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也在不断的进步,其中道路桥梁的工程项目数量也日益增多。因为不同地区的地势条件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地势问题也会给施工过程带来很多问题,尤其是最常见的软弱地基情况。软弱地基含水量较大,且承受能力较弱。因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的处理不及时,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工作的进行,也会给日后道路桥梁的使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如何合理安全地处理好软弱地基的问题,是施工顺利进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根据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根据其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对策
1.引言
目前,道路桥梁建设工作发展迅猛,并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效。但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地势条件差异较大,因此道路桥梁建设结构也各不相同。因为道路桥梁本意就是为了社会之间的相互连接,并加强交通便利工作,也是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所以,要严格要求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道路桥梁的基础建设就是地基,所以地基需要强大的稳固性。在施工中,如果遇到软弱地基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施工进程,也影响了道路桥梁的承载力。所以,务必要加强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以此来保证道路桥梁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软弱地基概述
2.1软弱地基的定义
通常来说,所谓软弱地基也就是由淤泥、砂土或者其他杂质土层混合构成。由于这些土层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雨水冲刷导致其中含水量大,因而就引土质疏松,势必会造成承载力薄弱的后果。一般这种软弱地基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容易产生沉降等问题,所以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给道路桥梁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因为软弱地基都是由于特殊土层形成,因此很难支撑重力较大的物体,势必导致后续桥梁建设的不稳定。
2.2软弱地基的特性
软弱地基具备很多特性,这些特性也是影响道路桥梁建设的关键因素。具体特性有:压缩性能较强。软弱地基中天然水的含量过大,所以就很容易被压缩。在施工中,如果不能完成对其的专业处理工作,一旦承受了外力的压迫就很容易致使其产生断裂或者断裂的情况;渗透性差,因为软弱地基的组成部分部分来源于淤泥等,本身含水量就不小,因此结构之间空隙较大。然而空隙大的地方也全部被水量占据,所以其土层渗透性就很薄弱;稳定性差,软弱地基本身稳定性就不够完善,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导致土层之间发生变化,因而在施工中会出现沉降等。
2.3软弱地基的危害
因为软土是软弱地基的关键构成,其中土层含水量较大,土质疏松严重,所以无法满足施工中的要求和标准,对其承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这些软弱地基无法直接作为一般地基进行建设。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断裂和变形的情况,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也浪费了工期和资金投入。此外,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能薄弱,也满足不了在一般道路桥梁中的过往车辆的承载力,很容易出现桥梁道路裂缝问题。因而影响了正常的交通通行,更严重的则会影响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如果遇到雨量过大的时候,雨水浸湿地面,导致软弱地基中的颗粒被冲刷,就会出现不牢固的情况,也降低了整体的承载力。当然,道路桥梁承载力过大,也是对软弱地基进行的一项巨大的考验,很容易造成沉降。
3.合理处理道路桥梁建设中软弱地基的意义
因为道路桥梁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与交通事业的关系密不可分。为了更好的促进交通事业的完善和发展,也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道路桥梁建设的需求,所以需要对施工过程和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因为各个环节和细节都是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质量效果,尤其是其中的地基建设。合理安全的处理好软弱地基也是项目建设工作的关键步骤,更是为了后续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软弱地基的问题,确保交通事业的稳定发展。
4.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对策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软弱地基,就应该及时对其处理。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案措施,使得地基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和标准。
4.1更换软弱土质
因为施工一旦进行,就很难中途更换设计路线和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软弱地基的情况一时间也得不到完美的改善,那么施工方要及时处理软弱地基问题。针对软弱地基,可以采用土质更换的方式,将从根本上改善其特性,减少软弱地基的不利因素。软弱地基的各种不利因素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阻碍,也会对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承载力造成威胁和安全隐患。事实上,直接对土质进行更换是非常可行也是效率更高的对策之一。一般来说,在使用过程中,要先对软弱地基进行面积测量,并选在厚度不大的地方进行。首先,要将原有软弱土质挖走,并根据实际需求再选择合适的填充物料。当然,选择填充物的时候,要综合考量其稳定性和承载力。一般会选择碎石等,还要进行压力测试。更换之后,需要对其更换好的地基进行检测工作。检测其性能和特点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和要求,才能再继续进行施工。
4.2排水固结措施
一般意义上,排水固结是为了更好的解决软弱地基出现沉降的问题,也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其稳定性能。排水固结的系统包括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个部分组成。砂井排水措施也是其中一种,根据软弱地基的基本特性,在地基中设立好排水系统,然后通过加压的方式将其中水量做集中处理工作,然后进一步缩小孔洞,让变形后的地基进行固结。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原软弱地基的强度等级。这些措施的效率都很高,多数用在含水量大的地方,比如江河边的软弱地基中。当然,措施的使用也要按照实际施工现场地势条件和需求进行。按照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方案。目前排水措施也是一项应用范围广泛的措施之一,其具备施工简单且成本不高的特点,此外加固效果又很好。
4.3灌浆加固措施
施工时候,施工方应该根据现场软弱地基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施工项目的建筑要求选择灌浆加固的方法,对软弱地基问题进行改善和处理。当施工的时候,施工人需要按照要求的比例将建筑所需材料进行搅拌,并制成混合物在压力泵的作用下进行工作,然后喷在软弱地基中。经过一段时间内的固定后,会凝结成强度较高的地基,因此就从根本上处理了软弱地基的问题。一般来说,这种灌浆方法是利用了压力泵的作用,将结实可靠的混合物作用在软弱地基在,使得强度和硬度都发生改变,同时还提高了地基中的密度。
4.4塑料排水板加固
在目前的道路桥梁建设中,针对软弱地基的处理对策还有一种新兴的方法就是塑料排水加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力泵的作用,将密度高的塑料排水管道插进软弱地集中,并利用压力将水分渗透到生成,直接使得软弱地集中的密度增加,因此就加大了其承载能力。因为目前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都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塑料排水板加固也在不断发展。其能够更好更高效的将水分排出,加强其稳定性,能够更好的促进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4.5加固孔内深层部位
因为软弱地基内部组成部分极其复杂,很多架构并不稳定,多多少少都会存在断裂的现象,也就不能促进建设工作的进行。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采取孔内深层加固的方案,利用其特性对软弱地基进行科学处理。首先,施工方在进行软弱地基的研究和考量工作完成后,需要结合原浆固定的方法,使得软弱地集中的裂缝得到填充,然后用压力泵把原浆喷射在缝隙上,并对其进行挤压的工作,加强其稳定性能。事实上,这种工艺技术在很大程度也是遵循了环保的理念。因为在工作进行的时候,能够将在建设中产生的废弃原材料进行二次使用,充当填充物进行缝隙的填充工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节约了施工成本,减少了施工材料的浪费。
5.结束语
因为道路桥梁的建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也为了我国经济的进步提供了基础条件和保证,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会经常遇到软弱地基的问题。因为软弱地基具有很多不利的特性,例如含水量过大,稳定性能差等特性,其对于建设工作的进展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所以施工方需要积极处理好软弱地基的问题。地基建设工作效率是直接影响整个道路桥梁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因此,需要加强对软弱地基问题的重视程度,研究并制定多项应对处理的措施,积极改善软弱地基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并要确保施工的安全以及道路桥梁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彦彦.公路桥梁施工中有关软土地基处理的思考[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5):70-71.
[2]岳跃稳.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
[3]林静.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13):22-23.
[4]王勇峰.探讨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J].智能城市,2017,3(05):155.
作者简介:
张显举(1989-2-6),男,汉族,四川宁南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与桥梁建设工程。
论文作者:张显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地基论文; 软弱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承载力论文; 工作论文; 土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