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文化是相互包容、互相作用,并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交融关系。从教育的自身意义来说,教育是文化的选编,传承什么样的文化是由教育来审视、选择、传播的,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让教育自信,让学校行走在特色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将当地极具特色的“秦安小曲”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开创秦安小曲特色艺术课程,铸就特色校园品牌,奠定学生成长基石。
追本溯源 推助发展
“秦安小曲”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等县境内古老的传统曲艺品种,形成于16世纪的明代中叶时期,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秦安小曲曲调高古而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唱法柔媚而雅致。传统曲目除了相传由该曲种的首创者秦安人胡缵宗采用“四六越调”所做的《玉腕托帕》,还有清代嘉庆年间秦安人张思诚所作之《小登科》、《昭君和番》、《重台赠钗》,以及民国以来广泛传唱的《伯牙抚琴》、《王祥卧冰》、《状元祭塔》、《百宝箱》等等。这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民间文化,是秦安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所有秦安人共同的文化之根。如何留住、传承这些文化之根,是我校非遗传承工作应把握的核心。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实践活动之旅,引导学生追寻家乡的文化之根,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情感。
组建团队 传承文化
为了让“非遗”更好地扎根校园,我们利用宣传窗、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报等多种宣传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为使“非遗”传承基地工作有效开展,我校成立了非遗传承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任组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通过传承活动的开展,我校学生秦安小曲演唱和表演的能力逐步提高。从创办兴趣小曲至今,已先后有一千余人学会演唱秦安小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先后参加了2016年“最美秦安人”颁奖典礼、赴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演出等活动,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我校选送的秦安小曲《割韭菜》获天水市少年宫艺术展演一等奖,参加活动的同学不仅展示了自己,也为学校打出了品牌,更让学生们感受到参加传承活动带来的乐趣。
依托历史 确立目标
秦安为古成纪地界,素有“羲里娲乡”之称,不仅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及其妹女娲的故里,还是诗仙李白的祖地。这里有着4800—7800年的文明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我们依托这样的历史,确定了奋斗总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充分挖掘本地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以秦安小曲为主的特色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崇高理想境界,为培养合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目前,我们已完成近期目标:由最初以班级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秦安小曲活动,循序渐进。深入推进特色教育,逐步开发校本教材《秦安小曲基础》,并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引进艺术教育人才,完善各项特色项目的制度创建工作。在专业教师蔡爱琴女士的辅导下,参加各级各类民间曲艺或工艺比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期目标的实现并没有让我们止步不前,我们预计在2019年—2025年完成中远期目标:努力提升少年宫辅导教师师资水平和教育素养,加强少年宫艺术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争取培养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有良好思想和行为素养的专业学生。努力发展学校少年宫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使学生在具备良好艺术能力的基础上,对人生未来走向做出初步规划,促使秦安小曲特色教育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提高学校少年宫秦安小曲这一特色教育在本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
遵循原则 开设课程
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凸显素质教育,根据本校秦安小曲特色,研究制订校本课程体系标准。以此为标准,分解至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研究和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其与学科领域知识的紧密结合,使学科领域知识在其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同时,从其中获得的素养能力能够有利于学科领域的拓展。要寻求学科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使两方面的共同提高。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易学、实用、普及”的原则,课程内容设置不仅要有利于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还要关注自然生态的和谐美、社会生活的人情美、学生个体的人性美。课程辅导的形式也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规律,充分体现科学之美。
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返璞归真,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更有利于教育的开展。秦安小曲作为独有的文化艺术形式,是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提升自身素质的新的教学内容。今后,我们会继续将“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将秦安小曲特色课程发扬光大!
本文系十三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实践路径研究——以秦安小曲为例》所用。
论文作者:李云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秦安论文; 小曲论文; 特色论文; 文化论文; 少年宫论文; 素养论文; 艺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