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建国以来武术在校园的发展已走过近60年,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但是时至今日,校园武术仍面临着“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重武形不知其意”等尴尬的局面。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武术六进”机制,并将传统武术走入中小学校园作为主推项目之一,力图让青少年从小便能接触传统武术,习武强身。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武术教学始终只是学生校园生活的调味剂,体育课程中无足轻重的一项内容。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武术六进;沧州市;学校武术;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095-01
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武术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和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代代相传、史书记载,深入华夏儿女的内心,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沧州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之乡,自古以来便有着武术的传承,众多传统拳种在这里传承、演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普及,传统武术的习练正在逐步淡出人们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近几年,随着习总书记提出发展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理念,散打、搏击等竞技体育项目再次走入人们的生活,但由于现代体育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武术的传承、推广仍旧面临着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媒体宣传覆盖面偏窄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如何借助竞技体育火爆的热潮,让我国传统武术再次走入寻常生活,并借此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武术工作者应当勇于面对、深入思考并敢于承担责任。
本文以“武术六进”机制下沧州市学校武术发展路径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得知,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学校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对武术六进制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武术六进”为切入点,针对沧州学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沧州市中小学校园武术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沧州地区中小学校园武术发展经验,结合“武术六进”的指导方针,揭示武术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由点到面,为沧州地区校园武术发展良性、持续的开展献计献策的同时,为中小学校园武术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规划、建议。
“武术六进”机制是指武术进学校、武术进社区、武术进乡镇(农村),武术进企业、武术进机关、武术进军营,是促进武术普及化发展的重要政策。作为“武术六进”当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环,如何让武术走入校园,并通过教育途径使武术进入千家万户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影响学校武术发展的相关因素
1.1学校因素的影响
沧州市第二中学领导在“武术六进”机制实施之后,对校在开展武术教学与学习方面又加强了力度,学校领导对武术开展非常重视;武术课程开展状况良好,课程分为普修和选修两种形式;主要教学内容为武术套路与太极拳,武术课外活动的开展状况较差;武术设有专门的武术专项教室和操练房,但是对选修课程的武术课没有使用的权利,选修武术课的开展场地就是普通操场,武术教学的器械设备较为齐全,但是在器材设备不维修和养护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在武术发展经费投入方面并未给于过多的支持,主要的经费还用于文化类学科;学校武术类联赛刚刚起步,并没有形成规律。
1.2教练员因素的影响
学院武术教练的男女比例为2:1,男性居多,建议调节性别比例;教练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到25岁,以青年教练员为主;教练员教龄年限以6年到8年之间为主,教龄较长,教学经验相对较丰富;教练员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整体学历层次较高;教练员参加教学培训大多是一年两次,一年一次的教练数量少一些,建议保持定期培训,提高教练员自身专业技能。
1.3学生因素的影响
学院学生绝大多数是喜欢武术课的,只有少部分人对武术课表示无感;学生学习武术将近一半的学生学习武术技术是被动的,仅是为了考试成绩,真正的是有意以武术为未来职业导向这一想法的学员仅占比9%。还有一部分原因虽然与武术专项无关但是动机是积极向上的,然而比例不足半数;学生获得武术知识、技术的途径越来越趋向简单便捷且个性化十足的新媒体方式;沧州地区的学生在武术课中掌握武术技术的能力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只有少部分学生难以掌握武术技术,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体较高;学生最主要的是希望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增多场地和器材。
2促进学校武术发展的相关对策
2.1学校领导支持落到实处
首先学校领导要增加对武术在学校开展的经费支持,通过增加经费来优化武术课程开展的场地和设备等硬件设施供给,创造武术教学和学习的良好环境。
2.2加强宣传和推广
此外学校领导要引导武术教师在校园内部开展武术只是推广和宣传,让更多的学生接触了解武术运动,从而参与到武学习当中来。
2.3使学校武术赛事形成规律
各学校提倡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对开展学校武术比赛进行组织安排,使学校武术比赛形成一定的规律,推动学间武术的相互学习和竞争,推动学校武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2.4优化师资,重视学生反馈
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学校定期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考核;提高教师对武术文化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对武术学习的需求,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反馈活动,结合教师的教学不足以及学生的需求不断地对武术教学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朱小云.对中国传统武术套路的发展若干方面的建议[J].咸宁学院学报,2013(3):72-74
[2]林建华.福建地方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2014(4):78-79
[3]桑守慧.关于传统武术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8):56-58.
[4]花妙林.论高校开展传统武术与《段位制》相结合的教学新思路[J].体育科研,2015(4):63-65.
论文作者:窦万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武术论文; 学校论文; 沧州市论文; 沧州论文; 教练员论文; 学生论文; 校园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