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进步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央五中全会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与教育。这是落实发展生产力的精辟论述。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体现关键又在于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及时转化,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这个概念,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已经写进。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科技的进步产生过重要作用。“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我们因为攻克了一批关键性的科学技术,为国民生产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如在重载列车、高压输变电、大型露天煤矿等等大型建设项目中,包括已经开工的三峡工程,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国家都投入了巨资,使科技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成功的支撑和保证。“一五”期间,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也是因为高科技的成功应用。农业生产中科技进步的贡献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应用,就充分体现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益。1976年至1993年,我国推广了24亿亩杂交水稻技术,结果获得增产2400亿公斤粮食的成效。
但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态观察,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比率还是不高的。80年代,专家就我国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生产投入要素和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进行分析后发现,1952到1982年,资金投入占22.3%,劳力投入占49.9%,二者合计为72%。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我国产值增长速度中的72%是由于投入要素的增加(靠外延)而形成的,科技进步的贡献为27.8%。其中仅有“一五”计划期间,技术进步的贡献曾达到47%。1957年以后,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减少。1957至1965年期间,贡献率下降到21%,1965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发展极不正常,科技进步大幅度下降为3.6%,而劳力投入上升为7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生产发展较快,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据抽样调查,近几年,我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的增长中,2/3是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创造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产值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在30%左右。而工业发达国家目前已达60%以上。同时,我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系数比发达国家高4-8倍,主要产品单位耗能,高出发达国家30-90%,能源对GNP的产出率是世界水平的1/7,能源利用率仅为30%。
我国高技术产业(按OECD国家分类标准)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也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992年美国为26.6%,日本为30.9%,德国为18.6%,英国为20.2%,法国为15.4%,意大利为16.6%,我国1994年仅为8%;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8.44%,而美国为48.6%,日本为54.9%,德国为26.4%,英国为39.3%,法国为28.9%。
在生产力发展的范畴内,现代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要素的关系可以表达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从此关系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具有乘数效应,它的作用在于放大生产力其它要素的作用效能,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当然,乘数作用是一个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它的实现水平和作用程度,以其它生产力要素的现有质量和数量为条件,与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也不无关系。有关研究表明,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科学投入之间是同步增长关系。1965年至1989年的25年中,日本的研究与开发(R&D)经费增长了7.1倍,这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高于2.45%的水平,同期CNP(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7.4倍。1980至1986年的7年间,韩国的研究开发经费增加了7.2倍,这一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0.58%增加到1.82%,同期GNP增加了2.3倍。从1988至1992年的5年期间,中国的研究开发经费增加了1.9倍,这一投入占GNP的比重从0.64%增至0.71%,同期GNP增加了约1.7倍。可见,科技开发经费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呈同步关系,否则经济增长不可能持续。
我国原定2000年GNP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将于今年提前完成。五中全会又提出了未来15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中央指出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关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给我们指出了生产力如何发展,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外延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科技进步的现状,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都对科学技术进步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对我们的科技进步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为此,科技界将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积极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并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基础性研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力争在我国优势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机制,力争到2000年,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的贡献率,从目前的30%左右,提高为50%。到2010年,在此基础上,争取再提高10-15%个百分点。使生产技术装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下世纪初的水平。到本世纪末,使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高技术产品出口在工业制成品总额中达15%以上。为满足13-16亿人口丰衣足食的需要,国家科委还将与农业部一起,选择30种对农业大面积增产有显著贡献的成熟技术向全国推广。“九五”期间,将向农村推广5万项先进适用技术。我们相信,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将为今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出切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