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讨论文_梁锦莹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讨论文_梁锦莹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工程造价工作,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或建筑问题,是一个集经济、技术、建筑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类学科,工程造价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建筑企业投资效益的好坏,更能够充分体现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所以,建筑企业和到单位需要在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上积极引入信息化机制,更好地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法

一、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工程造价的降低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安装费中材料设备费占整个投资的65%到70%,而且近几年来,这一比例正在逐年加大。由此可以看出,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费用对于实现工程管理的合理化高效化是很重要的。在实现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之后,其中的价格信息系统可为使用者提供材料设备的厂家最新报价,并且每一种材料都与相应的厂家进行了链接,用户可以很清楚的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和设备。并且,系统中还备有价格栏,提供对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材料价格,以及不同地区的横向价格系统和纵向的比较走势图。通过研究这一栏,造价人员可以充分判断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价格走势,并对造价信息有了更清楚和详细的掌握,有利于进行合理选择,降低工程造价。

2、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建筑市场管理服务的加强

所有与工程造价特征及其变动信息有关的内容组成了工程造价系统的核心。建立具有共享性的资源,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可以使得工程造价信息化有更大的普及,起到更大的作用。此外,建筑工程信息的共享可以使其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市场和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可以为建筑项目的承包商、工程咨询单位、业主及其他参与到工程各个方面工作的人员提供各类信息,包括工程法规、各个部分的造价、细化的各部分材料价格信息等,加强了建筑市场的管理服务。

3、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能够为招投标工作提供合理依据

当下,在我国招投标相关制度不同的地区,建筑工程造价信息中的人工费、材料价格和机械费等方面也截然不同。而且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是很大的,而招投标活动却不受地区限制,对于其他地区的施工单位,招标方可能并不了解其具体资质和实力,而通过工建筑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招标方可以全方位的了解竞标企业的相关情况,选择出最适合的施工企业,这使得评标工作更客观,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可能性。而且,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之后,建筑施工企业即可以通过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来查看工程的相关情况,确定施工方案之前,可以先考察投标地区的材料价格、周围环境等方面,据此规划出更合理的方案。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信息资源共享性差

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编码和系统分类,信息化系统开发与资源拥有之间处于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的状态,其结果是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更多的管理者满足于目前的表面信息,忽略了信息的深加工。

2、信息网建设有待完善

现有工程造价网多为定额站或咨询公司所建,网站嫩容主要为定额颁布、价格信息、相关文件转发、招投标信息发布、企业或公司介绍等;网站知识将已有的造价信息在网站上显示出来,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3、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资源采集和处理手段落后

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资源收集水平依旧保持在最原始的时候,采集到讯息数量比较少的时候,且讯息的分类规范并不统一,数据的格式以及存取方法不同,对信息能源的加工处理相对来说就变得比较困难,讯息能源的基本质量无法提高,讯息的维护和更新速度就很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工程造价系统讯息采集系统还没有成立

工程造价系统的管理人员内部讯息的共享体系,包括和业务伙伴或者用户之间的讯息互换、和外部联系的讯息体系都没有真正的形成,因此,大范围内的讯息共享更难以实现。

三、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随着Internet走进千家万户,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而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1、建立全国共享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

目前,虽然有些省、市的造价网站已实现连网,但全国共享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尚未建成。全国众多的“信息孤岛”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因此要加快建立全国共享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我们可以把“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设为一级网站,各“省工程造价信息网”设为二级网站,各市“工程造价信息网”设为三级网站,三级管理网络构成一个整体,通过网络系统发布有关工程造价的信息,为政府和社会投资或参与建设项目的各方提供造价信息服务。这样从资料开发角度来讲,可以减少重复、交叉采集,提高采集效率。从信息资源利用角度来讲,可提高信息综合利用水平和整个信息网的效用。从信息服务来讲,只有联合才能形成规模的优势,更好的为建筑市场和社会服务。

2、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信息标准化工作

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种类众多,要实现全国联网,就要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例如,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分类及标准编码,工程项目分类标准编码,各类信息采集和传输格式等,否则各地的编码、格式不统一,彼此之间便难以联通,不便于全国造价信息的传输、整理、使用及网站的维护。

3、工程造价信息网要突出特色、突出服务、突出时效

工程造价信息网站是一个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平台,目的就是要提高工程效率,更好的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广大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造价咨询单位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如果信息量少,更新慢,用户找不到及时有用的信息,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要突出网站特色,明显与其他网站区别开来,要突出服务、突出时效、提供准确、及时、适用的造价信息,增加信息的容量,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

首先对现有的栏目要不断提高质量,比如,对于材价信息栏目,我们要不断增加新材料、新品种,联合建材生产、经销厂家,充分发挥广大信息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对社会提供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可靠的建材价格信息,对工程造价的计价起到指导作用,为更好的实施清单计价创造有利的条件。

其次,我们要逐步增加新的栏目。如为了加强对造价中介机构和造价从业人员的工程造价计价行为的管理,可开辟造价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栏目,建立相关企业及人员的数据库。定期和不定期的公布他们的工作业绩和工程造价计价行为的情况,更好的实现对二者的监督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程计价的质量。结合施工合同与工程竣工结算备案的落实,可开辟“工程备案”栏目,在此基础上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库。项目库的建立可从社会平均水平和企业个别水平两方面来考虑。对实施清单计价的工程,可对其工程量清单、拦标价、合同价、中间结算价,结算调整价、竣工结算价进行备案,以更好的实施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监管,以充分掌握最直接的市场价格行情,建立完备的工程造价管理库。为各类典型工程市场形成价格水平的界定积累技术数据,也为评标时判断企业是否低于成本进行报价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可杜绝阴阳合同、不合理合同的订立,提高合同的履约率。

4、加强造价信息管理人员的队伍的建设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与网络建设的好坏,队伍建设非常重要。要不断提高这支专业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使之成为懂技术、懂经济、晓法律、善管理,同时精通计算机网络和外语的高素质的造价管理人才。

四、结语

对于建筑产业这类相对传统的产业,将其管理模式信息化是其改革创新以提高生命力的重要手段,这是全球信息化的要求,也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建筑产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我国的建筑产业也必将会完善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带来整个建筑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智亮,吴炜煌,彭明.实现建设领域信息化之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蒋黔贵,斯达.信息化与管理创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梁锦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讨论文_梁锦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