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刘毅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刘毅

刘毅

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中心卫生院 黑龙江海林市 157100

【摘 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改善其预后质量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腹部手术 8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偏高、血红蛋白偏低、手术时间延长、围术期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于妇产科所有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切口感染情况,减轻患者痛苦,防治医患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腹部手术后发生感染是常见于妇产科临床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对于切口感染没有实施有效的预防或者治疗对策,那么就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不只使患者增加痛苦,还会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尤其是对患者预后十分不利,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严重患者还将威胁到生命安全。现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 2012 ~ 2015 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腹部手术并发生感染的 8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年龄21~79岁,平均(43.9±4.7)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1.7±0.4)年。结合患者身体状况、手术及用药等具体情况对产生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1.2诊断标准

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例都是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进行诊断。术后 4~6 d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或术后体温短暂恢复正常后复升;切口区不明原因刺痛或跳痛,压痛明显或有波动感;切口周围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红肿以及切口处敷料见异常渗液,或伴臭味等等。

1.2方法

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等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找出引起切口感染的原因,根据所找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偏高、血红蛋白偏低、手术时间长、围术期抗生素不合理及医生操作技术不规范等比例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有 33 例为患者自身的原因,26 例为手术原因,25 例为用药原因引起切口感染。

3.结论

3.1危险原因

3.1.1患者自身原因

患者肥胖、贫血、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切口感染。由于肥胖患者的脂肪层较厚,容易影响到手术部位暴露与手术的操作,使手术时间延长,而手术时间的延长对患者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饮食,防止肥胖[2]。妊娠期营养不良、贫血或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机体防御机能低下,亦可增加切口感染率。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血红蛋白水平并且年龄比较大、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低并且伴有感染及基础疾病的患者,其免疫能力比较差,也较为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住院的时间越长,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就越高,所以控制患者住院时间非常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那些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要重视对其实施抗炎治疗,把机体免疫力进一步提高,并在手术中严格采取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1.2手术原因

手术本身所具有的侵入性会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也是导致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手术中不规范操作,使加重切口组织损伤,局部抵抗力下降;手术部位长时间暴露可使创面的细菌数量增加;手术的时间越长,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就越大,手术人员操作技术的不熟练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与增加术中出血量的重要因素;手术部位长时间暴露可使创面的细菌数量增加;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手术医师的缝合技术及高频电刀使用不规范,均可增加切口的感染率。此外,对于一些急诊手术,由于手术之前准备的不充分,无法对患者的情况全面的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手术与处理措施,会造成切口感染发生概率的进一步加大.

3.1.3其它原因

病房消毒不到位、医生及患者感染防控意识差,患者心理压力较大以及用药等也是切口感染的因素。手术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明显比没有使用抗菌药物的要小,因此,为了防止手术切口感染,应该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3.2护理措施

防治感染是具有系统性、持续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与很多因素都具有一定关系。所以,在手术各阶段可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对术后切口感染进行有效预防,术前全方位评估患者。

3.2.1术前

在手术之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完善常规及辅助检查,正确评估病情,纠正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实施相关治疗,加强防御能力,做好皮肤护理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日,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体弱患者应加强必要的营养,使其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孕期及围术期患者应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及时纠正贫血,控制好患者血糖,积极控制呼吸道、泌尿道及宫腔感染。而且,对于原有疾病或发生感染的患者,应采取治疗措施使患者改善全身情况,提高防御能力。术前备皮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切口部位皮肤。

3.2.2术中

术中关键是对各种手术器械进行灭菌。采用正确方法,与有效监测手段相结合,实现灭菌效果。对预计较复杂,需要较长时间的手术,应安排先做,采用层流手术间,避免因接台而导致的感染[3]。还要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减少术野暴露,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皮肤消毒范围以切口为中心应足够大。切口缝合应整齐、无缝隙、不影响血运等。合理使用电刀,限制手术室人流量、避免手术室空气污染。保持切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严格限制探视,加强物体表面及环境清洁消毒。

3.2.3术后

术后要规范合理的使用抗菌药,详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并且辅导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教育,使其心理状态保持最佳,有助于患者抵抗力的恢复和伤口的愈合。定期检查有无感染情况,一旦发现,要立刻寻求医生处理。

参考文献:

[1]彭丽芳,王莉莉,唐晖,等. 9 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14 (12):290 -291.

[2]石一复. 重视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3(6):52

[3]阮晓翠.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6(7):30

论文作者:刘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刘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