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业:我国就业战略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研究论文,领域论文,重点论文,青年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增值潜力的人力资源。青年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就业研究中都普遍将青年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以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失业问题,尤其是解决青年的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为什么我们应当重视青年就业研究
我国劳动力市场形势变化所要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得企业人员富余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据1996年劳动保障部进行的大范围调查测算,我国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总数为2100万人,所以在当时排除企业富余人员成为我国深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也就成为劳动力市场上最为突出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关下岗再就业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再就业工程走上了制度化建设的顺利发展道路,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在进入新世纪后已逐渐发生变化。
我国虽然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30多年全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由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的峰值年份1988年的22.37‰逐年下降到2003年的12.41‰,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之下,但是,庞大的育龄人口基数决定了到2020年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需求十分旺盛。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的同时,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口也将陆续达到就业年龄。中国青年人口规模大,每年新成长劳动力数以千万计,青年就业问题开始在劳动力市场上日益突出,目前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就占了70%左右。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决定了当前我国就业战略研究重点的转移:在体制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后,青年就业问题将越来越成为中国应着力解决的就业重点和难点。
青年就业特点、问题和挑战
青年时期是人生步入社会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起步阶段,由于就业经验缺乏、就业能力不足、就业心态不成熟,青年往往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就业价值失衡、认知偏差的现象,导致青年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各类青年就业问题在社会转型期间表现得十分突出。
一是青年就业具有不稳定性。青年刚刚进入社会,具有较低的技能和工资,尚未形成清晰的职业倾向,往往需要通过体验不同的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青年在这一人生阶段没有赡养家庭的经济负担,转换工作的机会成本低于成年人,因此,青年人的工作转换率普遍高于成年人,就业具有不稳定性。青年的就业流动性高、稳定性低,集中表现在稳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中国青年就业问题调查发现,城乡38%的就业青年没有任何劳动合同,有20%的签订了1年以内的临时合同,36%的签订有1~3年固定期限合同。而在15~19岁就业青年中,无劳动合同和1年期临时合同的比重高达86%;近80%的农村就业青年无劳动合同或仅有临时合同。
二是青年人的失业率普遍高于成年人。由于青年劳动力自身的缺陷和就业能力的不足,其失业率普遍高于成年人。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国家的青年人失业率都远远高于成年人,ILO(2004)对1993—2003 年世界青年及成人失业状况的考察证实了这点。从全球范围看,2003年青年失业率是成人的3.5倍,而且在过去的10年中这一比率一直保持在3倍以上。同时,青年人失业具有显著的不稳定性,意大利经济学家尼尔·欧·希金斯(1997)等人研究表明,青年人的失业波动幅度远远大于成年人。
三是解聘青年劳动力是企业成本考虑的经济选择。企业在裁员的时候,从成本的角度往往会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已经花费在该雇员身上的人力资源投资,比如培训成本等,另一方面是解雇该员工需要支付的赔偿金。凯瑟琳·欧·里根等(1996)、ILO专家乔可斯·高德(1997)等人认为,由于青年工作时间短,解雇青年人的成本远低于成年人,所以青年劳动力往往是企业在不景气时裁员的主要目标对象。同时,经济的不景气使得企业停止招聘新员工,而青年人往往在求职者中占据相当比重,因此对青年人的就业影响最大。
四是影响青年就业因素呈现结构性失衡。影响青年就业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外学者分别从性别、种族、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及教育水平等方面对青年失业进行了深入的结构性分析,指出青年失业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其中青年弱势群体的失业率远高于青年平均失业水平,他们包括青年中的女性、少数民族、残疾人、贫困人群和低文化程度人群。从中国青年就业问题调查中显示,地区、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这几种因素对青年就业的影响依然明显。就大学毕业生来说,男性、重点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和理工科毕业生相对其他毕业生较容易找到工作。
五是目前青年人力资本含量低于职场期望。目前青年在就业时还面临着职业能力和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的问题,即整体人力资本含量较低,影响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为青年进行基础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意味着企业需要花费额外成本(相对招有经验的人而言),从企业角度来看并不划算。上海劳动保障局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41.1%的失业青年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是他们失业的主要原因。而在上海举办的首次高校学生职业资格考试中,参加考试的410名学生中只有80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仅为19.5%。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许多高校学生的评价是:基础技能差、基本操作能力差、综合应用能力差。而人力资本含量较低意味着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继续教育时间需要延长。
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
我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实用型的人才,而劳动力市场上依然存在大量失业现象,劳动力供需之间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尤其是青年就业问题在近年来日益突出,这既有青年劳动力自身因素的缺陷,也和我国青年就业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有一定关系。青年就业不足和失业,将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加大对青年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决青年就业实际问题,这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青年就业研究应当关注什么
在2004年11月召开的全国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经过讨论提出,当前青年就业问题的成因可以归结为四大矛盾:一是劳动力供给居高不下与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就业机制市场化和就业渠道多元化与劳动者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三是技术进步与劳动者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四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之间的矛盾。青年就业研究应该从现实出发,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要探讨解决的措施和方法。具体说来,在新形势下青年就业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青年就业意愿变化
青年失业很大程度上跟其就业观念有关。比如,通过对大学生的国内与国际比较研究证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其就业期望普遍过高,很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年人认为自己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将自己置于较高的起点之上,于是形成对一些体力劳动较多或者薪水较低的职业看不上眼的“低不就”局面;而广大用人单位在选人时不但注重个人学历,更注重经验,尤其是薪水较高的工作多半会招录具有较长工作经验的人,这对刚走出校门的“零经验”大学生是致命打击,造成了大学生“高不成”现象。
青年本身就是思想最为活跃也最为波动的群体,非常容易受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在不同时期青年的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青年就业观是“为实现理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80年代中后期是“追求名利双收”、90年代是“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而现在的青年由于城乡地域、教育程度、成长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其就业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甚至出现了一些不愿意就业的青年群体。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要开展长期持续的青年就业意愿调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青年就业的能力提升
1999年国务院转发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提出,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者,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后,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但实施效果十分不理想。目前我国青年就业还明显地表现出基本素质有待提高、劳动技能匮乏、职业目标不明等诸多问题。
我国青年就业问题调查显示,失业青年中,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专生的比例均为13%,大学生的比例为5%;对调查的八项工作基本能力,雇主一般认为,青年员工中,写作能力强的少,知识面宽的、以及应用知识能力强的也较少;长期失业是青年失业的主要特点,根据失业者填报的最近一次经济行为(失业)的起止时间计算的失业时间构成,失业1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占72%。
要解决青年就业能力提升问题,一方面,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培养机制需要有大的变化,能够快速地响应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速度,适应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的不断更新,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能够符合市场对实用性人才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青年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建议》显示,当前我国有7亿劳动力需要不断提高技能和继续学习,在职培训成为知识经济下人们不断吸取新知识和保持必要技能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掌握前沿知识理念的大学生,还是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村就业青年,在面对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持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才能保持住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就业能力。
青年就业政策和服务
首先,政府应该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就业政策方面,政府应将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适度增长下的高就业率发展战略;在就业环境方面,政府应完善现有劳动预备制度,建设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强化就业统计体制,消除就业信息失灵现象,通过有效措施逐步减少由于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等对不同青年就业者的差别性、歧视性待遇,同时充分维护青年就业者的合法劳动权益并打击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的违规现象,努力营造公平和公正的青年就业环境;在就业服务方面,政府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拓展青年就业的途径,增加青年就业的岗位,加大对青年技能培训的投入。
其次,用市场机制提高各类中介机构、专业组织、培训输出机构对青年就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目前,许多青年人采用直接应聘、亲戚朋友介绍的求职方式,有的青年人通过参加招聘会以期找到工作,还有的青年人通过广告求职,只有不到20%的青年人曾经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就业中介服务机构求职。可以看出,我国青年就业服务的市场体系尚不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市场的引导和规范来强化各类劳动力服务机构的组织化程度。目前,我国有关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研究还很薄弱,对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在青年就业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性作用关注不够,而就业市场服务体系的建立对于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在研究的时候给予高度重视,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成熟的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
青年就业社会公正和反歧视
青年就业难,首先难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切实转变观念,在选择青年就业者的时候存在年龄、性别、经验、学历、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歧视,尤其是青年中的弱势群体,如少数民族、残疾人、女性和贫困人群等,往往在就业过程中会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
虽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但高素质的青年毕竟可以通过高校、政府等多种渠道反映自己的就业意愿,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争取一系列有利于他们的教育政策、培训政策以及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政策。相反,在各类青年中占据绝大多数的是文化水平低的青年,尤其是农村转移青年劳动力,他们要么缺乏组织,处于分散状态,要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弱,无法发表自己意见,他们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待遇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所以,解决青年就业社会公正和反歧视问题,尤其是加大就业立法的研究,通过法制的手段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环境,这将是青年就业研究中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