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和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帮助。构建互动型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使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加融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学生可以将知识学得更扎实,并可以将知识运用自如,能做到举一反三。对小学数学的互动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构建互动模式;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2-099-01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激发学生思维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但在数学学习中应当先培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所谓学习兴趣,即爱好,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欲望。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有精、气、神,并对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才灵活敏捷。所以,在兴趣培养阶段,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身边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事例引入课堂,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
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不只是传道者
教师是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但要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二)教师是导演
传统的观念对教师的定位是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烛和吐丝的春蚕。长期以来,教师也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信号,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在互动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学生的学习成长完全按照教师的思维和意志,走的也是教师为他们安排的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明确自己作为引领者的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起到导演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倡导师生平等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数学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的性格取决与教师的性格,学生在上不同科目的课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和心里,这就是所谓的“向师性”。所以教师应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不能只让学生敬而远之。
(四)公正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现在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忙于教学,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这个情况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数学的勇气。对因心理障碍造成口语表达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简单的数学题目做起,由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不能歧视差生,找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赞许,多认可,多关怀。不但要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三、注意因材施教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忙于教学,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这个情况应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不应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应公正平等对待每位学生。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他们变得既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也不愿和别的同学交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活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讲多练。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既巩固了新的知识点,又给他们对掌握不够的地方及时进行自纠提供了机会。为了活跃气氛,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应经常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小组学习进行教学,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织者、记录者、发言人等角色,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责任。学生更喜欢的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表现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更加愉快。
【参考文献】
[1]陈建平,《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实践分析》[J],2013年第18期.
[2]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师生互动共同创建有效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6.
论文作者:周前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互动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数学论文; 师生论文; 课堂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