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护理论文_陆彦

浅谈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护理论文_陆彦

陆彦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 214400

摘要:随着内镜消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规范化管理将会步入正轨,在治疗流程、并发症处理与长期随访等方面仍需不断探索。新技术开展、培训与准入制度的建设、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都将成为消化内镜未来发展的重要挑战与方向。

关键词:消化内镜;发展;应用护理

1消化内镜技术的产生

消化内镜的发明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一种技术革新,1998年美国医学界基于外科手术对微创化和体表无瘢痕的不断追求,首先提出了内镜经自然腔道穿出空腔脏器外进行腹腔手术(NOTES)的理念,随后“Appollo”小组开始对此手术进行初期研究,并进行了关于动物(猪)行NOTES的实验研究。2007我国学者李闻率先开展了NOTES动物实验,进行相关腹部手术,包括腹腔探查、肝脏活检、胆囊切除等。随着大量动物实验的成功开展,NOTES在临床应用的相关报道层出不穷。2004年印度学者首先于临床成功进行腹腔镜辅助经胃内镜阑尾切除术,至此人类首次真正意义上的临床NOTES手术取得成功。

2消化内镜的现状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应用范围变得也越来越大,内镜下肌切开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内镜黏膜下肿瘤切除术、超声内镜下的胰腺假性囊肿术、内镜下幽门切开术、超声内镜下胆管引流术等,都是这些年兴起并发展迅速的内镜技术的代表。这些方式都在传统的手术基础上,赋予了新的技术理念,如今广泛用于临床实践。目前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以EUS(超声内镜)为基础的NOTES和以ESD(内镜黏膜剥离术)为基础的NOTES。ESD注重在内镜下将黏膜与固有肌层之间的组织逐渐分离,建立人工通道,此通道作为手术的“第三空间”,可进行胃肠道内甚至以外的临床手术操作,最终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4]。ESD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操作,当前我国开展ESD的诊疗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许多开办ESD的消化内镜医生并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

EUS为基础的NOTES在内镜诊疗中其重要性正逐步凸显。超声内镜指引下注射、穿刺、引流技术飞速发展,现在已成为消化科大夫诊治疾病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用于胆胰疾病的诊疗,该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超声和消化内镜的完美结合,虽然在EUS的指引下进行胰腺相关手术、外科引流的成功率和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都缺乏显著性差异,但是内镜治疗大大地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缓解了患者的压力。

3消化内镜的应用护理

3.1实行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案

在各行各业的管理中,都应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医护人员来讲,更应尊重患者,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让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进行评价,根据患者提出的意见进行改进,使护理服务更上一个台阶,提高护理质量。

3.2加强内镜操作护理训练

建立各种内镜的器械使用规范,明确适应症和禁忌症,做好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术后护理,防治并发症。通常不用的内镜使用有不同的护理要求和注意事项。结合各个内镜的特点,制定使用流程和紧急情况的使用预案。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提高内镜的护理水平,使内镜护理更加专业。

3.3规范管理内镜设备

所有内镜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能够自主掌握内镜的原理和功能,了解内镜的保养和维护流程,对各类仪器的使用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应设立专门的内镜管理人员,利用通风良好、具有防霉除湿功效的内镜柜进行存放,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做好仪器使用信息的登记工作,内镜和附件维护、保养信息的登记工作,指定负责人。

3.4做好内镜的消毒灭菌工作

对内镜卫生方面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保证内镜室的清洗、消毒工作规范化,做好内镜中心的感染控制工作。规范器械的布局,分别设置操作治疗室和清洗消毒室,严格管理消毒工作;检测每天使用的消毒剂浓度,规范清洗消毒时间,在完成消毒工作后定期检测内镜以及内镜附件的消毒剂浓度,此检测工作由内镜科室自身完成,然后由感染管理科进行抽检,保证检测结果达到相应标准。

3.5做好内镜的清洗工作

在内镜消毒前首先应进行内镜清洗。将内镜从人体取出后,镜表及内腔会留有患者的的血液、黏液、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如果清洗工作不到位,将会影响消毒灭菌的质量。因此,需要掌握正确的清洗方法为消毒灭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加酶清洗四槽法就是一种较好的清洗方式,首先,将纱布沾酶处理擦拭使用之后的内镜,送气送水>10,S,避免送气送水通道发生堵塞,利用清水槽对内镜进行测漏,确定不漏水后再取出,通过流动水用纱布擦拭镜面,对活检孔道反复抽吸,将活检阀门取下用清洗分别以90度角和45度角进行刷洗,保证两端都能看见刷头,最少需要3分钟;其次,将内镜擦干并放置于多酶清洗液内,对各个孔道进行冲洗,浸泡3~5分钟,注意酶液一次性应用;最后取出内镜用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包括镜身和活检孔道,保证无多酶洗液残留。

4内镜的发展趋势

4.1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通过人体器官的自然开口(口腔、胃、食管、结肠、膀胱等部位)进入人体内部(胸腔、腹腔等),贯穿管壁进行诊疗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应用于腹腔探查术、胃肠及肠肠吻合术、阑尾切除术、肾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当前,NOTES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专家都对其寄予厚望,有相关学者认为NOTES将会发展为除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之外的另一种手术方式。

4.2小肠疾病的内镜诊疗

小肠是临床诊疗中属于难以进行判断和治疗的部位,给医生的工作造成一定难度。随着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相继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使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有了一定进展。当前,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和单气囊电子小肠镜是小肠镜的两种形式,双气囊小肠镜在2003年就已经被广泛应用,起步时间较早;单气囊电子小肠镜从2007年之后才被推广使用。此外,还有美国的DDW推出的螺旋小肠镜。当前,小肠镜主要被应用在小肠息肉切除、小肠异物取出等手术中。

4.3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筛查

利用内镜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较为常见,我国大部分医院在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采用内镜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道和胰腺等部位的疾病。但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筛查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普及,当前。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患者只增不减,但是癌症具有一定的演变过程,癌症早期并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视,因此可利用内镜进行筛查,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相较于欧美国家而言,我国的筛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就直肠癌而言,欧美国家早就开始采用乙状结肠镜、粪隐血试验以及全肠镜为筛查方式,有数据表明通过这种筛查接受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死亡率减少了一半。同样,我国也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国家,所以利用内镜进行肿瘤筛查势在必行。

结束语

当前,消化内镜已经成为检查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其可以通过人体器官进入到人体内部,可以为医生提供精准的信息。但是应注意其结构复杂且材质特殊给消毒灭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所以还应加强对内镜的应用护理工作,避免引发感染事件。同时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可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临床治疗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兆申,方军,柏愚.消化内镜技术在胆道疾病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7(08):829-831.

[2]高杨,张立玮.内镜诊治技术新进展(第二部分)[J].食管外科电子杂志,2015,3(03):144.

[3]聂勇战.胃肠肝病学研究发展趋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4,9(03):47-50.

[4]郝晓雯,李鹏,张澍田.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与创新[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05):693-697.

论文作者:陆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浅谈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护理论文_陆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