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相关探讨论文_梁婕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相关探讨论文_梁婕

雅克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摘要:在新时期新背景下,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探索特色“美丽乡村”景观规划,一定程度上成为各个地区城镇化建设需要面临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使乡土传统文化面临危机,许多有地域特色、民族特征、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遭到破坏,“千村一面、模仿城市”的模式正取代乡村景观的旧有格局。美丽乡村建设理念,不应局限于传统新农村单独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模式,而应转变为对乡村景观环境的打造,营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提升乡村文化品质和优良环境,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

1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1.1乡村聚落性景观

乡村聚落性景观主要就是指乡村建筑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两者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聚居地。乡村的建筑就能够代表这个区域的原始风貌,进而体现出乡村的历史价值。乡村的生活环境主要体现到人们的生活环境,所以,在进行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时候不仅需要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还必须要尊重乡村原有的历史风貌,尊重历史,进而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划。

1.2乡村生态性景观

乡村的生态性景观主要就是指水系以及植被等,这些乡村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风貌不能遭到破坏。所以,在进行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水田以及植被等自然风貌进行保护。植被主要就是指森林树木以及道路的绿化,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下,合理、科学的应用空间,进而能够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水系主要就是指江河水系,在保护水系生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建设清澈灵动的水系特色,保障乡村本身的协调性。

1.3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主要指农业生产景象,包括农作物图5 乡村中的古庙的生长景观。乡村的生产性景观是以乡村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过程的自然体现,它的生产性质和生产过程决定了乡村的生产性景观特色。从景观色生态学的角度看,农田可以看作是一种板块类型,它的设计内容有大小、类型、数目、格局等,农田的整体风貌和农作物的生长景观,使乡村生产性景观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1.4具有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

乡村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传承乡土历史文脉和再现地方精神上。乡村的历史文脉是一个地区遗留下来的精髓文化和历史渊源,使乡村具有文化底蕴和乡土特色。乡村的历史文化是最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见证了村庄的发展与演变。地方精神是村民们长期养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神财富。乡村中的石井、牌坊、水巷、小桥、古戏台、古庙等典型的村落小品都是村民对乡村的宝贵记忆,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营造乡村景观特色要从地方的群体记忆、地方遗产出发凸显该地域的文化特征,寻求符合地方精神的象征。村民的活动影响着该地域空间的独特面貌,将村民印象深刻、具有重要价值的景观要素作为活化、保存和再创造的特色。以自然地景资源、娱乐休闲及具有人文特色的空间作为设计的素材,营造出能够唤起该地域村民深厚感情的景观构想。

2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在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当地村民的需求为第一设计要素,使其享受到更好的生存、居住、工作环境。村民是该区域的主人,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在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以长期受益人村民的主观感受作为乡村景观规划的基本出发点与实际落脚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乡村景观设计规划中理应重点突出当地人文特色,在设计每一个细节中将生产生活融入其中,不是要让村民在接受新的理念的同时还要改变个人行为习惯,尽可能打造一种绿色宜人、温馨的乡村景观。

2.2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之策,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那么乡村景观设计就要将乡村生态资源及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区分整体布局下各个小区域的景观特色,以突出景观特征为目的,最大程度地保护原有环境、利用现有资源,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法、科学规划有效保护与传承,使其大小、形状、色彩等与整体景观和谐,不突兀,提高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服务地方。

2.3因地制宜编制规划

生态型美丽乡村应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特色和实际。因此设计规划时根据改造型、保护型和城郊型等不同村庄类型进行设计。规划不要千篇一律,应区分对待。例如一些偏远的、被边缘化的村庄,村庄规划的重点应注重环境卫生的整治,适当控制新建的项目,进村能让人感觉干净整洁,物件有序。而对于城郊型美丽乡村或示范村,这类村庄我觉得应是城市功能的补充,这类可以往城市休闲、农家乐等路线,在村庄功能定位上要下功夫,差异化建设,提升村庄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

2.4保护乡村景观、延续地方特色

乡村和城市功能不同,各具有优势和特点,乡村建要避免城市化;乡村的优势和特色在于自然环境,因此规划设计上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强规划对这方面的引导,要让乡村的规划与建设立足自身的优势,凸显生态自然,最大限度的保留乡土元素,规划设计上应要有浓郁的乡村风貌、乡土气息和乡村风韵。例如江西赣州上堡,在梯田修建些步行栈道,凸显生态特色,引发众多游人来参观;宁德福安廉村用设计鹅卵石砌筑挡墙,铺设小道,突出浓郁乡土气息等。

2.5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确定整体风格,把握总体效果。乡村景观规划要对乡村的地形、所处的地理位置,改造提升目标,已具备的基础条件,上级政府总体目标规划及人民期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广思路、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走访,取得综合系统材料后,认真分析,设计、找到最佳设计方案,再经过方案推敲,确定预期目标与宏观整体构架。一定要注重乡村景观整体功能布局,使各局部设计之间始终保持较强的节奏感与韵律,将各部分空间在外貌上、形象上保持统一,在统一中再追求奇、异。所有设计方案必须用发展的思维来指导规划实践,不可因一时需要而破坏农村自有的生态资源,通过科学合理设计来改善已破坏的环境、人文等原有景观,保护生态资源就是在走可持续之路,不断完善各因素整体性与持续稳定发展。

2.6传承乡土历史、再现地方精神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盲目模仿城市景观使得乡村中许多重要的雷地域性建筑及生活场景遭到破坏,割裂了村民对于地方的情感依附,缺少了地域感。乡村景观应该留有一些最为原始的、当地村民能够认同的生活场域,成为一个能够容纳居民对地方特殊感情的熔炉。例如,乡村里的古庙、古祠堂、古树名木等,在营造景观特色时就要保留地方性,最大程度上修复其原貌,以保留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在美丽乡村营造时保持少数民族村寨建筑特色及少数民族节日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美丽中国”理念,给我国城乡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发展成为新的趋势。但是,乡村发展受到交通、技术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应摆脱农村传统建设模式,并通过乡村景观设计,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及环境建设,进而实现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凌云.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2).

[1]冀婷婷."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简析[J].城市建筑,2015(33).

[1]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2(08).

论文作者:梁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相关探讨论文_梁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