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论文_张院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医疗急救中心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中心和上级医院急诊科救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的救治措施,观察组40例,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治疗,分析抢救效果和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救治时,采取院前急救方式对患者进行救治能够获得更好的救治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临床疗效;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19-0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长期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导致的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改变而破裂出血现象,在非损伤性脑出血患者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最高,达到60%左右,同时也是高血压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高血压性脑出血在发病前无明显预兆,病情进展比较快,很多患者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迅速进入意识模糊或者昏迷状态,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为了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中心和上级医院急诊科救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分别采取常规的救治措施和院前急救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中心和上级医院急诊科救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1岁~73岁,平均年龄(52.9±2.3)岁,采取常规的救治措施,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3岁~74岁,平均年龄(53.1±2.2)岁,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院前急救治疗,均由家属送进医院。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救治,急救中心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要安排专业的急救人员立即赶往现场,通知院内人员做好急救相关准备,医护人员在赶到现场之后要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询问,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压升高、大小便失禁、头痛、失语、偏瘫、昏迷、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的反应迟钝或者消失、下肢巴氏征阳性等症状。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接诊治疗时,要对患者口腔内以及气管内的分泌物进行及时的清理,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等到患者的呼吸平稳之后,利用鼻腔鼻导管让患者进行持续吸氧,对于舌体后坠的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和面罩为患者进行供氧,使用人工辅助气囊或者简易呼吸机辅助患者进行呼吸。对患者的血压和体温进行严密的监测,控制好患者的颅内压。可以使用硝普钠或者硝酸甘油、速尿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调整患者的血压,使患者的血压平稳下降,把患者的收缩压控制在150~180mmHg,把舒张压控制在100~110mmHg。同时使用适量的甘露醇降低患者的颅内压,防止患者出现颅内水肿。利用冰袋控制患者的体温,把患者的体温控制在33℃~36℃,降低患者脑内出血和炎症的发生概率。对于出现抽搐或者躁动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适量的安定对患者进行镇静处理,减少患者体能的消耗,防止患者病情加重。在对患者进行搬动和转运时,要尽量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搬动,在搬动时把患者的头部固定好,平行搬动,轻举轻放,转运过程中,让患者始终保持平卧位,把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患者误吸,减轻患者的脑水肿。行车途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平稳,切忌紧急刹车,防止对患者的颅内压造成影响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医院要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放绿色通道,方便患者快速转入急诊科进行救治。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2。

3.讨论

很多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病都比较急,病情进展快,所以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救治时,一定要争分夺秒抢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先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抢救的环节主要包括现场急救、途中转运以及院内抢救三个环节,其中现场急救和途中转运是对患者进行院前抢救的关键所在[2]。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接诊治疗时,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关的救治措施。在对患者进行途中转运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平稳,防止剧烈动荡加重患者的病情[3]。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和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救治时,采取院前急救方式对患者进行救治能够获得更好的救治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小文.院前急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03(9):12-13.

[2]王涛.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9):47-49.

[3]毕学志,王国兴,黄富.院前急救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0(2):25-28.

论文作者:张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论文_张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