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当代论文,哲学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哲学基本问题”这个提法历史上首次出现在1886年恩格斯发表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在该文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什么是本原,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220页。)
从历史上看,哲学基本问题客观地存在于哲学史发展的全过程,客观地表现在哲学其他问题的方方面面,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本身永恒并存,这是哲学发展的必然。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这一概括,就是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一直到黑格尔的知识论哲学所必须回答和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由于知识论哲学是以研究存在的本质为己任的,而存在的本质只有借助于思维才能把握,因而必须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它的基本问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哲学是一门历史的学科,同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一样,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论表现形态也是历史的具体的,有其历史演化过程。黑格尔就说过:“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每一哲学属于它的时代,受它的时代的局限性的限制。”(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56页。)确实,哲学本质上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方式,哲学基本问题一方面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另一方面,它在不同的时代中又有非常不同的时代内涵,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作为反映人类追求终极存在的人类本性的理性形式,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但它的具体表现形态又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基本问题时,就曾指出它的五种形态:(1)远古的萌芽形态,即梦与肉体、思维和感觉与“身体的活动”以及“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2)古代的朴素形态, 即世界的基质是“原初物质”还是理念的问题;(3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形态,即神与世界的关系问题;(4 )近代的完全形态,即“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还是自然界”,二是思维对“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5 )实践唯物主义的形态,即人的思维与人的感性活动的关系。(注:参见肖前等主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
哲学是智慧之学,人类智慧的最初表现是人开始追寻人和外部世界是由何而来(世界的始基、本原),以及人的精神现象(如梦境如何解释)的问题。这样,就产生了人的精神现象与物质肉体、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哲学是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早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科学知识贫乏,人们的思维十分幼稚,不可能自觉意识到主客体的对立,故而其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思考只能局限在梦与肉体、“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这样一种幼稚的思考和朦胧的认识上,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古萌芽形态。
古希腊哲学开始于对自然的思考。那时,人们已经自觉意识到了主客体的对立,开始主动围绕着“始基”是“一”还是“多”的哲学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相继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变”与“不变”以及“质”与“量”等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还进一步涉及到“实体”与“属性”、“质料”与“形式”、“潜能”与“现实”等一系列本体论范畴。
在宗教神学一统天下的欧洲中世纪,哲学只是神学的奴仆,哲学研究主题由自然主体论进入神学本体论。这种哲学认为,上帝是世界的最高存在,存在在本质上只是上帝的存在;人类思维是被动的、不完善的,它与最高存在的上帝是对立的;只是由于神启的作用,人类理性思维才能确信上帝的存在,从而把握真理。其中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实际上是“一般”与“个别”关系讨论的继续深入。然而,经院哲学用宗教信仰将思维与存在联结起来,它最终还是把思维和存在当作最抽象的两极对立起来,进而限制了人们的理性思维。
在近代,人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0页。)从这个时候起,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取代了古代本体论中的一般与个别问题,实现了由本体论到认识论研究的思维座标转换,成为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
可见,哲学基本问题作为对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主题的抽象的、逻辑的概括,是源于认识史和哲学史的,是对认识史和哲学史主题的一般本质的抽象概括。同样,由于这种一般本质是通过一系列逐渐演化发展的具体哲学论争和认识史运动过程来实现、产生的,因而,就每一时期的哲学基本问题来说,除了思维和存在的一般本质外,还具有那一阶段哲学的特殊内容和特殊形态。所以说,哲学基本问题应当是一般本质和特殊形态的统一。
二
从以上可以看出,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是与人类科学思维方式的时代性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伴随着哲学从单纯“实体型思维”向现代的“关系型思维”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以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现代眼光审视,作为建构自己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并把它贯穿于自己哲学体系之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自然观中的物质和意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认识论中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历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都是哲学基本问题在这些领域里的贯彻和体现。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把这些矛盾的双方联系起来辩证地考察其真实性质,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实现的变革,从实际上说就是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找到了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确立的,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才有人和世界、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同时又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使人和世界、思维和存在达到统一。实践唯物主义突出了人对世界的主体改造关系,这就不仅要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一个世界图景,而且,要进一步突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各种关系,深入到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活动之中,形成内在尺度和物的尺度,即主体性的尺度和客观性的尺度。正因为如此,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的学说都是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看来,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界就是实践地生成并与实践这样那样联系着的自然界。离开实践的自然界,对人来说,虽然存在着,但没有意义。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就是从实践、从主体与自然的关系上去考察这个本来已具有属人性质的自然,并认为属人的自然是在人类实践的长河中由自在的自然转化而来的。
同样,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因而,同离开实践观点就无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一样,离开实践观点也不能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从主体性尺度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能力的实践活动为中心,去研究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并且,马克思在创立他们的新世界观时,是以对实践和主体性的科学阐述来划清他的哲学与一切其他哲学的原则界限的。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6页。)在马克思看来,对于事物、现实、感性不能像旧唯物主义者那样仅仅从客体的和直观的方面去理解,还要而且尤其应当从主体方面、实践方面去理解,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去理解。这样,要强调和发挥人的能动方面,但不能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仅从抽象的方面去发展,而应当立足于人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去发展。因此,马克思尤其强调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可以说,从实践方面、主体方面、能动方面去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理解人对世界的自觉能动掌握和自主能动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之一。
从客观性尺度上看,哲学作为人类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其根本任务是以思想把握客观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以便从总体上使人们善于认识、处理和驾驭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哲学的体系结构是它所涉及的对象世界的哲学掌握。哲学的功能,首先在于它以一定的哲学概念、范畴、命题和原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再现着对象世界的各种要素、层次、关系之间的现实关系。正是由于哲学以一种哲学理论的方式掌握着对象世界,才能对人们的与这对象世界想关联的实践活动发挥指导的功能。这样,哲学就必须以人和世界的总体性关系及其历史演变和运动发展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哲学观念形态向时代使命承担者自觉实践智慧的变革,这是哲学与现实实践之关系由相互外在到相互内在的变化。这个变化既是哲学本性的变化,也是实践本性的变化。哲学由旧形态下外在或先于现实实践的观念实体,变为渗透于实践之中的实践实践的灵魂,由先验观念实体理性转化为现实实践智慧,现实实践由先验理性支配和束缚下的被动盲目实践变成具有哲学智慧之精髓和灵魂的自主自觉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完成了唯物主义哲学一场新的划时代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也内在地渗透于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之中。
三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他看来,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哲学,只有真正触摸到了自己所处时代的脉搏,映现了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从总体上把握时代的内容,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才是真正的哲学。时代的内容是由时代的人们创造的,是时代的人们积极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成果。因此,以哲学方式从总体上把握当代社会实践,考察人与世界关系的现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地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质所在。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并认为所谓实践的唯物主义包含着两层意思:1 、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辨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必须是真正面向现实社会实践的唯物主义,必须以现实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为基础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2、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勇于和善于实践唯物主义,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坚持理论地解释世界的唯物主义,而且要实践地改变世界的唯物主义。这两方面是内在地联系着的。从这种认识出发,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回答应尤为重视以下现实问题:
(一)人与自然关系
众所周知,无论是从历史还是逻辑的角度看,自然是先与人而存在的。正是这种自然先在性决定了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最高形态的存在物。人类社会作为一个与自然相对的独特系统,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结果,因而它的存在和发展要依赖自然界,要占有和消耗外部自然,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离开了自然,人作为主体的存在就无所依托,所以,自然及其客观规律,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据。
从人的实践活动方面来说,人是以一定形式的社会结合体的存在来进行对象性活动,进而与作为对象的自然发生关系的。而且,在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43页。)这样, 自从人类力量加入自然过程以后,统一的自然界就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被区分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并且,人类社会自然基础越来越成为以天然自然为质料的人化自然。应当说,人类在经历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已经拥有了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这一方面使人类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开发利用自然界,充分地享用了胜利的果实。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发生了许多失误,也造成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对立和恶化,甚至有可能因为人在自然界中不节制地滥用自己的能力而丧失其安身立命的家园。面对地球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大气温室效应等问题,正如阿·恩·丘马科夫指出的:“实际上,不论是地球表面还是在海洋、大气及地层等空间,‘净土’已不复存在。这种情况使得人们把地球的生物圈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察,而所有的人都面临的那些共同的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注:(俄)阿·恩·丘马科夫著《全球性问题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 页。)全球性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当代哲学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迫切性,为此,以高度关注人类命运和社会生活为思维坐标,站在当代人类实践的高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应有之义。
(二)人的主体性与市场经济关系
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关怀”是哲学的最高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着眼于人类社会劳动实践,密切关注人类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中把握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基本潮流和基本方向。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把人类的发展过程区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为人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与人类上述发展三个阶段相适应,人类的经济活动形式也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当代人类实践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也就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确立,首先实现了在人与人的联系中以金钱关系取代了自然的联系,把对人身的依赖转变为对物的依赖,也就是从对依赖自然的前定因素转向依赖自己的劳动和劳动产品。这个转变,突破了血缘和地域自然纽带对于社会关系的狭隘局限,建立起来真正普遍性的社会联系,也打破了社会关系对人的先天束缚,赋予个人以更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它还打破了人格从属的等级关系,把人置于平等的地位,因而使人们获得了彼此平等的权利。(注:参见高清海《从人的生成发展看市场经济》,载《江海学刊》1995 年第1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诸多领域,它必将引起我国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而其中,人的变化将是最根本的变化。马克思当年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本身发展的关系。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再到《资本论》及其前后的经济学手稿,马克思著述的一个主题几乎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本身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在本质上要求注重人,发挥人在社会经济运行和经济关系中的主体性,这表现为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经济最大的积极功能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其精神和文化底蕴是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从对政府的过分依赖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走向市场,并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主体,确立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以人的主体性的正确发挥作为基础和文化支持,同时又要求建立一种反映市场经济内在本质要求的文化价值观。如此,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不能回避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哲学思考,要从人及其主体性和精神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中的人基础、文化支持和评价尺度,研究人的主题建设的现状、目标和具体操作方式,同时,要研究人的主体地位确立的社会历史过程及经济前提,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产身的正负效应等问题。
(三)关注“价值”世界
自从19世纪德国哲学家洛采第一个把“价值”概念从政治经济学引进哲学,并把它当作基本的哲学范畴以来,引发了在价值论上不同观点的争论,推动了价值学说的兴起。(注:见赵修义、童世骏著《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断代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62—569页。)文德尔班就认为,哲学只有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科学才有生命力。哲学以具有普遍意义的那些价值作为自己的领域。的确,随着近现代科学发展及其技术的广泛应用,日益引起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革,从而也日益改变着人类对自身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解。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于基于人类自己的历史性活动,凭借自己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世界,价值观问题已成为哲学研究的新的、重大课题。
所谓价值,是指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价值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人的功利、道德、审美追求相联系的,并只能在人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展开和实现。从思维和存在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质来看,它关系到主体、对客体的思想把握尤其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现实关系,这又无不涉及到主体从事活动的需要、目的、方法、意义、评价等方面,即价值问题。因此,立足于当代人类实践,进一步深入考察价值的本质,合理地解释价值评价,科学地厘清价值与事实的关系,塑造崇高的价值理想,引导人们确立理性的价值追求也是现代地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之一。
标签: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