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是保障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电力稳定运行是工作基础。电力运行不稳定对人们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影响较大,自然冰雪灾害为主要灾害类型,我国近几年经历几次较大程度的自然冰雪灾害,致使地区大范围停电。为将电力恢复,在灾害后进行应急处理,使系统正常供电。对此本文对自然灾害中的应急问题进行探讨,并论述管理策略。
关键词:自然灾害;电力系统;应急管理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电力负荷规模增长,电网的基础作用愈发重要,而电网在大规模自然灾害中,极易受到破坏,进而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快速恢复电网,确保电力供应”是顺利开展其它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为此,要加强对电力应急管理重视。我国多数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此气候导致我国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发作频率频繁,自然冰雪灾害是其中重点,对电力系统造成直接影响,容易导致地区停电。电力系统为公共基础设施,是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对此,为保障人们正常用电,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在自然灾害产生后,应当做好应急管理措施,尽快恢复用电,保障生活的正常需求。
1.电力系统自然灾害特点及影响
电力系统具有复杂性,电力设施一般布置于户外,部分在自然界中布置,容易在环境影响下产生问题。自然灾害往往为突发灾害,容易破坏地区电力系统,部分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外部进行破坏,导致地区电力停止输送,使人们无法保持正常生活,企业无法工作,使企业经济损失严重。电力系统一旦受到突发灾害影响,其多个输电环节将面临崩溃,由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及应用为同一时间内实现,所以电力系统本身涉及诸多环节,从发电到用电都存在紧密联系,一旦自然灾害破坏这众多环节中的一个环,将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
电力系统自然灾害类型较多。比如地震、海啸、火灾、冰雪灾害等。冰雪灾害是其中的重点灾害,覆盖面积较大,发作频率频繁,也是导致电力系统停止运行的主要灾害。电力设备通常都是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的,一旦出现突发自然灾害,电力设备无人值守,将会受到不可预估的损坏。我国电力系统曾经遭受多次冰雪灾害,比如南方地区经历的持续冰雪天气,覆盖面积及其广泛。南方地区温度较高,在电力系统方面基本并未重视冰雪灾害,因此在发生冰雪灾害后,当地出现大范围停电事件,造成直接损失1500亿。东北地区的特大暴风雪事件同样造成较大影响,致使4条500kv线路短路,大连地区电网损坏,所牵连的变电站范围较广,形成大范围停电事件。
2.电力系统应急管理的问题
2.1电力应急机制问题
电力应急机制是保障应急工作的基础,对上述两次大范围停电事故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应急机制明显存在不完善问题。灾害蔓延过程中,电力企业职工、物资及技术存在问题,导致经济损失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过程中,救援队伍无法做到及时到来,无法及时开展工作。在应急物资方面,并未建立良好的物资应急储备机制,无法及时调用物资,恢复电网所需的材料不足,需要到厂家采购,部分厂家库存不足,需临时生产。应急技术方面。电力系统风险监测能力不足,内部预警能力较差,技术支持系统不完善,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2.2电力企业协调能力不足
雨雪灾害在来临初期,各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未做好协调,依旧开展自身的工作,在一定程度延迟救援时间,使救援难度进一步提升。各部门的应急预案不统一,导致开展工作过程中出现不统一的意见,使得救援活动没有协调的应急处理方法,导致电力系统损失进一步加大。这也与各级部门并未形成演练机制存在联系。应急装备准备存在问题,部分地区自然灾害产生后,卫星电话无法找到,造成请求支援困难,相关部门无法了解灾害具体情况,无法展开有效的救援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自然灾害中的电力应急管理方法
3.1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
应急管理机制需包括事故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立足应急管理队伍及物资管理、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应当建立救援队伍,将速战速决作为应急准则,建立全面的应急队伍,组建快速抢救队伍,并构建应急专家库。强化对物资的管理,建立电网储备物资系统,实现物资的合理调配。将技术利用水平提升,将各类技术及资源应用管理水平改善,加大资金投入,使电网覆盖面积拓展,保障抗冰雪等灾害能力。
3.2构建统一的应急管理组织
政府及电力企业等领导人员需做好应急管理预案,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实现统一调度及管理,保障各个部门能够开展不同的工作,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预案制定后,需进行不断完善,思考是否存在漏洞,形成全面的应急预案。政府部门可以负责编制预案,电力企业负责完善预案,实现动态管理,强化审查及评估工作。同时应急管理组织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应急培训体系。不同地区电力部门管理能力及软硬件配置情况不同,因此所配备的应急指挥设备也存在差异性。相关管理人员要依据灾害勘察设备及通信指挥设备基础上,对技术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包括理论培训、推演培训、平台模拟、处置推演等几个部分。在应急管理组织统一部署下,以实现指挥、管理以及技能三重领域的综合应急能力培养。
3.3组织应急处置技能培训
针对突发自然灾害进行的应急抢险基地建设,按照“统筹兼顾、远近结合”的原则,实现队伍驻扎集结、应急技能实训、物资装备保障、响应快速有序的目标,开展基地建设、大纲编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课件开发,通过培训课程的实施、培训学员应急实战演练等方式,充分利用培训基地,将培训内容及演练过程,拍摄成视频短片,供各级供电单位进行远程自主学习,多维度、多角度、多方式的提升了电力公司内部员工对于电力应急技术技能的提升。可以通过设置指挥部搭建、应急保电、应急照明、应急通信、自救互救、体能训练等新课程,并且专门针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设置小型应急演练与点评,如此一来针对性强,效果好。
3.4强化演练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做好宣传工作,并进行多种形式的演练,使技术人员及应急人员能够在实际救援过程中快速进入状态。强化对应急知识的宣传力度,使普通电力用户也能明确相关知识,一旦发生灾害,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电力企业作为保障供电单位,应当发挥自身职能,积极投入与应急演练中,强化灾害装备水平,强化电源建设,具备足够的装备,比如应急发电机及电源车等,能够在短时间大量调度,有效将灾害处理,保障人们的正常用电,减少经济损失。
结束语
自然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电力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当做好应急预案,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对电力进行及时抢救。并且做好宣传工作,以免引发社会问题。强化各类物资储备及抢救队伍建设,使队伍能够投入于应急过程中,从而将灾害引发的电力问题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朱磊.浅谈自然灾害中的电力应急管理[J].电子世界,2018(02):71-72.
2]沈仕晋.浅谈自然灾害中的电力应急管理[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0):113.
[3]李璨,杨曦.城市供电企业核心商圈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3(05):41-44.
[4]《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解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24):6.
[5]麻正丽,李润求,申晋豪.基于生命周期的区域电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4):195-196.
作者简介:
骆国萍(1972—)女,汉族,大专生,高级技师,工程师,主要从事应急管理、安全管理工作等。12年以前从事变电运行管理。
论文作者:骆国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灾害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冰雪论文; 电网论文; 地区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