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涂植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9年4月,共纳入研究对象83例,均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进行分组,CT组采用CT诊断,MRI组采取MRI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MRI组检出率95.18%明显高于CT组77.11%,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组影像学表现检出率高于CT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早期AS骶髂病变患者采用MRI可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其灵敏度高,准确率高,可考虑作为首选的诊断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CT;MRI;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效果

有数据显示,预计我国有400到500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2]。本病常累及青壮年,患者往往都处于学习、工作的重要阶段,如果没得到恰当的治疗,造成学习、工作能力下降,甚至残疾,对于患者会造成较大影响。针对早期AS需要实现早期诊断并积极开展治疗,考虑到临床上针对AS十分容易出现误诊,因此需要慎重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本文重点分析CT和MRI在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83例作为此次项目研究对象(2016年1月~2019年4月),根据诊断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性别: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5例、38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21岁,上限值为56岁,年龄平均值(35.55±4.82)岁,病程4个月至8年,平均(3.33±1.01)年。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①结合患者临床表现、CT检查、SPECT、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确诊AS;②早期AS患者合并骶髂关节病变;③患者意识清楚,具有良好的理解沟通能力;④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目的及治疗风险,同意治疗并愿意配合调查研究。

(2)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精神类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者;②合并存在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③合并关节内肿瘤、感染;④预期生存期<3个月;⑤合并严重心脏功能异常,例如症状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透壁性心肌梗死病史等;⑥药物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或临床上显著的血管疾病;⑦合并呼吸困难或需要连续吸氧治疗者。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诊断,使用我院螺旋CT进行诊断,稿子患者仰卧,身心放松,先对头部进行扫描,随后从髂嵴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为螺距1.0,准直0.6mm,矩阵512×512。采用GE AW5.0工作站对扫描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处理,重点观察骶髂关节情况。

所有患者在接受CT扫描14天后接受MRI检查,SE脂肪抑制序列SET1WI,TE15ms,TR500ms,冠状面、横断面脂肪抑制序列T2WI,TE95ms,TR5000ms,矩阵256×256,层间距0.5-1.0mm,层厚4mm。

为保证检查质量以及图像质量,本次项目的CT、MRI检查工作均由2名工作经验超过8年的医师进行。

1.3观察指标

两组检出率比较,AS分级标准,0级:完全正常;Ⅰ级:怀疑侵蚀或出现硬化;Ⅱ级:出现轻度的请示与硬化,但关节间隙变化不明显;Ⅲ级:出现明显侵蚀以及硬化,且关节间隙变化明显,部分已发生为强直;Ⅳ级:出现严重异常,出现大部分甚至全面强直。

两组影像学表现检出率比较,包括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变化、关节软骨肿胀、关节面侵蚀。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检出率比较(表1)

MRI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属脊柱关节病的一种,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4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少见,约占3.3%。AS起病后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3]。AS早期出现的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早期AS患者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很容易与腰肌劳损、腰椎键盘突出等疾病混淆[4]。因此,针对疾病需要实现有效的诊断,才能够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参考。

特别是考虑到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很容易误诊,这是因为许多病人早期不是表现在脊柱的疼痛,不少是以下肢大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因此十分容易出现误诊[5]。临床上针对早期AS的诊断,主要是采用CT、MRI,这两种方式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方式。CT可实现对微小关节解剖结构病变的有效显示。采用CT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显示出患者骶髂关节的病变情况,但是无法清晰显示患者的关节间隙以及关节软骨情况[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组检出率95.18%明显高于CT组77.11%,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采用MRI其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显示出CT无法显示的滑膜、软骨、骨髓变化等,能够发现骶髂关节的炎症变化情况。这可能与脂肪抑制T2WI能够明显区分骨髓与病变区,并且表现为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进而实现对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的准确率[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组影像学表现检出率高于CT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临床上针对早期AS采用CT诊断能够对骨结构改变有良好显示,虽然其可以观察到骶髂关节情况,但是对比而言,MRI能够更好的显示出关节面下骨松质损伤情况,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在王警建[8]等人的研究中,其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最后认为MRI诊断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以及对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侵蚀、关节面增生硬化等早期症状检出率均优于CT,可作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的首选诊断技术。

综上所述,针对早期AS骶髂病变患者采用MRI可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其灵敏度高,准确率高,可考虑作为首选的诊断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柳盛钢,沈江潮.常规DR、MS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05):449-451.

[2]李风莲.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05):137-140.

[3]陈磊,卞光军,段新秀,胡潇尹,苗重昌.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4):49-50.

[4]王艳,田荣华.CT与磁共振成像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1):83-84.

[5]秦绪开,孟晴晴,辛夫彩.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4):117-118.

[6]梁宝玲.X线、CT和MRI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21-22.

[7]孙林林,李晓红,张舒,王晓燕.MRI、X线与CT应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效果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6):1951-1953.

[8]王警建,王龙龙,高延忠,李娜.MRI与CT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9):57-59.

论文作者:涂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涂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