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雪珍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六中心小学 362000
新课标新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引领对话,善于捕捉对话信息,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一、对话——生成教学流程的“变奏”
在具体实施教案时,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打断。这些“意外”或许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使学生总是在这样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育机智中生成,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及时变奏。
如在执教数学课 《可能性》,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有小,老师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有8个球,分为黄白两色,但黄球、白球的个数不同。小组活动完毕,各小组争相汇报活动情况,老师很满意地在黑板上作着记录。到第5小组汇报时,出了颇富戏剧性的局面:他们小组的袋里有5个黄球,3个白球,结果他们摸彩到白球的次数反而比黄球的多了几次!并且他们组有个学生“坚决”不同意袋里边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尽管事先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概率很小的情况,但当学生提到它时,教师还是免不了一愣。一愣之后,老师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先弄清楚孩子的真实想法,再次让学生通过实验,然后再对症下药——以学定教。策略对头,老师便比较从容了,先是让孩子毫无保留地谈出自己的看法,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再去引导说服,但因为没有把握这位孩子思维的“脉搏”,未能达到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次调整,老师明确了问题的真正症结“眼见为实”,应该让事实说话,让孩子自己说服自己。终于,学生在自己的第二次实验之后,基本认同了其他同学的看法。
同样的问题,老师们采取的教法会各不相同,不同教法效果会大相径庭。遇到这种比较棘手的情况时,老师头脑中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事态发展的走向。事实上,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是十分难得的课程资源,只要处理得当,很可能转化成为课堂上最大的“亮点”,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对话——生成预设目标的“升降”
一般地,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应该让孩子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这些生成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指向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目标群,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目标,并将这些作为教学进一步展开的契机。
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让学生提问质疑,这样做的预想是让学生通过提问,进一步比较、加深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减法和除法是否也有这样的定律呢?”显然这不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但这正是学生的课堂动态生成的目标。于是我及时地调整了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探索、举例、验证、交流总结,最后得出了到后面才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三、对话——生成学习方式的“更新”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那么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就应该融入这些新理念,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如,“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节内容,学完周长的概念后,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时,我出示了一个正方形要求学生计算出它的周长,随后布置小组合作学习提纲:1.你打算量出它的所有边长吗?并说明理由。2.求周长,你们小组会有哪几种算式?请全部列出来。3.讨论一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4.用比较简便的算法求出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小组成员围绕学习提纲,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交流从而获得知识,正因为给了他们对话的机会,才使得他们犹如“自在娇莺恰恰啼”。
四、对话——生成教学内容的“扩充”
数学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得以实现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扩充教学内容的新观念。这样的课堂需要数学教师及时“抓彩”,根据学生思维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如《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当学生根据“下一个算式的积总比上一算式多9”的规律编出“9的乘法口诀”后,学生甲说:“根据这个规律,我还可以扩充9的乘法口诀,往上扩充是9×0=0,往下扩充是9×10=90。9×11=99……”正当我和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在夸奖这位同学聪明时,学生乙站起来质疑:“既然下一个算式的积总比上一个算式的积多9,那么9×0=0有没有再上一个算式,积0又比谁多9呢?”“0比谁多9”这个问题涉及到负数。我想一语带过:“比0少9的数我们还没学过……”没等我说完,见多识广的学生丙急切地说:“我知道!是负数,是‘-9’。”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真实写照。学生敏捷的思路,独特的创见激活了全班同学的创新思维,使大家的思维亮点聚集在一起发挥,智慧汇拢到一处碰撞,从而推动数学课堂走向丰富、鲜活与深刻。
论文作者:叶雪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算式论文; 目标论文; 周长论文; 乘法论文; 课堂论文; 《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