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保证高层建筑之中短肢类型的剪力墙结构在施工建设中能有良好质量,需要剪力墙建设人员能掌握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关键点,并在建设中结合剪力墙现场建设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本文就短肢类型的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剪力墙;施工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发展中提升建筑物稳定性、强化建筑物质量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物的相应建设阶段,剪力墙结构已经成为了建筑物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目前剪力墙结构建设方面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剪力墙结构在施工规范以及施工技术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整体项目质量。
1.短肢类型剪力墙建设特点
短肢类型的剪力墙这种建筑结构其截面高度和其建筑厚度的比例一般在五到八之间。较常见的剪力墙结构有“T”字形状的剪力墙结构、“L”形状的剪力墙结构、“十”字形状的剪力墙结构、“Z”字形状的剪力墙结构、折线形状的剪力墙结构、“一”字形状的剪力墙结构。在实际的项目建设中的剪力墙结构在其相应墙肢部分的截面高度数值和截面厚度数值的比例在四左右。另外,目前建筑物在整体风格、整体建筑理念、细节施工特点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开展项目建设中还要根据实际的剪力墙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标准确定相应的施工规格,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忽视相关规定,以保证实际短肢类型剪力墙建设质量为主。
2.短肢类型剪力墙在建设方面的特点
(1)短肢类型剪力墙结构在建设方面主要使用了建筑物之中的间隔墙位来开展相应的构件布置,采用这种构件建设方式不仅能保证短肢类型剪力墙的建设质量,同时还因为使用了建筑物的间隔空位,使得这种剪力墙结构在建设以及使用中不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功能。
(2)和其他类型的墙体相比较,短肢类型的剪力墙结构在建设方面需要更加精准的计算,尤其是在这种结构的截面高度及其厚度比例的方面,需要将比例控制在五到八之间,并且在建设中要考虑到抗侧力影响以及扭转控制方面的需要来确定设计方案,同时在建设中还能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尺寸大小、建筑结构所处的位置来调整建筑物其刚度中心所处的位置。
(3)短肢类型的剪力墙在建设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灵活性,尤其是在建设施工位置、施工方案确定方面都极为灵活,这样在促进了施工效率提升的同时,还能以其灵活的特点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的功能结构。
3建筑案例分以及在设计方面的标准
某地区商住一体类型的高层工程,主要分为地上建筑结构部分以及地下建筑结构部分,建筑物的地上部分共计十九层,建筑物其地下部分共计两层,在建筑结构方面,这个项目的底部结构中存在较大的空间,并在底部建筑结构中采用了框支类型的剪力墙设计结构。
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短肢类型剪力墙结构虽然在建筑结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但这种类型的剪力墙结构在抗震方面存在些许不足,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关键影响环节就是建筑结构角点部分的墙肢、底部结构中的小墙肢、连梁结构中的挂件部分。当受到较大程度外力作用之后,这些结构部分会出现开裂情况、变形情况,甚至这些结构部分还会出现断裂的情况。因此,在设计中,对这些薄弱环节,不仅要通过计算保证其抗震能力,更应当加强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
(1)在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上,墙肢平面上分布要力求均匀,使建筑物的刚度中心和质心尽量接近,以减小扭转效应。通常将一般剪力墙布置在建筑物四角和楼电梯间,短肢墙双向均匀对称布置。
(2)为提高建筑物外边缘和角点处的墙肢的抗震能力,应适当增加相应位置墙肢厚度,加强墙肢端部的暗柱配筋量,严格控制墙肢截面的轴压比,以提高墙肢的延性和承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短肢剪力墙截面宜规则、简单,并且刚度不宜过大,优先采用“T”形、“Z”形、“L”形截面,避免采用“一”形墙肢。
(4)墙肢的数量应适中,平面布置尽量对齐,竖向应上下连续,剪力墙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避免刚度突变。
4.短肢剪力墙施工技术要点
4.1钢筋工程
(1)安装前准备
短肢墙结构的配筋复杂、配筋较多,钢筋加工制作时必须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进行严格复核,对每一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2)钢筋加工
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污、浮锈等必须清理干净,钢筋调直采用机械调直,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进行裁切,节约钢材。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确定。
(3)钢筋安装
短肢墙钢筋的安装,首先立竖筋,控制好竖筋与下层钢筋的连接,竖筋与伸出搭接筋搭接处绑3根水平筋,钢筋应逐点绑扎,在两端头、转角、十字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必须严格执行设计抗震要求。
4.2混凝土工程
高层住宅短肢墙混凝土浇注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振捣过程,避免因混凝土漏振、过振造成的蜂窝、麻面、露筋、离析等不合格问题的发生。
(1)配合比的控制
选用适当的石子,保证砼配合比准确并有良好的和易性,使用商品混凝土下达混凝土供应单时,必须明确对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要求(强度等级、缓凝及特种要求,现场施工方法、生产效率,交接班搭接要求等),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混凝土的振捣
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对不易振捣的部位进行二次振捣。短肢墙与梁接头部位钢筋较密,用小直径的振动棒仔细振捣,振动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30s,且隔20-30mm后,进行第二次复振,避免砼漏振、欠振造成砼出现蜂窝现象。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操作振动棒自上而下,快插慢拔,不得漏振,浇筑完毕后,经1-1.5h其获得初步沉实后,(初凝前)对短肢墙接头部位进行二次振捣,使砼内部的胶结材料重新均匀布置,增加砼的密实度。
在砼浇筑过程中,控制砼分层浇筑的厚度,并用标尺进行量测控制,砼分层厚度易为300-500mm,控制振捣时间过长,保证振捣密实,防止砼离析现象出现。每振捣点的持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以便气泡排出。在短肢墙与梁的接头(钢筋密集)处选用粒径较小的石子,有技术人员合理级配骨料,使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符合设计要求。
5.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大开间短肢剪力墙结构现在已经很普遍,这种剪力墙结构让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有所提高,还能让建筑结构有较好的安全性,最主要的是结构布局可以更加灵活,建筑室内不会再有柱和梁壳出现,整个室内都会更加通透。但是在短肢剪力墙施工时要注意施工技术的应用,并考虑施工设计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建筑结构的情况,这样才能让短肢剪力墙特有的效果发挥出来,让高层建筑有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光华. 框剪结构中短肢剪力墙大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中华民居,2011
[2] 唐兴荣.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张军,侯海泉,董年才等.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0
论文作者:马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剪力墙论文; 结构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类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