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动向论文,当代论文,国际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正将世界带入一个“信息本位制”时代;也正有力地将国际贸易推向“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回顾国际贸易的历史并考察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会发现信息技术已经并且正在对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具体地说,国际贸易信息化表现于两个重要方面:国际贸易构成的信息化与国际贸易方式的信息化。
(一)
从国际贸易构成来理解“信息化”的内涵,绝不应仅仅分析信息技术领域贸易额的上升,更重要的是要认识信息化与国际贸易领域若干关键性变化间的内在联系。这些关键性变化主要有:
1.世界市场对原料等有形资源的需求日益下降
考察世界初级产品市场,非石油商品(粮食、林产品、金属和矿物)价格的暴跌开始于1977年,并一直在继续,其间只在1979年“石油恐慌”后中断过一次。刺激反弹的力量是一股投机性的“抢购风潮”。该风潮持续不到6个月。 随之而来的又是原料价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暴跌。到1986年初,相对于制成品和劳务,原料的价格指数已经下跌到历史最低水平,即跌到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最低水平。某些原料,如铅和铜的价格甚至低于1932年。更令人吃惊的是,原料经济的瓦解似乎对世界工业经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传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原料价格长期、急剧的下跌必然会在18到30个月内导致工业衰退。但是,近20年来工业世界却全然若无其事。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工业正在摆脱原料密集型产品及其加工程序。其根源之一便是信息技术的兴起。半导体微芯片所使用的原料只占全部生产成本的1%—3%;汽车的原料只占生产成本的40%;50公斤光缆所能传输的电话信息至少与1000公斤的铜线传递的一样多。
2.“简单劳动”的比较优势逐渐为“智能服务”取代
80年代许多人都谈论美国的“非工业化”。事实上,制造业生产的绝对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也没有改变。其实,问题不在于美国的经济在“非工业化”,而是美国的劳工在“非工业化”。从1973年到1985 年, 美国制造业生产(以不变美元计算)几乎增加了40%,而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在同一时期却反而不断减少。80年代中期美国制造业中的蓝领工人比70年代中期要少5000万。尽管自从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就业总人数的增长速度比历史上任何国家在和平时期的增长速度都要快。不过,增长的全是非制造业特别是非蓝领工人的工作。所有工业国都有同样的趋势,即劳动的“智能化”、“信息化”。
从倾向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向倚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势必会给国际贸易带来严峻挑战。出口知识可以比出口货物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多的收入、许可证收费、服务费和专利费。以信息为基础的产品,既可以作为“产品”又可以作为“服务”出口或进口。而且它们可以不必在贸易帐户上表现出来,因而也容易导致许多新的贸易磨擦。
3.资本流动正在取代商品劳务流动成为世界经济主要的推动因素
虽然世界贸易量(物流量)1995年已经高达4万亿美元左右(WTO数据),但是,单是“伦敦同业拆借所”的欧洲美元每年的交易量就超过75万亿美元,是世界贸易额的近20倍。此外,在世界一些主要的金融中心都有外汇交易,每年超过35万亿美元,也是世界贸易额的近10倍。可见,国际资本的流动,越来越同国际商品的流动相脱节,也即“钱流”与“物流”间的相关性在急速降低。必须指出的是:推动资本流动相对独立的直接原因便是信息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支持。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由货物、服务流动所构成的“真实经济”同由货币、贷款和资本构成的“虚拟经济”正在分道扬镳。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决定着国际资本流动和外汇汇率。但是,资本流动和外汇汇率自从70年代初以来就已经相当地独立于贸易,而且不断朝着分离的方向发展。此外,新的世界经济也不能从凯恩斯经济学中找到答案。根据凯恩斯理论,“虚拟经济”应当决定于“真实经济”。然而,国际资本流动、世界金融和世界经济的动荡却似乎同各国实际经济之间没有什么确定的联系。近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中至少有几个国家的国内实际经济并没有问题。
经济学家们认为,真实经济同虚拟经济势必将重新结合。至于它们如何结合,各方意见分歧得非常厉害。这对于各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国际贸易格局和机制的重组、贸易的保护、竞争和合作方式,都是深层次的挑战。
(二)
如果说GATT将服务贸易议题纳入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使得国际贸易的领域空间扩展的话,那么,通过Internet以及其他商用网络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势必对国际贸易管理方式的变革形成冲击。这就是国际贸易方式的信息化问题。
1.“电子数据交换”推动全球厂商实现信息服务一体化。
70年代以后,倚重廉价石油等原材料的工业增长方式已经开始走到尽头,世界科技转向以微电子为核心的高新科技。通信技术和运输工业的发展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但是,传统的“纸面贸易”逐渐成了阻碍国际贸易的重要障碍,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成了所有厂商的共同需求。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标准化为基础的“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终于应运而生。
早在60年代末,欧、美几乎同时提出了EDI。那时, 是在两个商业伙伴之间,靠联机直接通信来完成。70年代,一些行业性的工作小组开始开发本行业的数据传输标准,建立本行业的EDI系统。此时,影响EDI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标准”问题。80年代,为了实现不同标准体系的公司之间的EDI, 人们研制出多种商用软件来支持多种标准,国家性和国际性的增值网开始出现。通用标准加速了EDI跨行业应用, 国际贸易中应用EDI的公司也显著增加。至此,“EDI的实现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了。”
严格地说,EDI是指“按照协议, 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的标准经济信息,经过电子数据通信网络,在商业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EDI面向经济信息,如订单、发票、运单、海关单、 进出口许可证等。这些信息都具有固定的格式。而书信等非格式化文件则不在EDI处理的范畴内。有无约定格式是EDI文件区别于其它文件的基本特征。另外,EDI 的路径是“本单位计算机—数据通信网—商业伙伴的计算机”,其间不再需要人工干预。例如,新加坡贸易发展通过名为TRADENET的网络,在传递进出口申请时,对一般性货物只是用计算机系统审核有关的申请表。若符合政府有关规定且内容填写正确,系统则自动加以认可,并通过该网将相应的进出口许可证等传递给对方。若申请不符合要求,系统则提请修改。可见,EDI 势必引起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势必会加速全球“微观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贸易网点”(TP)向各种贸易当事人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1992年2月联合国贸发会在哥伦比亚举行第八届大会, 通过了《卡塔赫那承诺》,责成贸发会发起“贸易效率计算”,宗旨是通过简化和协调世界贸易程序,借助高新信息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点运用,使新的贸易者,特别是中小企业也都能在网络上参与和从事国际贸易活动。计划有两项首要任务。其中一项便是实施“贸易网点项目”(TP)。
TP指的是促进国际贸易的中心场合。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业务部门,如海关、银行、保险公司、商会、商检、运输、电信和邮政部门等等,都集中到同一个地点办公。借助高新通信技术,为国际贸易参与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这种不出TP就能一气呵成地完成交易中所需的一切程序和手续,既省时又省费用,无疑能极大地提高效率。此外,职能部门联合办公还能起到相互监督作用。
实施TP项目的初期,贸发会首先选择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发展水平各异的国家作为试点。中国在上海试建TP,并计划向其他城市推广。但比较而言,更值得一提的是泰国TP。该TP于1992年10月在泰国曼谷开始运营,拥有多功能的信息传输设备和优良的营业设施,提供一条龙服务。
泰国TP采用了设在曼谷的联合国贸易网点项目开发中心的电子贸易机会信息服务系统(ETO)。 这是一个用于贸易效益领域中的新一代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系统。它采用现代化电子通信技术,借助AT&T网络与世界其它地区的TP联网运营,收集并传达35种市场的贸易机会信息。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无论是国营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无论是具有先进的计算机中心还是仅有一部传真机的企业, 都可以获得该系统的ETO服务。目前ETO每周至少能提供500多个贸易机会信息。
从技术层面归纳,TP中的信息服务又可分四类:第一类是统计数据,本地和外地的进出口统计等;第二类是交往数据,公司的名称、地址、信箱、电话、传真、联系人、公司的业务范围、商品品种规格、公司的经营情况等等;第三类是业务机会,也即ETO, 提供各种需求和供给信息;第四类是法规关税方面的信息。包括商检、仲裁等信息。
以上从国际贸易构成与国际贸易方式两个方面考察了“信息化”——这一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新动向。客观地说,“信息化”留给国际贸易领域的绝不仅仅是向前飞跃的机遇,更是挑战。因为它让我们不得不对与贸易相关的财税政策、法律机制、市场开放度等问题重新思考、研究并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