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璐璐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西12病区神经内科3 浙江 东阳 322100)
目的 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应用耳石复位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应用耳石复位法治疗。结果93例患者痊愈58例(62.4%),有效33例(35.5%),无效2例(2.1%)。结论 对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应用耳石复位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俗称耳石症,是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疾病之一,在眩晕疾病中占17.0%~52.3%[1-2]。多因感染、外伤或变性等原因引起耳石脱落,因解剖位置的缘故多沉积于水平半规管中,头位变化(低头或抬头)使水平半规管处于水平位置,转头致使耳石碎片在管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一般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科共收治BPPV患者93例,年龄28~74岁,平均50岁。
1.2 耳石复位方法:针对受累不同的半规管分为两种复位法:Epley手法(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患侧扭转45°;②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达135°;④坐起,头前倾20度。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Barbecue翻滚法(针对水平半规管耳石症):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平卧,头向健侧扭转90°;②身体向健侧翻转,使面部朝下;③继续朝健侧方向翻转,使侧卧于患侧;④坐起。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多数研究者的经验是转动角度大、速度快、引发出眼震则效果好。
2 护理
2.1 治疗前的护理:在一切疾病的恢复中,心理因素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耳石复位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疏导情绪,取得其信任,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积极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患者入院后及时主动告知患者和家属BPPV的病因、发病机制、手法复位的理论基础及方法、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以往患者治疗中出现的症状及治疗效果。
2.2 治疗中的护理:治疗时由一位亲密家属配同,可使患者放松情绪,床边备有抢救设备,复位过程中,1名护士在旁配合医生操作,操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倾听患者主诉,并适时予以心理支持。复位后多数患者感觉眩晕症状明显减轻。初次治疗无效者,可反复多做,效果亦好。
2.3 治疗后的护理:要求患者在治疗后2天内尽量让患者在床上休息,减少活动,以避免耳石碎片流回半规管,诱发眩晕发作。半月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或弯腰低头等动作,睡眠时垫高枕头,每变换1个体位,需要5~10秒。鼓励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进食时头部稍向前倾。BPPV有再发可能,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疲劳,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3. 疗效评估标准
每2周随访1次,评价时限为3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7 年发布的BPPV 疗效评估标准提出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痊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无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3]。
4.结果
我科93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平均治疗7天,痊愈58例(62.4%),有效33例(35.5%),无效2例(2.1%)。
5.讨论
BPPV的预后良好。每年约有10%~15%的复发率,对耳石复位治疗的反应仍好。少数患者可以自行缓解,原因可能是内迷路淋巴液中钙含量减少,使含钙的耳石逐渐融化。综上所述,耳石复位法治疗,能够有效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BPPV 是临床上常见的眩晕疾病,从开始逐步被认识到目前被广泛接受已有几十年的历程,目前仍有很多需要再认识再研究的问题,面对很多难治性、复发性、非典型性BPPV,期待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1] Nedzelski J M,Barber H O,MeIlmoyl L.Diagnoses in a dieeineas unit[J].J Otolaryngol,1986,15(5):101-104.
[2] Isaradisaikul S,Navacharoen N,Hanprasertpong C,et al.Causes and time-course of vertigo in an ear,nose,and throat clinic[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0,26(7):1837-1841.
[3]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编委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 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15(42):166.
论文作者:单璐璐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耳石论文; 患者论文; 位置论文; 法治论文; 疗效论文; 头部论文; 疾病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