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论文_刘萱庆

浅谈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论文_刘萱庆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泉山学校 265400

目前的科学教育还是以知识体系为主线,注重传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实验也是“验证——结论”式的,如果实验得不出想要的结论,就再调整实验进行验证。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只会记正确答案或者正确步骤,以后怎么可能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呢?科学教育急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科学和技术统称科技,他们是一家人,不能分离。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一不留神,落后技术就被淘汰了。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忽略了技术,不能与时俱进。小学科学教育应适当渗透科技教育。

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某些内容缺少技术支持,比如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和他的大气圈,了解宇宙中的星系。但是,没有技术支持,学生看不到真实的地球构造和大气圈,也看不到真实的宇宙中的星系,只能死记硬背,纸上谈兵,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教育需要选取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整个过程的内容,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概念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地理解科学。

简而言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全面、深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新形势下,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实际,来探索新的教学形式。泉山学校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源头学校,我们学校承担着“十三五”课题《核心素养视阈下小学科学培养模式的研究》,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实践中,形成了理论知识信手拈来、科学活动有条不紊、研学之旅有的放矢、科技课程提升能力、评价反思提供动力的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五环”环环相扣模式。

第一阶段:理论知识信手拈来

为了扫清研究过程中会遇到的理论难题,课题主持人带领小组成员进行了理论学习。内容涵盖烟台教科院管锡基院长的《关于课程结构研究的几点思考》、海阳王金德的《学科课程结构优化的关键问题》、海阳车言勇主任的《图说“中小学学科课程结构研究”方案》等。小学科学课程结构优化不是推翻国家课程,而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补充优化。由于小学科学教师大部分是兼职教师,缺乏对小学科学教材完整的系统的掌握,这样不利于课程结构优化的研究。所以,课题主持人带领小组成员一起熟悉了一至五年级的科学教材。通过学习,小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阶段:科学活动有条不紊

基于STEAM跨学科教育理念设计科学活动。 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相结合的教育,体现了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完成综合性的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设计科学活动时,先由科学教师研究科学教材并根据自身经验设计科学活动;然后,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选出学生感兴趣的科学活动,根据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科学活动。然后,组织学生参加科学活动,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再进行修改和完善。科学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及对科学的兴趣。进而,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科学活动或者进行小课题研究,锻炼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动手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查找未知的知识,在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都是很重要的探索过程。所以,结合科学课让学生开展“科技”题材的活动,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三阶段:研学之旅有的放矢

将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研学旅行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快乐自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但研学旅行的设计需要费一番心思好好考虑,才能不流于形式,真正学有所获。比如,本学期研学旅行的主题是“中国梦·航天梦”,学生们在旅行中学到了航天科技知识、天文知识,锻炼了集体生活的能力,树立了要遵守规则的意识,本次研学旅行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科学的热情与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四阶段:科技课程提升能力

除了国家、地方课程,学校还应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我们学校将开发创客教育、3D打印、激光切割、机器人等内容的校本课程,作为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并利用活动课的时间或者以兴趣小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们积极参与,动脑思考,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设计出很多新奇的小作品。我们学校会择期举行科技节展览活动。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出力献策,一幅幅精妙的科学绘画,一件件创意满满的手工制作,最终呈现在全校师生眼前。同时,还会鼓励学生们走出校门,参加地市级,乃至国家级的科技比赛活动,学生们除了将自身所学运用起来之外,也能够开阔视野,取长补短。

第五阶段:评价反思提供动力

每一学年末,反思本学年科学活动开展情况及收到的成效,反思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收集学生获奖信息,评价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是否提高,然后,再改进培养模式。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不应只局限于校园的围墙之内。陶行知曾言“生活即教育”。教育应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为个体生活服务。最后,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是长期的,这其中不仅需要来自学校课堂上的知识的积累,还有课后的动手操作、生活中的细心观察、来自家庭的支持等众多因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学校将致力于探寻更加便捷、多方位互动的科学核心素养有效培养模式,深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技强国”从每一个学生抓起,从每一节科学课开始。

论文作者:刘萱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论文_刘萱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