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良事件;心血管;介入治疗;氯吡格雷;冠心病;凝血功能
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同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目前临床上针对CHD患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法,但即便选用这种方法在术后仍会发生不良事件,如血栓形成等[1]。使用氯吡格雷能够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避免形成血栓,且具有较高的药物应用安全性。本次研究主要对冠心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手术以后采用氯吡格雷预防发生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冠心病70例设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为观察组(35例)以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在49岁至80岁,平均为(61.83±4.94)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在48岁至80岁,平均为(61.57±5.84)岁。2组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仿,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于进行介入治疗前,每天服用一次剂量为0.1g,一个疗程持续3周。给予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为基础在此之上再加以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每天服用一次,每次剂量为75mg,治疗时间与对照组一致[2]。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均要观察血小板聚集的情况,并分析治疗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几率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状况。不良事件从出血、缺血、血栓形成以及再次梗死等方面进行评定。凝血功能指标从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四方面进行评价[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研究内的数据开展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等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不同疗法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情况
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的血小板聚集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不同疗法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情况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24h 手术后6个月 对照组(n=35) 61.69±5.47 43.57±6.78 39.71±5.39 观察组(n=35) 61.58±3.81 32.74±4.89 27.79±4.94 t 0.098 7.665 9.645 P >0.05 <0.05 <0.05 2.2分析不同疗法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
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2 分析不同疗法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
分组 TT(s) PT(s) Fbg(g/L) aPTT(s) 对照组(n=35) 17.31±4.16 15.32±4.81 1.94±0.89 37.28±7.09 观察组(n=35) 17.74±3.94 14.67±3.59 1.58±0.98 36.42±8.75 t 0.444 0.641 1.609 0.452 P >0.05 >0.05 >0.05 >0.05 2.3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心血管不良时间发生情况
研究显示观察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 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心血管不良时间发生情况
分组 缺血 再次梗死 出血 血栓 不良事件 对照组(n=35) 5 3 4 2 40.00% 观察组(n=35) 3 1 1 0 14.29% X2 6.483 P <0.05 3 讨论
在患者体内置入冠脉支架是CHD介入治疗实施的主要原理,用来疏通狭窄、闭塞的动脉管腔[4],从而达到避免心肌缺氧缺血所造成的心肌梗死,改善心肌,避免心绞痛等。PCL虽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但在实施期间存在风险。介入治疗会对患者的血管组织造成一定的破坏[5],血管组织完整性受损就会导致患者的心血管发生不良事件,其中再栓塞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不良事件。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是临床上一种非常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患者相较于单纯服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不改善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更显著,同时发生心学管的不良事件几率远低于对照组的而患者,这表明了氯吡格雷的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患者采取CHD介入治疗后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抑制血小板聚集。
参考文献
[1]吴静, 陈嘉龙, 燕成英, 等.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YKL-40、NF-κB的影响[J]. 药物评价研究, 2017(9):1310-1314.
[2]何柳平, 杨帆, 谭保平. 不同时机不同方式停用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 广西医学, 2016, 38(8):1146-1148.
[3]刘浙波, 夏豪, 杨洋, 等. 氯吡格雷药物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多态性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MACE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 14(6):553-556.
[4]詹晓燕, 林玉蓓, 胡杰, 等. 血栓弹力图监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研究[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 9(9):1108-1111.
[5]吴浪, 杨胜利, 张璐, 等. CYP2C19基因型指导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武警医学, 2016, 27(9):924-927.
[6]刘凌琳, 司良毅. 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YKL-40、NF-κB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6):153-156.
作者简介:董治锋,性别:男,出生日期:1981-6-9,学历:大学本科,籍贯:山西太原,民族:汉族,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所在科室:心脏中心,科室类别:西医,工作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论文作者:董治锋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患者论文; 血小板论文; 冠心病论文; 格雷论文; 心血管论文; 不良论文; 对照组论文; 《大众医学》2018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