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工程建设的目的。由于对水利工程特别是涉及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联防联治的使用功能日益提高,建筑工程机电技术从刚开始单一的机电设备安装,发展到多元化设备安装以满足长远和多用途的综合型水利工程使用需求。机电安装施工任务日趋繁重,安装技术标准随之提高。本文分析了水利施工中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并提出了加强其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引言
机电工程是水电站建设的最后工序,起着将电站建设投资转化为现实收益的重要作用。50年来我国水电机电工程蓬勃发展和技术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其中也不乏失败的实例与惨痛的教训。总结其中经验教训,机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安装工艺和工艺规程等“硬技术”的束缚与失误固然难辞其咎,但更深层次、也更具普遍意义的原因则应归咎于当时组织管理、控制与协调等“软技术”中的局限性。
传统的水电机电工程通常是串行安排的,从设计—设备选型—制造—运输—现场安装各过程顺序执行,过程与过程之间往往是“抛过墙”式的,即机电工程的参与各方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后将成果抛向下游,出现问题后则抛回上游,由于参与各方缺乏经常交流,且参与人员往往对自己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角色缺乏清晰的认识,上、下游活动间各自为政、联系不紧密,常常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当机电设备的可装配性或可维护性较差,不能很好地满足业主需求时,就需进行设计修改或在现场研究进行处理,有的甚至在现场根本无法进行处理,不得已只能返厂进行处理,造成在传统机电安装过程中存在很多大的反馈,进而导致设计改动量大,机电安装周期长,项目成本高的结果。
二、水利施工中机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及应对
水利水电机电工程安装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安装精度高、机械设备繁多且贯穿整个单元工程特点,从土建主体施工开始,安装单位开始参与预埋工作直到所有机组联动试运行通过验收结束,其过程包括多个分部工程施工。实现水利水电机电安装工程全过程控制,必须做到:施工前强调审图环节,理清施工思路,提早发现设计不足和提出更合理的深化设计;施工过程抓住设备采购、进场和验收环节,降低因设备材料质量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和经济失控风险;施工工程注重施工记录事实记录,万一发生质量事故,能及时发现问题,需求解决方案。强化质量控制,必须加强以下内容管理:
(一)加强施工前管理,主动降低质量隐患
施工生产执行图纸会审制度,各生产单位(或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在收到设计图纸后,在设计技术交底前,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并针对施工流程提出深化设计,合理布置施工流程,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1、图纸会审内容
(1)核对设计图纸是否符合有关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等技术规范;
(2)图纸的详细程度、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能否满足施工生产及设备订货、采购的要求;
(3)设计采用的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在施工技术、工艺和产品采购上有无困难;
(4)设备的整体布置,水工建筑及机、电、辅机、电缆、油气水管路、通风空调等相互之间的布置及其尺寸关系等有无矛盾;
(5)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等。
2、施工生产图纸核对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
(1)设计图纸在施工生产前各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责任工程师)必须核对图纸,确保图纸的详细程度、内容的准确性能满足施工生产的要求。
(2)核对过程中如有疑问、错误,各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责任工程师)必须与设计部门联系,并得到书面的澄清和修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主要的工序、关键的工艺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文件,该文件应包括依据性文件(图纸编号、规范代号、设计或制造技术文件等)、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安全事项及施工方法、工艺、工期等,必要时应绘制工艺流程或施工图;技术交底和工艺流程或施工图等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或设计。
(4)施工生产过程中如发现问题、错误应及时反馈到各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责任工程师),各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责任工程师)负责与设计部门(设计代表)联系解决,并在图纸更改。
(5)生产班组应做好机电设备安装记录的填写。在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部位的埋件完成后填写《机电安装隐蔽工程质量检查记录表》。
(6)项目部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特殊过程进行控制。
(7)生产班组应做好机电设备安装记录的填写。
(8)项目部的技术员、质安员和资料员应及时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填写、收集、整理和归档在过程控制中形成的各种记录。
(9)项目部应编写施工全过程的大事记和施工日志。
3、加强设备和材料监管
加强设备和材料质量控制既可以降低质量事故可能,还可以保证进度控制和规避一定经济风险。
3.1质量监督
(1)产品(工程)质量是企业各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和体现,以检验和试验活动为主要依据开展质量监督。
(2)提高产品(工程)质量,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持续的质量改进的基本思想。
(3)质量监督的执行国家和有关部委颁布的各种产品生产、安装及验收标准;对产品(工程)的制造/安装过程进行检验和试验。
3.2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1)各单位(或项目经理部)确立自检、复检与终检“三检”专业质检队伍,明确自检、复检质检员与专职终检员;
(2)专职终检员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检验的职权,在不受任何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检验;
(3)各产品(工程)的制造/安装过程中,应根据国家规范及标准对制造/安装的过程(工序)执行自检、复检与终检的“三检制”制度。
(4)项目部对关键过程进行验收。质安员负责按有关要求对“特殊过程”进行抽检。
三、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的启示
①项目法人是建设项目质量的法定责任人,保证工程质量需要业主加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专业管理。水利工程机电设计、机电设备与机电工程质量密切关联、相互制约,机电项目人员对众多相关方不仅主动协调、统筹决策,还与相关方建立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调动相关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相关责任主体各负其责,有效地控制了机电设计、机电设备及机电工程质量,较好地发挥了业主项目管理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水利工程机电工程的整体质量目标。
②业主应建立符合建设项目特点的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依靠科学、规范的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如业主制定了水利工程质量计划,编制了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建立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体系;参建各方既要服从所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也要符合业主建立的水利工程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机电项目人员与相关方依据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合同文件,机电工程质量由施工安装单位自检、施工监理单位复核、业主检查、专业机构检测、政府主管部门监督。
③保证机电工程质量需要业主重视参建方及其参与者的类似项目机电工程经验。如针对设计单位类似大型项目经验不足,业主采取了设计监理、聘请专家咨询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水利工程机电工程设计质量;机电项目人员来自建管、施工、设计、监理、电厂等行业,专业人员配备合理,专业工作经验丰富,为实现机电工程质量目标奠定了基础。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机电工程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包括压力钢管制安、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主变压器安装等主要分部工程在内的全部分部工程质量均为优良,按20个分部工程的质量目标控制任务,实现了水利工程机电工程的整体质量目标。
论文作者:杨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机电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机电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项目论文; 图纸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