寻知青文化。知青群体的存在是既定的,既然有存在那么就有市场,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个契机,为渴求知青旅游体验的人们提供平台与市场。
4.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往往是多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黑龙江冰雪、森林、湿地和农业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适当开发知青旅游,可以丰富旅游产品,并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
三、东北知青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知青旅游的发展前景是不容小觑的,人们面对新鲜事物的狂热趋之若鹜,前提是我们的知青文化是一种正能量是具有积极向上力量的。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老少皆宜。做人不能忘本,正如落叶归根,情感是左右人们行为不可避免的催化剂。捕捉人们心里的想法的同时,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得到身体心灵的升华是我们的最终目的[1]。人类是最有效的传播媒介,好的旅游吸引物带来口口相传的口碑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所以,我们要做的正事就是打造高质量不粗俗的旅游目的地并自成一派,改观人们对于东北旅游的刻板印象,知道东北不仅有冰雪旅游资源,也有丰厚的文化资源。
2.旅游投资主体单一化。与其他类型的旅游投资相比,知青旅游的投资很少,收益却是十分可观的,但千篇一律的旅游活动、故步自封的设计使知青旅游的发展停滞不前。开发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从选址到项目开发都需要一定的深思熟虑以及实际考察。具备基础条件的农场,需要更良好的旅游规划,才会打造特色知青旅游文化品牌。
基础量概念实施以来取得一定效果,但因各种原因,存在问题也不少,使内部市场化的作用还不能充分体现。主要表现在:
也就是说,在足球比赛中:参与比赛的双方球队,以及相应的球员,都有可能基于表演者权获得体育赛事的“专有权”。主场球队基于对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利,也可以主张对体育赛事享有“专有权”。当然,赛事组织者也可以认为自己在赛事组织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张对于赛事享有“企业权利”。然而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无论是“表演者权”“赛场准入权”还是“企业权利说”都各有利弊,无一能成为通说;更不能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直接适用于我国。
对于老年人而言,将休闲旅游融入知青文化,可以丰富老知青退休生活的内容,使他们晚年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对于知青后代和青少年而言,通过实地的考察和探访,让孩子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知青精神与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体验需求。结合21世纪知识的结构,青少年对于知识的渴求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多了更多的实践,体验是首要的。通过研学旅游的方式,结合知青旅游的文化元素,使青少年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学习到更多平时从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总之,综上所述,水肥一体化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虽然目前在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但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国内环境的支持,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本文正是基于对这方面的认识,对葡萄种植中水肥一体化推广和应用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以此阐述该项技术在应用中的各种优势。
四、知青旅游的发展前景
1.回归田园。久处于喧嚣都市,车水马龙中的快节奏生活,都使人们趋向于回归本我的想法变成现实。一些影视节目、综艺节目融入这种元素,打造旅游节目,但不是每个百姓都能像明星一样体验着影视节目中的便利。
科研机构主导型联盟定位在标准研制、课题研究等重点领域,如中国BIM发展联盟、福建、广东、山西地区的BIM联盟,在编制BIM标准、开展BIM技术研究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1.缺乏知青旅游整体的发展规划。政府的盲目领导,使得东北地区的知青旅游文化资源滞后,空有设想但缺乏实际行动。资源的分散正是配置的不均匀导致,旅游地与旅游者缺乏有机联系和有效沟通,所以一些景点的信息不能被游客及时接收到。
3.竞争激烈。全国范围内,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层出不穷,人们趋向于时尚的旅游路线,可能会忽视到知青旅游的存在。所以在一众竞争者中,如何脱颖而出并取得立足之地需要我们仔细地思考。在旅游的开发中,旅游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合理配置的规划才会有良好的发展。
五、知青文化保护的启示
知青文化因其独特的丰富内涵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利用“十三五”期间旅游的大好时机发展知青旅游线路,以红色线路为启示,结合研学旅行的方式做出有地方特色又不失内涵的旅游规划,利用好已开发的物质资源和亟待开发利用的资源来促发展。
1.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政府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从大局出发。不能仅仅考虑到文化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使文化失去了其本身的纯真与本质。尤其是对于知青文化这种小众群体文化,政府更要给予大力支持。
2.平衡好经济利益与知青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经济利益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在牺牲文化为前提的情况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2]。许多民族文化的流失及贱卖都是因为缺乏对文化的认知,我们要建立一种平衡机制,平衡二者关系,以文化促发展而不是埋葬文化。文化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当地企业经济发展,既宣扬了文化,也保护了文化。
3.保护好知青文化的资料。建立专门的知青网站,以及修建知青博物馆。在参观瑷珲博物馆时发现,对于知青历史资料都保存得十分的完好,并结合了当下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市民能更好地体验知青生活。黑龙江省内的高等学府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传播知青文化的使命,先进的科技可以很好地成为我们的推手,建立微信公众号以及官方微博都有助于更好地宣传知青文化,形式灵活,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品位。
4.吸收借鉴相关经验。我国在保护文化的意识上还稍显薄弱,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借鉴相关成功经验。文化的交流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前提,每个地方的文化特色都有着别具一格的吸引力。
旅游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将知青旅游品牌打造成著名、有特色的文化品牌需要我们深度思考。重拾青春,感受当下,感受激情燃烧的岁月。故地重游,重温旧梦,重温蹉跎岁月的流逝。青春永驻,风华长存,愿所有的知青岁月都被珍惜。
参考文献:
[1]胡静,许贤棠,谢双玉.论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6).
[2]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12-0152-01
收稿日期: 2018-11-30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201810222055);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2017-KYYWF-0549);佳木斯大学基础研究类(社科类)面上项目阶段性成果(2016JDMS33)
作者简介: 李琳(199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从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赵文馨(1997-),女,安徽休宁人,本科,从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程婷(1997-),女,黑龙江绥化人,本科,从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通讯作者: 马云驰(198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讲师,硕士,从事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