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兴国策》看林乐知翻译策略论文_董宇婷

从《文学兴国策》看林乐知翻译策略论文_董宇婷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西青 300387)

摘要: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华47年,这一时期正是晚晴社会大变革的重要转折时期,林乐知参与到时代的洪流中,尤其是他的译作以选译法、本土化风格、题名意译法的翻译策略和明确的意图,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推动晚清社会变革。而《文学兴国策》作为林乐知翻译的重要作品,不仅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警醒世人教育兴国,其中所使用的多种翻译策略同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林乐知;文学兴国策;翻译策略

林乐知1836年出生于美国南方的佐治亚州,字荣章,基督教美国监理会传教士。咸丰十年(1860年),偕夫人来上海传教。林乐知在华一共47年,翻译了众多的西学著作,创办了中西书院,主编《万国公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其翻译著作在中国影响甚大,其翻译策略被当时的很多翻译家借鉴使用,推动了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的翻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林乐知在华主要活动

林乐知1860年携妻子、女儿来到中国。当时中国很多人对太平天国已经不抱期待,但是初来中国的林乐知仍然在1861年造访了太平天国,但恰逢天平天国忙于战时,太平天国无暇顾及林乐知,这份造访便以无果结束。1864年在上海同文馆担任教习,1865年到1867年在在上海同文馆担任教习一职,1865-1867年:到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书,1867-1883年:再次受聘担任上海同文馆西学教习,在这一时期,林乐知于1868年9月创办了《教会新报》,也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万国公报》,并于1881年创办中西书院。从1887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是林乐知最热心时局和介绍西学、西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翻译了许多西学著作,像著名的《文学兴国策》、《中东战纪本末》、《中国历代度支考》、《治安新策》等。1907年1月,林乐知于上海去世[1]。

林乐知曾坦言,在他来华初期有四年时间他是完全没有任何资助的,因为当时的美国正在忙于南北战争,断绝了林乐知所有的资金援助,林乐知面临生存的困境,因此这样一个身怀理想、携家带口、背井离乡的传教士在异国他乡只能靠自己做一些零散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但他在这段时期并没有放弃自己来华的目的,仍然坚持着传教事业。由此可见,林乐知的传教理想无比坚定且不畏艰难。

1900年,义和团作乱,美国基督教各教会亦考虑暂停对华宣教,然而林乐知却力持异议,认为美国各教会不应延搁其对华宣教的计划,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放弃在中国的宣教事业,反之应“速其来,多其来。”他认为在义和团作乱的时候对华的宣教活动反而应该越来越多,越快越好。这不仅反映了林乐知对中国宣教事业的执着,还有他对中国的了解和热爱。因此,在林乐知的努力下,美国教会对华宣教计划卒未搁置。而且,林乐知亲自募捐并号召传教士参与对华宣教工作。

在当时西方各国众多的传教士到中国传教,结果却是追求基督教文化并未真正在中国生根开花,而服务其传教目的的那些西方的教育、科技、新闻出版等先进的文化却得到广泛的传播[2]。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思想,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发展。

二、关于《文学兴国策》

《文学兴国策》是驻美的日本公使森有礼在1872年编纂的,并于1873年在纽约出版了英文版Education in Japan,在其23年后中文版的《文学兴国策》正式出版。原本汇集了十四位美国教育界、政界名士答复森有礼有关教育兴国问题的复函。《文学兴国策》并不是Education in Japan的全译本,而是其的选译本。

《文学兴国策》包括上下两卷,上卷主要包括森有礼的公函(森有礼向华尔赛等人求教国家振兴的方法,以助于东方的开化。主要是求教于富国策,商务,农务与制造,伦理道德,律例与国政五个方面)。和华尔赛、施瑞恩、彼得哥伯、潘林溪、西列、麦高希、恩利约瑟等7人的复函。下卷的内容主要是由赫普经、满勒、脑德禄、欧理德、鲍德威、加非德等六人的复函和美国的教育法组成。

三、林乐知在《文学兴国策》中运用的翻译策略

林乐知在翻译《文学兴国策》时是为了以美国的经验,来教育世人,以此达到文学兴国的的目的,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给后世翻译家提供了重要的翻译方法参考。林乐知在受到翻译规范的影响下,采用了选译法、本土化风格、题名意译法等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加适合中国人阅读,进而使《学兴国策》广泛传播[3]。

(一)选译法

《文学兴国策》原作分为绪言和正文,序言主要是森有礼对日本历史的叙述,正文是森有礼向美国各界名士发出的询问公函及十三封回复函,附录部分包括维笃尼建议日本讲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复函及美国兴学成法。林乐知《文学兴国策》保留了原作主体及美国兴成学法部分,原因是在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刚刚经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受到日本的侵犯,如此长篇大论去叙述日本历史必定会引起国人不满,而且这段论述对于宣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并无关联,所以林乐知选择删去。而维笃尼的复函中建议日本将英语作为其通用语言并提出了计划,其中有一些极力贬低汉语的言论,这在以文化见长的中国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从Education in Japan在日本发行后的反响来看,将英语作为通用语言也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林乐知对这部分也进行了删除,这可谓是非常明智的。

(二)本土化风格

林乐知在翻译《文学兴国策》的时候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使用中国的书信格式翻译,对西方文化特征词也进行了入乡随俗的翻译,在文中引用儒家经典等方法都使得《文学兴国策》更具中国本土化风格,使文本内容更容易被中国人所理解,因此也促进了他的著作在中国的传播。由于林乐知出色的翻译策略,他的翻译方法被当时诸多翻译家学习和借鉴,运用到自己的翻译事业当中,因此推动了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

1.书信格式的翻译

英文书信开头不分发函和复函,原作十四封书信均在篇首注明发信时间和地点,以“dear sir”作为开头,落款为“Your humble servant”或“Very cordially yours”等。林乐知巧妙地使用了中国古语“敬启者”“敬复者”等把发函和复函进行区分,而在落款处注明发信时间、地点,统一使用“如蒙采择,或于阁下所访问之端,未必无小补矣,某某日,某某地发”“惟敬仰阁下,而为贵国祷祝之焉,某某日,某某地发”。包含“阁下”“惟”的中式表达等,都符合中式的书信规范。

2.对西方文化特征词的翻译

林乐知将西方的大学类比为我国的书院,前面缀一个“博”字显示其程度,将校长译作监院,较准确地说明了大学-校长和书院-监院的关系。同样的还体现在林乐知唉自己初到中国时称自己为博士,后来入乡随俗改称自己为为进士。将西方文化特征词翻译成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同意义的词使得翻译过来的文字对中国人来说更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为读者所接受。

3.儒家经典的引用

林乐知在译著中大量引用儒家经典和中国古书,林乐知在自序中引用“《周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庸》曰:‘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孔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三句儒家经典中的名句开篇,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产生的深远意义。译本原文译成中文是“它们是国家财富和个人富贵的来源”,林乐知翻译为“且为一国、一家、一人致富之来源”,他增译“一家”。在儒家思想中,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家、人的本身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此处的增译是符合国家政治原则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向为儒家所倡导,这一《礼记 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体现着儒家所倡导的家国权力论,林乐知多次加译于译文中,符合儒家思想和中国民众的审美趣味。

(三)题名意译法

林乐知在翻译《文学兴国策》的题目时可谓煞费苦心,他采用了意译法。

为什么“教育”在一百多年前被译为文学?主要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学一词,而“文学”一词始于孔子的《论语 先进》,在

这里指的就是文章学问。另外古今中外也曾把一切用于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

更有趣的是,这个英文题目的翻译原应再普通不过,完全可译为《日本的教育》《日本教育策》等,但林乐知却译为《文学兴国策》,变明确意味的定语“in japan ”为所指模糊的“兴国”也可谓用心良苦。这种翻译策略同样也是符合当时国情的。

四、结语

林乐知在华47年,他的译作以选译法、本土化风格、题名意译法的翻译策略和明确的意图,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推动晚清社会的变革。《文学兴国策》使用了多种翻译策略,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打开了国人的眼界,推动了中国近代的发展。同时这部著作的译介也受到晚清社会环境的影响:当时正处甲午战争战败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在翻译时采用选译法、本土化、题名意译等翻译策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但林乐知及《文学兴国策》在当时确实起到一定教育兴国和警醒世人的作用,在译介过程中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3]。

参考文献

[1]高黎平.论林乐知的西学翻译及其在晚清的接受.[J].国外文学,2006(1):90-91

[2]邹莹.从翻译规范角度探讨林乐知译介《文学兴国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13(6):1-4

[3]李喜所.林乐知在华的文化活动.[J].社会科学研究,2001(1):105.

论文作者:董宇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从《文学兴国策》看林乐知翻译策略论文_董宇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