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论文_罗瑞娟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论文_罗瑞娟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镇赤岭小学 524431

摘 要: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除了掌握各个学科知识,还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由此凸显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性。不可否认,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较多弊端,使德育工作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因而需要德育教师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认知规律等开展德育工作,最大限度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对此,本文则从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开展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平台以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等分析其策略,望给予德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 德育工作 实效性 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在此背景下成为社会主流,每个人也因新时期各种新思想受到冲击。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进入社会群体基础阶段,其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都从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学校德育工作者也应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成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奠定基础,真正实现预期教育目标。

一、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大部分小学德育教师在传授德育知识时运用课堂讲授方式,即以按部就班方式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掌握的课堂知识只是简单的道德知识气泡和语言信号,正是因为过于科学化和知识化的德育教学内容才脱离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此,德育教师应积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兴趣。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环境、节气、活动以及时令为主题,不应局限于德育课堂当中。一般德育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而就需要教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形成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讲解关爱他人相关知识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残疾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和困难,并了解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事迹。但对于学生而言,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有着较大差距,因而需要教师二度开发教材,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和体验,从内心深处燃起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同情,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残疾人,培养学生爱心,在生活中帮助和尊重残疾人。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先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体验。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搜索部分感人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情感因素,例如断臂青年的纂刻和盲人画画以及残疾人参加运动会等画面,扩展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平台,提高德育效果

教育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也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过渡,学校教育也应将教育看作整体,家庭就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因为家庭是学生除了学校之外获得知识和实现健康成长的主阵地,自然而然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不同家庭因经济水平不同,采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均存在差异,产生的德育效果也有各有不同。如果家庭德育出现明显偏差和失误则会对学校德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阻碍学生德育素质提升。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下的产物,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也因互联网技术出现而发生较大改变,也为德育工作提供良好途径。学校就可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展家校沟通工作,全面落实新型德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例如,德育教师可以建立班级博客实现高效家校沟通。此外,教师还可建立微信和QQ群,也是当下家校联系的主要途径。微信和QQ群可以打破传统时空限制,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尤其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家情况,便于为家长提出针对性引导策略,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实现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更是现代学生学习、继承、发展和弘扬文化引领,也是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途径之一。德育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爱、懂得爱、享受爱以及给予爱,对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陌生人以及自然界中的动物花草都应充满善意和爱心,由此才能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品格。与此同时,德育教师还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展德育教育知识体系,更能深刻了解德育知识。例如,在国家公祭日前夕,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纪念活动,牢记历史,缅怀英烈,使学生思想和精神受到深刻洗礼并在心中铭记爱国思想。此外,教师还可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让学生前往操场参加大扫除活动,使学生铭记劳动人民的艰辛,并在日常行为中形成爱护环境和敬业奉献意识。在父亲节和母亲节之际可组织学生参与“感恩父母”活动,告知学生可以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家务,体会父母不易,学会感恩和尊重。

总之,小学德育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小学生品德发展特点和相关德育规律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品质以及辨别是非能力。积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开展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平台,形成家校合力,更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积极性,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卢淑芬 论如何提高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5)。

[2]陈记连 试析如何提高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3)。

[3]余晋辉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知网,2017,(17),253。

论文作者:罗瑞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论文_罗瑞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