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俗之美——浅论聊斋俚曲的“俗而不俗”的特征

大俗之美——浅论聊斋俚曲的“俗而不俗”的特征

郑菡[1]2002年在《大俗之美——浅论聊斋俚曲的“俗而不俗”的特征》文中指出曲 阜 师 范 大 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大俗之美一浅论聊斋 俚曲的“俗而不俗”的特征 研究生姓

相晨嘉[2]2017年在《以创作介入社会:蒲松龄创作转型的公共性研究》文中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政治理论概念,其所由出的西方社会虽然与中国传统社会存在差异,但其中的相似性和共通性不可否认。中国古代社会虽然没有产生与西方公共领域完全等同的公共空间,但是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领域的实体形态,实质是最低限度的有限公共领域,即拟公共领域。蒲松龄作为深受儒家传统伦理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从传统士人到乡村文人的身份转变中,其公共精神贯穿于创作始终,与西方公共领域的公共性具有共通之处。本文以蒲松龄的公共精神为切入点,并以此为视角探究其创作转型。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对蒲松龄所处的时代、社会和家庭,文化身份,阶级属性,及其与农民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次,从公共性角度对蒲松龄的文言巨着《聊斋志异》进行了解读和探究。再次,对表征蒲松龄创作转型之作《聊斋俚曲》予以阐析,并将改编自《聊斋志异》的部分作品与前作进行比较分析,详细剖析二者之间的异同,进而探究其创作转型发生的原因及意义。然后,对《聊斋志异》和《聊斋俚曲》两部作品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比较。最后,通过对蒲松龄晚年的实用类着作《聊斋杂着》的论述,再次阐释其作品中蕴含的公共精神。从《聊斋志异》这样一部抒发个人孤愤之情的文言作品,到突显大众意识的《聊斋俚曲》,再到具有为民服务之担当的《聊斋杂着》,蒲松龄通过他的文学创作来介入社会生活,并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和创作形式,以达济世救世之功能。

参考文献:

[1]. 大俗之美——浅论聊斋俚曲的“俗而不俗”的特征[D]. 郑菡. 曲阜师范大学. 2002

[2]. 以创作介入社会:蒲松龄创作转型的公共性研究[D]. 相晨嘉. 浙江工业大学. 2017

标签:;  ;  ;  ;  

大俗之美——浅论聊斋俚曲的“俗而不俗”的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