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瑞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临沂第十八中学 276000
摘 要: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高中学生所学内容较为抽象,而思维导图可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能促进学生长时记忆,符合高中学生的记忆规律。本文初步阐释了思维导图的概念、优缺点、制作,以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思维导图 助学
思维导图,以处在中心位置的知识点为主题,向四周引申出分支图形,这些分支图形主要包含编号和线条,并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勾画出来。思维导图可把散乱、繁琐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把握知识点。高中生物主要包括细胞与分子、稳态与环境、遗传与进化三个模块,内容丰富,体系繁杂,教师要想艺术性、层次性地讲解各模块比较困难,学生很难在课上消化知识,课后一做练习题就错。所以,思维导图能促使教师建构清晰的生物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记忆效率,辅助高中生物教师进行高效教学。
一、阐释思维导图的概念
上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Tony Buzan首创了思维导图。最初,托尼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书写随堂笔记时常忘记整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这样会削弱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托尼老师设计了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录随堂笔记。
思维导图由点到面、逐级细化课堂所学的发散性信息,它主要具备如下三个特征:第一,运用简化图形符号,用图形符号代替知识信息,以强化学生记忆。而人脑在处理信息时,最容易接受的也是那些简单、形象的图形符号。第二,包含所学知识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引发学生联想相关信息。第三,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层次的关键词,不同颜色表示的信息能有效刺激大脑,有助于学生记忆知识。
二、思维导图用于教学的优缺点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鼓励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借助图形或者图像表示核心知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长期运用思维导图,可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励性格内向的学生突破自我,敢于与别人沟通,学生会因此终身受益。
高中生物教学需辅以大量实验,理论课和实验课占用了多数教学时间,思维导图也需要较多时间方能完成,但是,如果思维导图占据时间过多,教师将很难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高中生课业较重,很多学生无法自己完成思维导图;此外,思维导图的结构新颖、色彩丰富,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但是目前仍受到多数人的质疑;再加上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接受能力各不相同,这些问题均直接制约了思维导图的发展。
三、制作思维导图
一个科学、完整的思维导图能有效促进人们记忆,并延长所记忆信息的存储时间,所以,思维导图的制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它的有效性。教师常用软件制作和手工绘制两种方式绘制思维导图。例如手工绘制方式,教师只需准备纸笔,在白纸的中心绘制与所记忆的核心内容相关的图形符号,把它作为圆心往四周引出二级信息的关键词,以此类推,逐级绘制思维导图,最后可用不同颜色美化思维导图。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师可用软件绘制思维导图,其绘制顺序与手工方式一样,按照由点到面的顺序逐层扩展。软件制作快速、便捷,教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绘制出思维导图。
四、思维导图助学高中生物的策略
1.指导学生串联知识点。高中生物知识繁杂,涉及面广,多数学生无法理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这也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大阻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学生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在做笔记和课后复习上。生物涉及很多基础概念,多数学生只是单一地用笔勾划重点,并被动地把教师所讲知识排在笔记本和课本上。这种教学模式平淡而单调,也不符合新课改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要求。
所以,学生在做笔记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用自己熟悉、喜欢的图形符号记忆相关知识。这样既能减少做笔记时间,还能避免漏写知识点的状况。完成课堂学习后,学生可抽时间对照思维导图复习所学知识。在接近期末时,可以对知识进行分类,按知识类别绘制思维导图。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导图的绘制模式不是固定的,应按照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区别对待。每个学生对相同知识点的理解方式、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导致了思维导图的设计结果多样化。不同呈现方式的思维导图能代表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程度,它既是学生智慧的产物,也代表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查看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可清晰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存在的认知错误,为公正地评价学生提供良好的素材。
3.引导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摒弃以往的单纯说教模式,用自身行动来践行新课改的精髓。教师还应结合本学科特性,运用思维导图正确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发挥思维导图的最大功效,进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将学生的联想能力推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韩霖 赵厚梅 思维导图在高中协作学习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9),30-33。
[2]傅锦国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252-253。
论文作者:李现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点论文; 记忆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