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关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术教育论文,关键论文,我国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学校美术课程改革至今已有9年,期间整个美术教育的状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些地方得到很大的发展,但不可避免的是,有一些根本的问题仍然存在。上个世纪末,艾斯纳发表的《教育改革与生态学校》[1]一文,对我国当前学校美术教育改革仍有启发意义。本文根据这篇文章,结合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些现象,对课程改革发展因素和标准的相关问题作一个简单梳理。
阻碍美术课程多元发展的因素
1.标准化的评价体制不适合美术课程
就目前学校改革而言,无论教学内容是否明确,教师素质是否良好,其关键因素是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来实施改革。一般来说,学校改革的效果都是根据标准化测试的结果来确定的,然而对于美术学科来说,这种测试的结果却不能呈现其整个教学过程。比如,美术高考似乎也成为这种标准化测试的一种呈现方式,但是对于学校的孩子是否真正能获得美术学科的涵养,学校美术教学质量到底如何,我们不可能知道得太多。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更精确的呈现模式——既要关注美术教学成果,也要关注美术教学过程。
经过有关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的研究,结果证实在各级各类学校里有一些弊病:教学结构脱节,教师间交流甚少,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教师及学校领导与学生沟通不畅,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呢?
2.远离学校的考察方式不利于美术课程发展
考察是衡量学校改革进度的方法,尤其是进入学校的考察,如果考察远离学校,那它将毫无意义。可以说,唯一能发现并解决学校问题的方法就是亲自到实地考察。考察的多项指标能反映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反映学校教师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质量。每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都有共性,也同时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就实际教学而言,有其自发性且带有偶然性因素,所以观察者的素质和敏感度对观察的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具有人文性质的学校美术课程来说,其多元的教育目标、方法与教学过程,需要考察者具备对美术学科领域里各种教学形式的理解和不同教学质量的认知能力。
艾斯纳认为,推进学校改革的第一步应该以学校为本,从正确认识学校本身开始,而不是凭着脱离学校实际的模糊记忆去制定教育策略。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具体环节,如每个学科的教授方法,学校间接或直接的规则,学生对他们所学知识的理解,这些使得学校变成一个有组织构架的文化场所,并引起人们对学校改革前景的关注。
也就是说,教育改革不仅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表现,而且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质量,以及在教学中用来激励和奖励学生与教师的策略,这些方面都非常重要,与推进改革的步伐息息相关。因此,要研究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就是要用一种定性的方法,去关注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教学的环境。作为研究者,亲自到学校去看,去听,去分析,去评价,这是最实用的调研方法,能够为揭示美术教育改革的实质奠定基础。
学校改革的五个主要标准
艾斯纳认为,要想全面地理解学校改革,客观地评价一个学校的改革进度,应从五个标准来衡量,即目标、结构、课程、教学法和评价。这些标准对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来说,也具有深刻意义。
1.目标是指学校期望实现的教育结果
艾斯纳指出,这个目标包括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课程目标。在学校改革中,每一个目标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每一个学校都有程式化的传统目标,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但是对于教育改革目标的实施来说,关键在于对其教育价值和学校服务对象(学生和社会)的理解。
很多人认为,学校改革成功与否要看学校的标准化测试所评定的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多少。其实,学术成果测试的成绩到底能说明什么?实际上,学校的存在意义并不单单是为了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教师和学生有好的表现,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生活环境里有高水平表现。换句话说,真正的对成功学校教育测试的内容不应该是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而是他们在学校外的表现。美术教育是为生活而艺术,是培养学生在生活当中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品位,而不仅仅是看他们在学校创作的艺术作品,这才是我们进行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受巴肯思想的影响,艾斯纳强调课程目标、内容与教法的研究,在课程目标上不仅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指导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又提出“问题式美术课程目标”,使教育目标与学生的美术学习联系得更紧密。他还认为,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并且把学生和老师以及学校联系在一起,同时反映教育和社会的发展状态。这些都让我们认识到,不断地进行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及教法的研究,将会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适时开发美术课程也将丰富美术课程的内容和美术教师的美术课程经验。
我国的美术教育常常混淆了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培养目标,即以培养人的素质和修养为目标的广义的普通美术教育(它包括:中小学、普师、普通大学的美术教育)和以培养美术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狭义的美术教育(它包括:中高等美术专业教育和中高等师范美术专业教育),因此导致了办学方向不明确,师范美术专业教育和普通美术教育各自的特色亦不明显。目前,我国教育部所进行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从课程设置、结构到教学安排等方面,力图使我们的美术教师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学校教育的结构:学科、架构和角色
艾斯纳认为,目前学校的课程大多属于综合类型课程,每一门学科既有既定范围,也有与其他学科相区分之处。不同的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划分出每一门课的界限,比如,有些中学还设有专门的学科部门——科学部、艺术部、金融部和计算机部,等等。部门化的架构到底是不是最好的或是唯一的组织学校的形式呢?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学校愿意尝试新的构建方式,我们需要考虑其教育的价值,以及其他的组织形式。这也就是教育改革推进的艰辛之处。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发现只要有与原有结构不同的调整,学校都表现出对新事物的畏缩。
学校的架构同样也影响到对于角色的定义。一般来说,学校里主要有三种角色: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教师是和儿童及青少年在一起的;管理者则很少对教学负责,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时间。从课程改革的实施来看,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儿童如黏土,教师为雕刻家。“教师将黏土放入一个固定的模具中,根据模具来给黏土定型。”[2]在这个比喻中,学生没有选择模具的权利,但却是被塑造的对象,更重要的是,黏土最后的形状完全取决于所选择的模具。因此,为了解决“选择什么样的模具和如何应用模具”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设计系统的、逻辑的、全面的课程。
当然,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及“教师”这个角色,它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学校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教师为了寻求自身发展,离开自己的教学岗位,而成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课堂上。其实,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认识到,这两个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此。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使有兴趣的教师投入精力和时间发展他们的课程,为学校设计合理的评价方法,除了教师角色以外,他们还是新教师的指导者。教师应该与博物馆、医院、文化中心和退休者之家等社区机构建立联系,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以丰富和发展学校教育方案。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亲密、和睦、诚实、信任和开放的,努力建立这种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有利的位置。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艺术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教学设计中,获得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技巧之一。教师扮演的这些角色都对学校教育做出重要贡献,但是教育者首先要创建一个允许他们自由发展的学校架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育的两大重要环节,因此只有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中,我们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产生良好的效果。
我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还提出了尊重学生个性的理念,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第四个问题“教学过程”第10条中就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说明我国的课程改革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
3.置身学校,关注课程
课程中最主要是内容,它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活动,此为课程本身的组织形式。美术课程也是美术教育的关键。诸多美术教育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1966年巴肯在“艺术教育研究与课程讨论会”上提出,课程的性质为学校与学生聚合的地方,因此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同时学生在接触选择性活动中获得经验。克拉克(G.Clark)与吉米曼(E.Zimmerman)将一般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的一种有计划的持续;而且定义艺术教育课程为有关艺术内容有计划的学习程序,该内容包括师生的艺术工作结果。活动是课程观念的中心,它意味着课程使学生从事于某些行为,如绘画、讨论、分析、探究某些对象或理念等;课程为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达到预期教育的结果。因此,可以归纳其课程观念为以下几点:①课程为活动的程序;②该活动程序有意图地、有计划地发展;③该活动有预期内容,即能够透过某些行为类型提供教育经验;④该活动有预期目标。
虽然教育专家也提醒过应该改变课程割裂的状态,但是学科之间的隔膜仍然存在。课程组织形式取决于教育目标。如果把各种学习结合起来,这种学科间的分裂性就不会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对现行的课程组织形式进行认真的再思考。可以说,真正的学校改革不仅要注意到目标和学校结构,还要关注课程内容、大纲和学校课程的组织形式。
4.真正的学校改革还应该关注教学法
课程和教学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为教学提供依据,教学围绕课程改革理念付诸实施,因此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教学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来完成的,没有一门课程的教学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它需要学生的配合;怎样教授课程很重要。因而,教学法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艾斯纳认为,课程分为“计划课程”和“操作课程”。我们计划要教的东西——资料、大纲、教学活动和目标——构成了“计划课程”;而“操作课程”是指在教室中实际操作运用的课程。
就美术课堂而言,教室实在是一个充满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地方,因此教师不会把“计划课程”当作一个上级的命令来对待。一个专业美术教师应该把课程当作一种资源,或是和学生交流的平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而,此次课改,教学法仍是中心环节。在新的高师课程指导纲要的制定中,明确了“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提法,还从接受心理的角度,提出“美术表现”“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当然,为了顺利推进课程改革,还是要把课程和教学法放在学校的教室这个环境中来实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5.评价是教育的中介
一个发展良好的学校有利于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应该怎样评估学校的教育效果?学校应该给学生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评价教学成果是一个能影响到教师和学校领导关注点的重要因素,但是评价不应该仅限于对教学成果的评估。[1]
在艾斯纳看来,教学评价是教育的一个中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质量以及教学成果都是教育评价的评估指标。评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给学生和教师打分的手段,而且是教育者寻找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信息的信息库,它能真正地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罗恩菲德的课程观强调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关于教学评价,他反对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品,注重对学生整个创作过程的评价,而不仅仅是评价学生作品。教师对学生作品不恰当的评价,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关于这一点,我国的课程改革理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与此不谋而合。
为了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这五大因素——目标、结构、课程、教学法和评价,都是极其重要的,而且与学校教育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种学校体系,对艺术教学具有一定建设性意义。总之,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随时随地的相互交流,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与家长、社区融洽的协作教学,使教育理念渗透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中……这才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
(原标题:谈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关键——读艾斯纳《教学改革与生态学校》有感)
标签:美术教育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美术学专业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艺术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课程论文; 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