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问题》帮助我们走好这个世纪论文

域外书谭

《种族问题》帮助我们走好这个世纪

(美) 郭梦琳

种族歧视,依旧在我们身边

2018年11月中旬,哈佛大学的Leverett House高年级学生,在一个宿舍公用白板上发现了“令人深感不安和令人反感的图像”,然后向学校进行了举报。在发送给哈佛校报《深红色》的照片中,图像上面有两张脸,其中一张标有“黑人”字样,另一张则标有“其他黑人,墨西哥人,穆斯林,犹太人”,以及种族主义言论。这个白板上还列出了一系列词语,包括“全球主义者”,“拖车移民” 和亿万富翁“索罗斯”的名字。

作为哈佛学院最大的本科生宿舍,Leverett House成立于1930年。曾在此居住过的知名校友,包括美国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篮球明星林书豪和哈佛大学知名教授康奈尔·韦斯特。

2.2.1 产量 各处理小区的产量结果分析表明,栽植密度不同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栽培密度为6万株/hm2时最高,达到3 780 kg/hm2,较2万株/hm2的1 792 kg/hm2增加 1 988 kg/hm2,增产 110.94%,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较4万株/hm2的3 092.5 kg/hm2增加687.5 kg/hm2,增产22.23%,差异显著;较8万株 /hm2的 3 413 kg/hm2增加 3 67 kg/hm2,增产10.75%,差异显著(见表2)。

韦斯特是美国杰出的民主知识分子。他是哈佛大学公共哲学实践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名誉教授。他还曾在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巴黎大学任教。

标准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技术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技术支撑。林业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是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基石,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林业生产建设水平、保障林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林业生产程序,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科技含量的主要技术手段,在现代林业发展进程中,标准化的主要地位和作用越发突显。紧密结合青海林业生产实际,从森林培育、经济栽培、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加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林业地方标准的制定,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

为了实现社会医疗资源的跨区域协同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机制,建立重点专科对口扶持机制、绿色通道转诊、远程会诊、业务指导“专全结合”的社区慢病管理等体系与机制,贯彻与落实中央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任务,在河北省某医院成立I期临床试验病房,与某急救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与河北承德市、秦皇岛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江西省瑞金市等多家医院协作,开展技术合作、对口支援等,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

在哈佛读书期间,韦斯特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拿到了本科学位,于1973年获得近东语言和文明学位。接着,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980年,他成为第一位从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的非裔美国人。

1994年,韦斯特作为非裔美国研究和哈佛神学院联合任命的教授回到哈佛大学任教。他很快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他的《非裔美国研究概论》课程一般都会有500名学生注册选修。因为哈佛大学没有教室可以容纳这么多学生,他的课程不得不改在桑德斯剧院举行。1998年,韦斯特成为讲座教授。他不仅教授非裔美国研究,而且还教授宗教和哲学。

在哈佛任教期间,韦斯特才思敏捷,著述甚丰,学术贡献巨大。他在美国实用主义、黑人神学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领域都做出了具有变革性的研究。他出版有20部著作,还编辑了13部著作。他的代表性著作包括:《预言拯救:美国黑人革命基督教》《预言片段:美国宗教和文化危机的照明》《美国哲学的逃避:实用主义家谱》,其《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第一卷:后现代时代的预言思想》和《第二卷:预言性反思:美国种族和权力的注释》两部著作,获得1993年的美国图书奖。

韦斯特不仅极富学术天赋和演讲才华,他还特别擅长用通俗易懂且引人入胜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社会问题。1993年4月,他出版了《种族问题》。这部革命性的著作一出版即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学术畅销书。《时代》周刊等媒体都做了专门评论,也登上了《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学术著作排行榜。

韦斯特用“特朗普总统苹果派一样美国化”的评价是极为胆大的。一般而言,美国的大学教授一般都偏向民主党,且时常抨击特朗普总统的领导才能。韦斯特则强调批评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共通性。对于移民和妇女等少数群体,韦斯特尖锐地指出,共和党将其用作替罪羊,而民主党也用它们来躲避新自由主义政策。这种大胆的批评凸显了韦斯特思想和眼光的敏锐性,也启发学术界重新去看待这一问题。

现实需要经典再现

高科技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条码在食品行业的广泛推广,不但能够使消费者全面了解食品的安全性,还可以节省消费者的时间。但是在条码的设计、印刷、张贴时要考虑消费者的情况,尽可能做到简便、美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条码使用的效果。

他认为,非裔美国人所遭受的高贫困率,主要是由于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被剥夺了劳动力和教育机会。我们知道,1961年,约翰·肯尼迪总统利用10925号行政命令,开创使用并推广“平权行动”这一概念,通过强制要求联邦基金资助的项目“采取平权行动”,以确保招聘和就业中没有种族偏见。从那时起,政府为非裔美国人提供了重新分配措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实际上,这些政策并未惠及普通的美国人,不过使美国中产阶级受益良多。他特别指出,这些重新分配措施其实仍然在保护着大企业和大政府。换句话说,以种族为基础的平权行动是在让步且同时维持了美国繁荣。

在这篇引言中,韦斯特提出,我们正处于一种精神的黑暗状态,其特点是帝国衰落、种族仇恨,表现形式是发生在美国各大城市的警察暴行:巴尔的摩、弗格森和夏洛茨维尔。韦斯特呼吁道德和精神上的觉醒,并在黑人维权运动——“黑人生命很重要”、黑人自由传统所体现的集体和有远见的抵抗中找到希望。

韦斯特将新的引言题为“21世纪美国的种族问题”,其中讨论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竞选获胜的缘由。他认为,“仅仅认为特朗普应对美帝国的腐朽和衰落负责,这种论调过于轻率和短视了”,他写道:

双十一到来前,韩莎早早把要买的东西放进了购物车,杜飞帮她算了好几遍,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满减优惠,就等着零点一到血拼一回。

韦斯特的国际关系视野和全球思维方式,为他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学术学者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视角。在他的研究中,他一直不断在提希望和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深刻反映了他对当代社会活动和运动的关注,表明他对族裔关系的研究是深入到日常生活大众之中的。这是他有效的能和读者直接交流的沟通策略之一。

《种族问题》一书奠定了韦斯特在美国黑人知识分子与整个知识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的崇高地位,也让他成为了广播电视和印刷媒体上广受认可与赞誉的知识分子。《种族问题》一书销量超过40万,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激发了美国国内在种族、正义和民主等问题上的多重对话。

帝国崩溃,是贯穿在《种族问题》的主题。在这个问题上,韦斯特既不为民主党说好话也不支持共和党,也不完全认知自由主义或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相反,他要求大家从一个全新的视野来批判性地审视美国当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气候。

黑人与犹太人的双向博弈

《种族问题》全书并不厚,只有110页,第五章更是只有4页的篇幅,但韦斯特正是利用这4页的篇幅,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他的主要观点。

时过境迁。一转眼,25年过去了。2017年12月,在《种族问题》出版25周年之际,韦斯特又出版该书的25周年纪念版。同时,为这部著作撰写了一篇新的引言。

在韦斯特看来,黑人反犹太主义主要有三个基本点。第一,它是一种反白人主义。犹太人在美国种族主义是共谋的角色,虽然它不如其他美国白人那么仇恨黑人,但也强化了黑人对犹太人的看法。但这否认了犹太人的实际历史和群体的遭遇;第二,一部分黑人群体对犹太人有更高的期望。这种双重标准假设犹太人和黑人是“天生的”盟友,因为这两个群体都遭受了种族和族裔主流的长期压迫。所以,当犹太人的新保守主义在黑人越来越脆弱的时候却获得了高度的公众形象时,感到失望的黑人就有一种被欺骗和被背叛的感觉;第三,因为失败而产生的怨恨和嫉妒,黑人将矛头直指在美国社会中新的成功融入美国文化的族裔代表——美国犹太人,他们不断努力前进,向美国社会上进。由于犹太人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和自我组织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就很容易造成犹太人完全被美国文化全盘接受的假象,这种神话特别是在相对无组织的群体——美国黑人中间更被广泛接受。

黑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冲突根深蒂固,一直都存在。韦斯特说,“黑人反犹太主义和犹太人反黑人主义都是事实,两者都像樱桃派一样具有深刻的美国特色。”他接着探讨了为什么两个族裔关系自从20世纪60年代恶化到了最低点的问题,并且解析每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及其自身群体的看法背后的真相。

目前各仿真平台建设重点多放在实验项目仿真技术方面,而网站安全防御措施、管理功能、运营维护等相对薄弱。仿真平台网站宜集中管理,可托管到公共服务系统机房等。一,便于集中维保,对服务器集中加密、设置防火墙等安全措施,避免受到偶然或恶意破坏,保证系统连续可靠正常运行。二,便于移动互联,开放手机、平板等客户终端提高用户体验。三,提高网站共享服务范围、水平。对民众开放、科普知识、增强技能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求。“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利于提升平台服务水平。

《种族问题》出版于洛杉矶暴乱一周年之际的1993年,引起各方关注似在情理之中。这部关于种族的经典著作论述了美国黑人问题、美国黑人领导危机、黑人保守主义、黑人-犹太人关系、黑人特性以及黑人领袖马尔科姆·艾克斯的贡献。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韦斯特都发表了个人独到的见解。

首先,很少有黑人认识并承认犹太历史的一个基本事实:欧洲文化的中心在从中世纪以来就凸显了对犹太人的深刻仇恨。欧洲人对犹太人的仇恨建立于宗教和社会层面上。大多数犹太移民是在1881年至1924年间抵达美国的。他们随之带来了强大的文化遗产维持了他们的生存并凸显了自身身份,包括机构自治、犹太教和商业热情。大量犹太人为了在美国立足,通过自身白皮肤的特权福利而对黑人保持距离立场。这个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家文明的中心是建立在对非洲人民的深刻仇恨(如奴隶制、私刑、种族歧视隔离和二等公民身份)之上的。

其次,在当今时代,黑人和犹太人主要在两个问题上争论不休,但双方都没有在道德品质上做出好的榜样。第一个问题是美国黑人想要取得社会进步的最有效手段是什么。超过一半的黑人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就业于公共领域,而在私人领域中,犹太人经常攻击的对象主要是由于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的监管检查取得就业机会的人员。美国黑人认为犹太人这样的作为,针对的就是整个黑人团体。第二个问题涉及以色列国家体现的犹太复国主义的意义和现实。美国黑人必须要对犹太人对群体生存的恐惧和焦虑及其背后深刻的历史渊源做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这样,黑人才可以同情理解大多数犹太人对以色列的内心依恋。同样,犹太人也必须坦率承认美国黑人在美国社会中作为永久性弱者的地位,这样犹太人才有可能理解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对黑人的象征性困境和文字困境的依赖。只有当黑人和犹太内部能够跨越双方族裔的自我批评交流,并且能上升到道德方面的对话,黑人与犹太人关系中的僵局才可以被克服。

美国黑人一直站在反美国种族主义斗争的最前沿。如果这些努力成为反犹太主义的牺牲品,那么反种族主义的原则性尝试就会丧失其道德信誉,换句话说,失败的将是所有人。黑人在反种族主义的斗争中一直拼命寻找盟友,并且发现犹太人在这场斗争中出现了不成比例地代表。

为此,韦斯特建议,要以社会经济阶层为基础的平权行动来取代以种族为基础的平权行动。 他认为,基于种族的平权行动,因其可执行的性质和“最好的妥协和让步”而广受欢迎。但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美国有必要制定一种以社会经济阶层为基础的平权行动。

式中:dN=bHdσx,b为微体单元宽度;σx为x向应力;Q=τbdx;τ为剪应力。代入式(1)中,得:

韦斯特的研究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二元思维。他既不遵循左派自由主义的思路,也不受制于右派保守的框架,而是毫不客气地批评这两种主流思想流派。他对这两种意识形态的批评和分析,为我们认识种族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举例来说,韦斯特在1993年版的引言开篇中就说:

1992年4月在洛杉矶发生的暴乱,既不是种族暴动也不是阶级反叛。更确切地说,这种巨大的动荡是一种多种族、跨阶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男性为主来展示合理的社会愤怒……洛杉矶的翻天事件的意义很难理解,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仍然被困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狭隘框架中。

其实,韦斯特很清楚,他的观点并不一定被所有美国黑人学者认同,他也提到,“像……劳伦斯·波波,汤米·谢尔比……亨利·路易斯·盖茨……都是好兄弟,尽管我们有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特朗普既不是外星人,也不是美国文化和历史的外来因素。事实上,他像苹果派一样美国化。然而,他是我们精神破产的标志——只有场面而没有实质,只有自恋而没有同理心,只有胃口和贪婪而没有智慧和成熟。他的胜利源于……用有色人种、同性恋和双性恋、移民、穆斯林和妇女来当替罪羊;……狡黠地利用有色人种、同性恋和双性恋、移民、穆斯林和妇女问题,来隐瞒国内外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谎言和罪行……

在2017年新版本的引言中,韦斯特提到,进入21世纪以来,给大家带来希望的社会行动可谓此起彼伏,比如黑人维权运动,牧师威廉.J.巴伯二世组织的“道德星期一运动”和“穷人运动”,2017年1月21日的著名女权游行,和美国土著人民基层运动。这些社会运动的开展,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联系到自身所处的社区和生活环境。

十二连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以公开栏为平台,架起连队“两委”与职工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团场连队改革后,十二连“两委”班子职能转变,由行政管理型转向服务型,班子成员迅速转换角色,为职工群众做好服务工作,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着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种族问题》让我们看到,学术写作往往充满了专业话语,或者公众无法接触与理解的语言。但韦斯特的这本开创性的著作,却有效地打破了学术知识分子与更广泛的国内和国际读者之间的隔阂,让我们看到了学术在社会上所可以产生的影响力。自首次出版以来,《种族问题》已经成为讨论美国种族问题的开创性经典之作。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人们都更需要这样的著作。因为,它会帮助我们在新的千年中去建立一个真正的多元族裔并存的地球村。

Project Z12腕表的瞩目元素当属横跨表盘中轴的大型拱形表桥。其钢梁造型沿袭Project Z10和Z11腕表的设计,采用横向骨架制造,为Project Z12腕表提供强劲构造和设计。表桥酷似曼哈顿大桥的宏伟结构,让人联想起海瑞温斯顿的纽约传承。

新·书·来·了

在群雄割据的三国乱世,强者如何才能越做越大,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成就统一霸业?弱者怎样才能避战避强,在夹缝中艰难成长而不致被消灭?三国群雄的实力此消彼长究竟以何为依托?

该书独辟蹊径,以现代外交理论解读三国历史,试图从外交谋略这一视角,重新建构三国的恢弘历史。在作者看来,整个三国历史,就是在一场场外交谋略的攻防战中推演变迁的大历史。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在起步阶段都处于弱势,但他们凭借出色的外交谋略最终得以三分天下。三国版图的变迁主要依靠的,不是武力或者沙场战略,而是格局更加宏大的外交力战略。在该书中,我们将看到三国时期各种势力是如何利用外交力,远交近攻,求存图强,最终形成群雄并起的天下格局。

《外交力:三国的深层逻辑》

●作者:张程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定价:46.00元

(作者系哈佛大学哈钦斯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签:;  ;  ;  ;  ;  ;  ;  ;  ;  

《种族问题》帮助我们走好这个世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