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VC运行管理是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英文简称,该系统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对电压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电网,规避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的问题,增强了电网集中控制能力。因此,该系统的使用范围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下面结合相关的经验和实际的理论知识,对调控一体化模式AVC运行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助力于AVC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模式;AVC;运行管理;
随着海南电网“大干三年,迎头赶上”的口号呼出,海口供电局系统部的管理模式也随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调控一体化和主配网分离的电网管理模式成为了新的实现目标,其中调控一体化是“电力调度监控中心+巡维中心”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不仅优化了人员配置,更提升了工作效率。
调控一体化对电压无功控制的影响
“大集控”调控一体化模式对地区电网电压无功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由于调控人员的精简,分配到每个人的电压控制工作不断增加,业务压力增大;集调度、监视和控制于一体的调控主站系统,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压无功考核指标日趋严格,根据海南电网公司统一要求,电网A类10kV电压合格率为96%。在“大集控”调控一体化模式下,传统的人工遥控调节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海口地区电网的电压调整需求。调控自动化技术需要实现更加智能化、合理化的电压控制手段。运用AVC控制系统,将大大降低劳动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分担了监控员对地区电网调压的压力,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调控一体化模式AVC运行管理
1.AVC操作使用
一是状态调整核对。需根据现场设备的实时状态手动更改AVC状态(开环/闭环),避免因为未及时更新设备AVC状态而导致AVC误控、拒控的情况。二是故障跳闸措施。电容器发生故障跳闸后,应立即退出相应AVC功能。虽然AVC可以通过设备异常或保护动作信号,闭锁设备AVC功能,但如果信号设置不到位,将造成AVC再次控合故障设备,引发安全事故,危急现场人员人身安全。三是倒闸风险预控。电容器或电抗器需停电时,应及时退出AVC功能;虽然电源空开断开后能够退出 AVC功能,但不能排除运行人员在操作,而AVC也同时控合的情况,造成带负荷拉刀闸。四是数据状态管控。如果设备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通信通道相关工作时,若影响到AVC系统采集电网实时信息,工作前应退出相应的AVC功能,避免AVC的判断错误,产生错误的调压策略。
2.AVC控制策略
一是频繁调压现象。由于灵敏度参数的设定和网架结构、负荷情况等外界因素,往往导致AVC在运行过程中,出现AVC频繁调压的情况。而AVC系统的灵敏度参数一般根据自动化班人员的经验去设置,容易出现预估的灵敏度参数与实际电压变化情况不符,造成AVC反复动作。因此需对灵敏度参数进行管理,下文再做介绍。二是过度调压现象。由于AVC系统同一时间可对不同厂站发出多个调压命令,这样往往容易造成电压过调现象。为了避免电压过调的现象,可以采用在边界值时设置过渡缓冲的方式,使AVC系统延时发出调压指令,优化调压策略。三是信号闭锁设置。在设备异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保护信号对设备的AVC功能进行闭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AVC闭锁信号可分为“自动复归”与“人工复归”两大类,而“自动复归”的闭锁信号又有“检修闭锁”、“保护闭锁”“过载闭锁”“非法数据”、“次数越限”、“调节闭锁”、“连接闭锁”、“监控点闭锁”“并列闭锁”等九类,以上九类的闭锁信号只要在24小时后就能够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就能够自动复归;“人工复归”有“保护闭锁”、“拒动闭锁”、“人工投退”等三种,这些闭锁信号都是需经过现场人员核实过后,人工进行复归。值得说明的是“自动复归”里的“保护闭锁”一般为设备的日常告警信号,而“人工复归”里的“保护闭锁”为“控制回路断线 ”“过流保护”“速断保护”等保护信号。
3.AVC管理流程
一是信号建模流程。监控运行人员熟悉告警信号对设备的影响,但不熟悉AVC系统后台的信号建模和设置要求。相反自动化人员往往只对AVC系统信号建模和设置熟悉,但不熟悉相关告警信号对设备运行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办法,编制AVC系统信号建模的作业指导书,根据流程逐步对信号进行管理,不断完善AVC系统,使其能够高效、有序地健康运行。二是参数定值管理。为了保证AVC系统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需定期组织运方人员、自动化人员、监控人员开展AVC无功电压调整的运行分析例会。针对AVC功能的参数,进行调整维护,编制AVC系统参数设定作业指导书,完善AVC系统参数设定管理。三是设备缺陷管控。定期配合巡维人员对无功调压设备进行缺陷管理,如果无功设备缺陷管理不当,将造成AVC系统的可用率降低,影响电网无功电压的调整。必要时定期开展例会,保证AVC系统的可用率。
4.AVC功能优化
一是实时告警提示。AVC系统作为一个单独于监控主站的系统,它的触发告警能力并没有监控主站做的完善。虽然能够通过告警历史信息中获取相关告警信号,但是如果能把告警信号实时触发,通过音频的方式及时告知监控人员AVC系统的相关报文,这样更方便人员对系统的管理。二是限值自动导入。AVC系统能够根据监控主站中监控人员人为操作的情况,自动优化导入电压调整的上下限值,并最后每周制定出最新的电压调整策略,供人员参考。由运方人员、自动化人员、监控人员每周的工作例会讨论实施电压策略的调整。同时还可根据重要用户反馈的实时数据加入到电压策略中进行调整。三是运行评估功能。可根据AVC系统每月的设备投运率、电压合格率、动作成功率对厂站相关设备进行功能评估,生成报表,得出结论和建议,反馈至变电运行单位及检修公司,提高设备的健康性,提升AVC系统的使用。
结语
在主推智能电网的大时代下,AVC系统的管理运用成为了必然趋势。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中,AVC系统的运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电网经济性、可靠性、科学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晓群.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技术及案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燕福龙.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自动控制[M].武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林道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电压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信号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功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