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论文_王芬

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论文_王芬

广西桂平市自来水厂 广西桂平 5372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给排水管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既有市政给排水管道建设环境、新建工程地质地貌复杂性的影响,使得管道布置设计技术无法满足需求。为此,研究人员应对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以在明确局限控制工作开展方向基础上,提升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划的科学有效性。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

1市政给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措施

市政给水管网在市政给排水系统中承担着将合格水资源从一级供水系统的净水厂或取水厂输送至用户的网状输水管网,市政给水管网按照地位不同分为“配水管网”和“输水管网”。

(1)输水管网是指从水源地至水厂或者从水厂到配水管网的管线,其作用是对水资源进行转移输送以及将配水管网与个别用水大户进行连接,管网沿线不和用户连接。

(2)配水管网的作用是将输水管网输送的水资源经过各类分配管、干管和进户管输送到用水点的一种管道系统,这三类管线在配水管整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有些大型城市的干管管径配置大于200mm,在中小型普通城市中管径配置为100mm左右,市政给水管网的布置设计仅到干管一层;配水支管主要敷设在城市的道路之下,其作用主要是向城市各小区管道中输送干管输送而来的水资源,配水管的布设应对城市消防用水充分考虑,通常大中型城市配水管的最小管径分别是150mm~200mm和100mm~150mm,小型城市的配水管管径通常为75mm~100mm;进户管的作用是将市政用户和配水管进行连接,在这三类配水管网设计时,必须对管径合理设置才能符合城市消防要求。

(3)在城市给排水工程管道整体布设示意图的基础上安排好市政给水工程的分期建设,不仅要确保供水管线遍布整体供水区域,也要保证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对供水区域的间距进行合理设计,以便于管网局部出现故障需要对故障区域进行断水处理时将断水的区域面积减小到最小,采取短距离敷设给水管道的方法降低供水损耗和工程成本。

(4)“树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是市政给水管网布设常用的两种形式,在实际市政给水工程建设时应对两种管道布置设计形式合理运用,“环状管网”管线布置设计形式比较适用于大中型城市给水系统,不仅能降低水头损失,也能减小管道内部水锤威胁,确保每条供水管线从两个方向进水,有效提高市政给水系统的可靠性,但是“环状管网”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在实际市政给水工程建设时,应对城市的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和用水特点综合考虑,灵活运用两种给水管道布置设计形式。

2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2.1施工前的技术

第一,对图纸内容进行认真分析,选择最为适宜的管材。在开展施工的前期阶段,无论是对于设计方来说,还是就施工方而言,都应当聚集在一起,对图纸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以此来准确把握管道的走向和管道的布设长度等相关内容。我们都知道,图纸内容往往和现场的具体状况出现不契合的情况,因此为了进一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相关人员一定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减少因为时间问题导致图纸和施工现场状况发生不一致的现象。

第二,对施工障碍做好排查工作。为了进一步保障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相关部门一定要在施工的前期阶段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对那些会阻碍到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将相关结果反馈给指定部门,以此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相关人员在开展排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目光放在各类管线的布置上面,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记录工作,尽可能减少施工期间对已有线路带来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

第一,开挖沟槽。相关人员在对沟槽进行开挖的前期阶段,需要要对沟槽的断面进行准确判断。在具体施工期间,相关人员应当结合工程的具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宜的沟槽模式。在对沟槽进行开挖的时候,一定要安排专业人士做好指挥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对沟槽底部的高度和宽度予以高度重视,只有这样做才能为施工水平可以满足相关要求提供应有的保障。

第二,管道的安装。相关人员在对管道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表面的杂质清理干净,并采取与之相匹配的起重设备,以此来缓解其劳动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起重机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应当和沟槽边缘保持适当的距离,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对槽边坡的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致使施工现场出现坍塌等情况。在对管道进行敷设的过程中,应当借助于起重机把管道慢慢的吊起,然后将其转移到指定的地方,紧接着由相关人员负责摆正管道,促使每一个管道之间都可以达到无缝衔接的效果。

第三,施工的验收技术分析。当给排水管理工程项目竣工以后,相关人员还应当进行闭水试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其施工水平进行检验。在实际试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遵循从下游向上游的原则进行试验,直到该工作完毕以后方可把水排入到下游中,继而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在具体试验期间,相关人员应当依据井距做好分割管段工作,倘若当上游试验段的水头不大于管顶内壁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时候可按照管顶内部加2m的方式进行计算。假如满水浸泡的时间已经超出24h,那么相关人员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对管道的具体渗水量进行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障水头依然可以处于恒定不变的状态,当管道的渗水量小于正常范围时,则表示该工程的施工质量已满足施工要求。

3市政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与技术控制策略

3.1正交式排水管道控制

正交式排水管道布置方式,主要应用于地势向水体有一定程度倾斜的地区。实际布置设计运用过程中,因正交式排水管道遵循最短距离原则,采用干线排水管道规划设计,所以,管网建设的造价不高且具备排水速度快的特征。但该管道设计形式,很有可能导致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流入河流,进而导致水资源污染现象发生。故而,正交式排水管道布置,仅适用于无害废水管道设计,如雨水排放等建设条件。

3.2平行式排水管道控制

为解决城市地形地势的落差大的问题,市政排水管道设计应使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平行。如此,排水管道就可利用工程项目所处环境的地形落差,来提高管线中水流压力的均匀性,进而规避因局部落差较大而出现水压增加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平行式排水管道布置设计,需结合所处地形地貌条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将无法满足平行铺设效果需求。

3.3截流式排水管道布置

截流式排水管道布置方式,是在正交式排水管道基础上进行的,即通过敷设主干管对不同干管排出的污水进行截留,进而输送至污水处理厂。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截留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处理厂规模也增大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增加。国内外在改造老城市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故而,市政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来提高设计技术运用的可靠性。截留式布置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

总之,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运用的合理与否,需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以提高管道布置设计工作的适用性。事实证明,只有这样,不同建设条件的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才能可靠的服务于所处的区域环境,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军华.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80.

[2]姜天.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01):53-54+57.

[3]汤金辉.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J].江西建材,2018(01):42-43.

论文作者:王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论文_王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