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3)06-0085-05
一、国际理解教育产生的背景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面向21世纪的新的教育观念,是推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教育内容。它是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加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
国际理解教育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总体而言,二战以后,随着交通、通讯的迅猛发展,导致人们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日渐加深;同时世界规模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摩擦和矛盾也日益频繁和尖锐。而且全球性问题的不断涌现,使解决这些问题的国际间合作的必要性更加日益突出。由于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所以,教育将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教育就是重视培养具有丰富本国文化知识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即国际理解教育。具体来说,国际理解教育的出现主要源自以下的社会变化:
(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展了科技竞争。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为主导的高科技革命迅速发展起来。这就要求掌握新科学技术的人员具有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才能,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道德修养。如何与他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合作,谋求共同的发展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课题。
另外,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交流技术的快速发展,地区性和世界网络的形成,使国际间知识与技术的传播瞬间即成。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导致了知识可以在世界范围共享,传统的以各自国家的教育内容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冲击,同时在许多方面也为各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国际化时代的挑战
随着新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达、经济协作的加强、多极化新联合体的形成,以及地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难民问题等全球性问题的增多,更加深了国家间相互协作与相互依赖的关系。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存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国际化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在新时期有着特殊、深刻的意义。为此,如何在教育、科研、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开展国际交流——并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做出具有国际影响的贡献,成为各国际成员国在国际化时代下新的历史使命。这种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各民族国家公民不仅要具有国际责任感、国际知识、国际交往能力以及对多元文化、多元制度的深刻理解,而且还要保持本民族国家文化的个性。造就这种面向世界的本国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各国的目标之一。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及基本内容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
“国际理解教育”被作为国际教育的重大主题而确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并最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国际理解教育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的倡导;50年代的初步实施;60年代的进一步推进;70年代中期的转折;80、90年代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后期,由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理解教育从政治阴影中走出,迈上了新台阶。
国际理解教育主要是通过国际组织的倡导、各国政府积极响应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几次重要国际教育大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通过这些国际教育大会,我们可以大致地了解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
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就规定,教育应在不同文化和种族之间促进人们的相互理解,依靠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和平,这被界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伦理使命[2]。各国应采取行动,通过教育使其成员了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把本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背景下来理解,促进受教育者对于人类文化统一性的认识,意识到适用于各民族成员基本相同的生活条件和愿望,产生自己所肩负的国际主义义务的责任感。
在此章程的指引下,1948年6月28日国际公共教育大会第11届会议在日内瓦召开。该会议建议各国教育部和其他教育当局应鼓励培养青少年的国际理解精神,并对有关以促进世界和平为己任的国际组织的教学提供帮助。由于成年人担负着作为父母和公民的责任,因而应采取措施通过广泛的成人教育,提高他们对国际组织有关知识的了解[3](pp78-79)。在1950年的国际公共教育大会第13届会议上,与会委员还一致认为,教师和教育者之间的国际交流,是促进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民之间加深理解及提高教育标准的最有效果实践的一种方法;鉴于这些交流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会议倡导各国要继续促进教师的国际相互交流计划和到国外非终身任职的安排[3](p91)。
1974年第1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以及关于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教育的建议》[4]。从内容上看,它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贯倡导的和平与合作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精神的体现,同时又是在新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此文件的倡议推动下,许多国家的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实施了国际合作学校教育,以消除种族的、宗教的歧视,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为人类个体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又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指引,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界定,认为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平处事的人;培养具有人权意识的人;培养认识自己国家和具有国民自觉意识的人;理解并增进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文化;认识国际相互依存关系与全国共同存在的问题,形成全世界的连带意识;养成具有国际协调、国际合作的态度并能实践。”使各国对国际理解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冷战结束后,国际交往的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呈多极化发展趋势。但是暴力、种族歧视、仇外情绪、寻衅的民族主义、文化排斥、恐怖主义等现象并未终结,反而具有新的性质。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在日内瓦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中心内容是“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大会确立了新时期“国际理解教育”及相应的“和平文化”的内涵。大会通过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及相应的《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为世界各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目的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也为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规定了大致框架。国际理解教育实际上要求各国在各年级课程中引入包括国际层面的真正的公民意识教育。即教学中应含有:建设和平的各种条件;不同形式的冲突和冲突的原因、后果;人权的伦理、宗教和哲学基础,人权的渊源、发展的方式以及人权如何被转变为国家准则和国际准则;民主的基础及其各种体制模式;种族歧视问题以及反对性别歧视和所有其他形式的歧视和排斥的斗争历史。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文化、发展的问题和每—个民族的历史以及联合国和国际机构的作用。为了实现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国际理解教育,大会还强调要特别加强阅读、词汇和写作表达的外语教学。因为外语学习可以使公民获得准确的信息,清楚地了解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表达自己的需要,并参加社会环境中的各项活动。同样也为更深地理解其他文化提供工具,这也是社区和国家之间更深理解的基础。
三、美、英、日等国学校教育中开设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为了推动对全球的理解,很多国家都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提倡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1981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3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有的代表就指出:“我们生活在—个国际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不了解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向青年传授有关别国的情况,这样的教育就不能再称其为教育了。”“未来的教育要起到一种打开青年人对于一个更广阔世界的眼界的作用。”这说明,国际理解教育现在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当前世界各国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一般包括外语教育和国际问题课程两部分。
(一)加强外语教育
日本在1984年2月由中曾根首相智囊团会议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五原则》中就强调指出:“日本现在是一个占有全世界国民总生产十分之一的经济大国。在国际经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不能不分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为了能够在21世纪为目标的和平、稳定和繁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全体国民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足够的国际感觉。”
毋庸置疑,要培养所谓“国际视野”和“国际感觉”,—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解决和外国人沟通、交往的语言问题。如果不掌握外语,没有应用外语的能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理解和国际交往。因此,对学生进行外语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现在,日本不仅高等学校重视外语教育,而且中小学也把外语教育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并且为了改变外语教育中以语法讲解为主的状况,让学生掌握听、说能力等“活的英语”,日本还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计划,如“富布赖特交换计划”、英国人英语指导教员制度(BETS)、“招聘语学指导等的外国青年事业”(JET)等等[5]。从英、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招聘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到中小学校任教,辅导英语和讲授有关国际知识。另外,为提高外语教师的交流能力和指导能力,从而充实外语教育,文部省采取了举办“英语教育指导者讲座”和派教师到国外研修等措施,加强英语教师的进修工作。除了英语教育外,日本还非常重视其他的外国语教育,一些学校已经开设了第二外语和第三外语。据统计,这些语种主要是汉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韩国语、俄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
美国早在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中就规定设立“国防外国语奖学金”以支持外国语教育。自1959年以来,联邦教育总署把80多种外语作为重点资助对象,特别是一些以前大学不常教的语言,如汉语、俄语、阿拉伯语等语种的注册人数有了长足的发展,1960年仅有12099人,到1977年便增至63938人,新教语种多达187种[6]。目前,美国各高等院校正着手考虑外语教育的计划、标准和效果。第一步,重点要求所有的大学生对外语熟练程度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第二步,把外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少数外语学习成绩优异者身上。据美国高等教育顾问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最近五年内,美国约有100所四年制大学已提高其作为入学条件的外语成绩,约有200所大学已把外语课的学分视为获取学士学位的条件。现在,各大学开始摸索新的测验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外语能力,更加注重实际表现和效果的评价。他们密切配合中小学,使其外语教育具有连续性,使学生从12年的常规基础教育开始,连续训练达到学士以至硕士的水平。
英国在中学学习外语的学生人数近二三十年也有显著的增长。据70年代末的统计,在中学前三年,有80%以上的学生在学习外语,而在70年代初,学习外语的人数不超过30%。英国政府要求大部分学生在中学头2~3年期间,至少10%的课时学习外语,并鼓励学生把外语的学习一直坚持到中学教育的第五年末。
(二)开设国际问题课程
为了增进国际理解,现在各国都重视开设国际问题课程。在美国,1966年就通过了《国际教育法》,宣称:“在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中,有关其他国家的知识是最重要的,雄厚的美国教育资源是加强我们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必要基础;应当确保这一代和未来几代的美国人有充分的机会在其他国家、人民和文化的所有知识领域,在最大可能的程序上开发他们的智力。”[7]目前,美国50个州中有34个州制定了旨在指导和鼓励开展全球教育的章程,其余16个州正在对有关规则进行讨论。美国全球教育咨询小组甚至以国际贸易的眼光要求从幼儿园到中学都开设“全球教育课”,并把它列入学校的总课程之中。旨在使学生无论在何时接触到其他文化时,都以一种不含偏见的态度来观察、接受和评论。
美国各高校近年来也普遍加强了国际知识的教学,以培养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人才。为了推出国际知识的教学,诸如国际关系、比较政治、比较经济体制、国际法、国际组织等课程,早已列入高校的课程之中。1986年由美国高等教育顾问委员会报道的题为《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的报告说,大约有一半的四年制高校正在它们开设的课程中增加国际内容的分量。除此之外,东方文化、非洲文化、中东文化等非西方文化也受到重视。美国大学一方面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对非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他们还对传统的课程进行了修订,一些科目如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比较语言学、文学等,其内容以前都仅限于西方世界的有关事件和成就,现在已扩大了范围,在内容上包括了整个世界。
在日本,目前着手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占40%左右,在课堂上教授海外知识的居多。日本的许多高等学校也相继设立了国际问题的学科。如:津田塾大学、亚细亚大学、日本大学设有国际关系学科,横滨国立大学、山口大学、中央大学设有国际经济学科,西南学园大学设有国际文化学科,长崎大学、旭川大学、拓殖大学等校设有国际贸易学科。为了推动教育的国际理解,日本不仅在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且在中学的课程设置上也有新的举措。由于日本政府特别强调要“懂得外国,理解异国文化,是今后日本人必须具备的素养”[8]。为此,日本政府重新组编了高中地理、历史课程和公民课程,并且把世界历史作为必修课程,日本高中掀起了开设国际关系学科热潮。此外,日本还在东京都创办了一所国际学科的新型高中——“都立国际高中”,其宗旨是培养具有渊博知识、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具有国际意识以及优秀外语能力的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除一般高中所必需的普通课程外,主要侧重于外国语和“国际学科”的学习,而且后者要占总课时三分之一的比例。
日本政府除了在中小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以外,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东京都港区立东町小学校根据该社区外国居民多的特点,开展了“加强友谊,共同成长”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并且就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国际协调、国际和平、人权、自由平等等方面开展理论的和实践的研究。并且出版了中小学生在国际理解教育活动中的优秀作文集,还组织编写了《我们是国际人》、《世界儿童手拉手》、《国际理解教育实践事例集》等书。另外,日本文部省还鼓励高中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其主要形式是向国外派遣高中留学生,接受外国高中留学生;缔造姊妹校关系;到国外“修学旅行”等等。这些措施使日本迅速发展为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得最好的东方国家之一。
四、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
新世纪的国际化社会对中国教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适应未来世界各国之间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的趋势,我国也十分重视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就中小学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各地学校普遍推广外语教学
为了推动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国十分重视中小学的外语教学。目前我国各地中学都已普遍开设外语课程,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被列入中学教学大纲,并成为升学考试的科目之一。我国中学的外语课程种类多样,囊括了世界上主要的语种,如英语、俄罗斯语、日语、朝鲜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获取国际信息的能力,促进了他们理解他国文化、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除中学之外,许多小学也重视外语教学,树立了外语教学要从娃娃抓起的观念。一般有条件的学校都已经开设了有关的外语课程,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注意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还十分强调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利用外语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设国际问题专业课,加强国际意识教育
国际化不仅意味着了解和掌握国外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形成从全人类利益、全球观点出发考虑问题,理解国际社会,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的品性与风貌,注重国际精神的培养。进行国际理解和国际意识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加强了国际意识教育,教育学生了解地球、认识世界,从小树立“地球村”、“我是世界公民”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理解。为达到此目标,各地中小学纷纷挖掘现有课程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在教学中尽量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同时也开设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国际经济、国际政治、环境科学等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整个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好地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和动向。
(三)鼓励师生对外交流、学习
当然,国际化不是“西化”,并不是丢弃中国教育的特色。注重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教育,也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重要课题。为了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国,使国外学者和教育家知晓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丰富的优秀教育传统,使中国教育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已与1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10],积极开展国内外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例如,和国外中小学建立姊妹关系,开展对口的国际交流;定期派遣优秀教师到国外参观、访学;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儿童到中国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在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还建立了一批国际学校等。这些交流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国际意识,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了我国国际理解教育事业的发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