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提高高校基建工程的审计工作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高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大环节。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审计业务水平,及时更新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避免审计风险,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贡献。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问题。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问题
随着各高校的不断扩建,在建设工程过程中也逐渐实施了内部审计,它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学校管理部门有效的规避一些风险,并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同时,能够不断增加投资效益,这对高校建设优质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校工程项目内部审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针对高校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为高校工程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依据,使得相关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工程内部审计方面还存在一些真空与盲区,审计过程不全面,很多审计环节都缺乏一定深度,部分高校的设计工作往往都停留在竣工审计阶段,而对项目研究、合同签订、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等环节都没有开展相应的审计工作,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效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层建设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具体来讲,就是没有将相关审计法律、规章制度和原则充分融入到各个审计环节中,同时也没有建立一套具有权威性,并且能够覆盖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制度和操作原则。因此,要想使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可以得到全面发挥,应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审计制度。
1.2审计人员素质不合格
审计人员的素质差异也是造成工程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从中反映不出真实的检测结果和工程的质量问题。在基建工程中,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良好的个人素质也是决定审计结果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很多审计人员都不专业,缺乏相关知识,实践经验不足,团队配合能力差,使得在审计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样会对基建工程的后续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人员素质是决定审计结果的重要因素,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道德素养,都需要综合素质完善的人来进行审计工作。
1.3审计方式方法不合理
现阶段高校基建审计大多只开展事后审计中的结算审计,忽视事前和事中审计。然而随着高校基建范围的不断扩大,这种单一审计日渐暴露出其漏洞和弊端。忽视事前审计,对招投标文件、合同及补充协议的审计不重视,有些高校直接跳过此环节或等招、投标完成后再送审计部门“走过场”的现象,一旦出现漏洞就会被施工方加以利用,更为事后审计带来困难。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现场签证的办理,不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不能解释变更签证的责任归属,隐蔽工程也无法取证、无法查实。施工过程中的很多专项服务和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也在随时间变化,事前只能预估,具体价格只能在事发时才能确定。如果过程中未保存证据,很多事件无法核实,竣工后的审计工作也很难正常进行,势必造成审计误差的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工程审计内容繁琐条款较多,很难短时间内完成,而财政部、建设部及最高法关于工程结算都明确规定了审核的时限,如不能按期完成,则视为认可承包方结算数据。很多高校受能力和时间限制,虽能明显察觉有问题,但因审计方法选取不当未能明确查出问题根源,最后造成自身利益受损
2加强高校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策略
2.1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内审制度
高校应结合本校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内审制度,进而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填充和完善。首先,高校可以结合工程项目管理的审计需要,制定建设工程内审制度的工作方案。在制定和完善制度过程中,应积极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同时还要不断向法律专家,以及专业的审计人员和基建管理人员请教。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制度内容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其次,要将制度初稿提交到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审议修改,并通过表决的形式来正式通过。最后再由校长批准并公布执行。这样通过自上而下、民主的形式所制定的内审制度,不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针对性与规范性,而且还能够受到广大教职工的接受、理解和支持,从而使内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人的配合,不断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自信心。
2.2提高基建工程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想要提高审计水平,就必须从审计人员开始着手,只有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人员的审计水平才能保证审计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基建工程的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切身利益,这也是近年来它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的重要原因。第一,在进行审计人员的挑选时,要注意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审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高校的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积累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投人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效率;第三,审计人员在处理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的时候,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树立诚信做事的原则,加强应变能力,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2.3选取合适的审计策略和方法
高校基建的特殊性已决定只实施事后审计是无法保证国有资金的高效使用必须实施全过程审计。要从过去以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互相补充的全方位审计方式转变。从招投标、合同订立就开始介入,确保合理的预算总价及工程实施方式,并规避可控风险;通过事中审计及时对现场的签证变更进行监督,确定材料设备市场价格,及时了解工程现场情况,并保留证据解决工程造假问题,避免无法考据带来的被动;通过事后审计及时核实工程量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清单计价规则,签证变更是否存在,费用损失由谁承担等内容。事后审计也要提前收集同类工程审计资料,注意结合工程特点、审计工作量、难易程度和规定的时间限制选取合理的审计方法,及时找出差异和发现问题。
总之,随着高校工程建筑的不断增多,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而如何使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预期效果和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当前各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从而能够使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预期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原.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问题及对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2:53-54.
[2]徐建良,蔡世华,董自胜,王笑.试论高校基建维修工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2,29:110-111.
[3]谢莉.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工作初探[J].理论导报,2011,04:36+42.
论文作者:李曰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高校论文; 审计工作论文; 基建工程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制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