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用电量的高速增长,电网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规模也在逐年增加,为保证建设项目有效的成本控制,节约建设投资,提高建设效率,必须推动电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精益化模式。施工图预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计价模式有利于控制投资、提高设计质量,实现电网工程项目造价的精益化管理。结合电网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展施工图预算在电网工程的应用问题分析,并从制度建设、流程建设、编制、审查、招投标工作等方面给出了应对措施,并通过具体工程的检验说明应对措施的合理性。
关键词:施工图预算;电网工程;造价管理
前言:施工图预算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编制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文件。对于实行施工招标的工程,施工图预算是编制标底的依据,也是承包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对于不宜实行招标而采用施工图预算加调整价格结算的工程,施工图预算可以作为确定合同价款的基础或作为审查施工企业提出的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1、电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问题分析
1.1施工图预算在造价管理中的定位问题
目前输变电工程所采取的初步设计概算管理模式,批准概算作为投资控制、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结算审核等依据,工程建设过程中尚未对施工图预算赋予有效法律地位,由于在招投标环节没有应用施工图预算,所以在工程变更、结算等管理均未发挥其有效管控作用,导致各参建单位不够重视,管理流于形式。
1.2施工图预算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问题
目前招投标环节均处在初步设计深度,招标工程量及最高投标限价的编制基于概算定额,精准度较差。工程实施中,大量的施工图设计变更缺乏有效的控制和考核,均隐藏在结算中处理,不利于设计质量、深度管控和合同履约考核。
1.3施工图预算编制和评审条件不成熟问题
电网工程建设管理链条较长且程序非常规范,项目从设计招标、物资招标到施工招标的时间间隔非常紧凑,设计单位往往因缺乏厂家设备资料而不能及时完成主要施工图纸的出版。同时,设计单位受以往工作计划惯性的影响,在初步设计后未能及时开展终勘定位等施工图设计工作,从而影响到预算的编制和评审。
1.4施工图预算应用措施方法不完善问题
目前,国网公司的招投标文件、合同格式文本及造价管理规定中多数条款均以初设概算作为管控的依据,未根据施工图预算管理理念做相应调整并制定施工图预算及管理的工作流程,如何将施工图预算实质性的应用到工程投资控制、招投标管理、工程变更及签证管控、工程进度款及合同结算价款核算中,有效规范施工图预算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电网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主要措施
2.1制定施工图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施工图预算管理制度,确定施工图预算管理的目的、意义、组织机构、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权利与义务,指出施工图预算管理的范围、编制的原则、审查与批复的权限,明确施工图预算在工程建设及造价管理中的定位,引起各参建单位重视,从制度上保证施工图预算管理的全面推行实施。
2.2建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流程
施工图预算管理建立在原有初步设计深度模式之上,为保证施工图预算模式的顺利推行,需在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流程之上增加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流程,明确施工图预算管理的关键节点、进展顺序以及相关单位的责任,基于施工图预算模式的电网工程造价管理流程见图1所示。
图1基于施工图预算模式的电网工程造价管理流程
2.3提高施工图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
组成施工图预算的量、价、费相较于与初设概算而言在价与费上面并无太大差异,只是需要收集更为详细的设备材料价格,施工图工程量的计算则更为复杂、工作量大。电网工程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和可借鉴性,也具有许多基建标准化的管理成果,如国家电网公司的“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和标准化工艺”,在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如何依托基建标准化管理成果,以典型设计、设备选型、技术数据、技经参数等为依托,建立施工图预算通用数据库,达到根据设计方案快速计算工程量的目的,同时通过优化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提资程序,逐步实现施工图预算的标准化、模块化编制,从而提高施工图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
2.4强化施工图预算审查
由于电网工程建设管理链条较长且程序非常规范,项目从设计招标、物资招标到施工招标的时间间隔非常紧凑,与初设概算模式相比,采用施工图预算模式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流程,而建设周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延长,为保证施工图预算的正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工作的反复,影响建设周期,需加强施工图预算的审核工作,起到规范、监督和反馈的作用。建设单位应将编制完成的施工图预算委托给有资质的审查机构进行审查,审查机构应采用预算与概算的对比分析、重点审查和全面审查等方法进行施工图预算审查,审查范围包括预算文件的规范性及标准性、工程量、定额套用、设备及主要材料计价、其他费用等,审查机构应确保设计单位在初设完成后,开展终勘定位工作,施工图预算建立在施工图深度之下开展。
2.5推进施工图预算深度下施工招投标
初设深度下开展施工招投标工作,由于设计深度不足,工程量计算不够准确,往往造成施工过程的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影响工程造价,带来管理风险和审计风险。施工图预算模式有利于工程造价的精益化管理,应推进施工图预算深度下的施工图招投标工作,依据经审定的施工图预算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最高投标限价,提高清单和最高投标限价的精准度;施工单位在此基础上的投标报价也更能真实的反映施工成本,开展良性的公平竞争,从源头上实现施工图预算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同时推进施工图预算深度下的施工招投标,有利于后期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责任追查,加强对设计单位的考核评价,督促设计单位不断提高设计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6重视施工图预算模式的配套制度建设
电网工程长期采用初设概算模式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导致招投标文件、合同格式文本及造价管理规定中多数条款均以初设概算作为管控的依据,采用施工图预算模式的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应对施工图预算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变更管理及竣工结算管理等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进行修订,重视施工图预算模式的配套制度建设,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流程、措施等前后统一,有效开展施工图预算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结语:施工图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工程量和项目计列更为精确,深度更有利于招投标、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更适合工程造价的精益化管理。电网工程具有相似性、可借鉴性和建设周期短等特点,电网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做好施工图预算模式下的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应在成熟的施工图预算管理方法上,考虑电网工程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编制原则、审查原则等,提高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电网工程造价的精益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兵.浅谈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J].工程与建设,2014,28(01):133~134.
[2]江学海.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J].安徽建筑,2014(5):89~90.
[3]季群.对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探讨[J].安徽建筑,2014(05):137~138.
[4]潘正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现状及管理措施[J].安徽建筑,2013(5):223~224.
论文作者:赵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施工图论文; 预算论文; 电网论文; 工程论文; 招投标论文; 模式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