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经济学基础》教学为例
盛 晨,张丙铜,任劲劲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 文章以《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尝试采用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需求法则”作为试点章节,围绕“框架教学”、“内化吸收”、“讨论答疑”三个环节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并形成教案,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反思总结课程教学效果,归纳“对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经济学基础;需求法则;云课堂
1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及问题
1.1 《经济学基础》课程分析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设置在大一第二学期,着重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经济学领域基础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牢基础。其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内容相对抽象,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社会阅历不足的高职新生来说,在理解和应用经济原理,分析和阐述经济模型,绘制和解析经济图形等方面上往往面临困难。
1.2 《经济学基础》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已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正不断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上进行案例式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尝试。然而从现状来看,传统教学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教师依然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只是单纯地分析教学案例,完成学习任务,不能主动的深入思考课堂教学里每一个项目和案例设置的最终目的和意义[1]。学生对于经济学中各种理论的掌握程度仍然停留在最初级的“认知和理解”阶段,难以达到更高级别的“运用和创造”阶段[2]。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从彻底改变教学观念出发,将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培养自主型、合作型、创新型的新型人才。
与此同时,一种迥异于传统模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在《经济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实践一体化。但对于已经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来说,陡然改变课堂上师生的固有角色定位,要求他们适应课前学习知识、完成测验,课上小组汇报、讨论提问的新安排,容易使得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对课程学习产生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绪[3]。因此要想系统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培养他们结合经济理论对实际经济问题展开分析的能力,教学者不能操之过急,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试验。
因此,有必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模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既不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又不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力求充分调动教师、学生两大主体的积极性。
2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施
“对分课堂”正是一种兼收并蓄以上两种模式优点的本土新型教学模式。它最早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基于课堂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等方面提出的,包括: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4](如图1所示)。所谓“对分”即对分教学时间,一半时间留给教师讲授,一半时间分给学生讨论,与以往的“当堂讨论”不同,“对分课堂”则强调在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5],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吸收课程内容,做到有备而来地参与课堂讨论。
通过问卷星软件发布学情调研问卷,准确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对该节内容的认识程度,根据学情分析的结论设计并调整相关的教学方案。指导学生在手机客户端上同步下载并注册智慧职教云课堂、“海豚”记账、中国大学慕课等各类教学软件,为后期的学习和活动提前预热。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与肉牛规模化程度和肉牛粪污的特点有关。肉牛相对其他畜种规模化程度较低,据2016年农业统计数据,肉牛年出栏10头以上的养殖比例只有43.06%,远低于其他畜种,即使规模养殖场出栏也主要集中在100~500头,规模小、投资能力差造成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肉牛规模化程度低也是比较合理的,肉牛适合小规模养殖,一般来说肉牛大规模养殖效益会变差,畜牧业发达国家的肉牛养殖规模也比较小。肉牛粪污以固体为主,很少产生污水,堆沤发酵还田是比较适合肉牛的粪污处理模式。
图1 “对分课堂”基本架构
图片来源于 http://www.doc88.com/p-6771713990023.html
2.1 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
“对分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完成之后,我通过问卷星软件中的问卷调查模块对教学效果展开调查分析,参与调查的试点班级共有49名学生,他们对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部分评价如下(如图4所示)。
同时,我选取《经济学基础》中经典的需求法则作为试点章节,它是课程第一模块供求原理中的“求”,是经济学的开端,能否熟练掌握和运用该理论,对于后续的专业学习十分重要。
2.2 课前准备工作
比起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对分课堂”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活动。而相比起创新的“翻转式课堂”,“对分课堂”更适合知识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被动的高职院校学生。
2.3 “对分课堂”具体实施过程
2.3.2 内化吸收环节
图2 “需求法则” 教学过程(3课时)设计流程图
2.3.1 框架教学环节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利用课堂上的2课时帮助学生搭好需求法则知识整体框架,从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需求和需求量?到第四个问题:需求量与需求是如何变动的?我主要借助几个关于新零售业代表——“盒马鲜生”的新闻短视频为教学载体,阐述该节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并着重讲授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逐步带领大家将之前对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简单认知上升到经济学中需求法则的高度理解上来。在该环节中,注意并不穷尽教材中的全部内容,而是把细节留白给学生,为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索留下空间。从教学后期的反馈看来,学生对于这部分涉及的难点知识运用仍有困难,他们普遍希望在课堂上可以有更多的生活案例和动态图形来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问题。
2.3.3 讨论答疑环节。这一环节中,先是以小组讨论为主,随后通过教师抽查、随机提问、教师答疑和升华总结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凝练和提升。在需求法则的第二次课堂教学中,小组成员就自己在“海豚”记账APP画出来的价格—需求量曲线图互评并展开讨论,形成集体智慧,验证需求法则,强调法则概念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知识点。另外,小组之间还要就苹果的四种不同情境分别讨论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的问题,在进一步突破难点的同时,还不断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力,提升和利用自己的给个体性,最大程度提升学习的创造性。接下来的教师抽查和随机提问环节则是充分掌握学生对法则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个人成果和小组成果进行再构建,为个人成果和小组成果升级[2]。最后教师答疑和升华总结环节更是着眼于需求法则的价值、意义,将该原理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效果看来,上阶段的吸收内化环节,极大地保证了第二次课上讨论的质量和效率[4]。
《造纸信息》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我国和世界造纸工业以及相关行业的信息,是我国造纸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综合信息类刊物。
本次需求法则章节共安排了3课时,按照“对分课堂”的理论完成了本次的教学任务(如图2所示):
这是“对分课堂”的重点环节,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环节。内化吸收包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任务。在5天的时间里,我为学生布置了三项任务:一是自学打基础。让学生通过智慧职教云课堂、中国大学慕课等各种资源平台复习已学内容,巩固理论知识;二是记账画图表。让学生使用“海豚”记账软件记录各水果的购买单价与数量以此增强动手能力,养成记账好习惯;三是模拟做买卖。鼓励学生参加娃哈哈营销大赛,用理论指导实践,并用实践检验理论,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在掌握了基本原理之后,再来补充学习资源并动手完成操作会更轻松,也更具针对性。
马奴托海实际上指的就是伏尔加河与阿赫图巴河之间的河滩地。当然,阿赫图巴河左岸高坡上的大片区域也都在马奴托海的范围之内。可以想象,到了夏日,河滩里一定是草木茂盛,河水丰沛,柳树成荫,郁郁葱葱。而我们到来的这个时节,正好是俄罗斯的春末,树木刚刚吐露春呀,尚未长出绿叶。河滩里,榆树和柳树相互参杂,枯枝残叶,黑压压一片。而这一天,天公也不作美,天气阴冷,乌云密布,而且云层很低。远处的伏尔加格勒市,隐隐约约,隐藏在春日伏尔加河河面弥漫的烟雾之后。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一景象,正好映证了新疆一首土尔扈特民歌里所唱的情景:
图3 “需求法则”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2.4 教学考核机制
在“对分课堂”第一个环节“框架教学”中,虽然只强调知识框架的搭建,但由于本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接受程度较低,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在课堂上还应该安排更多的时间给教师讲解,让学生练习,并注重理论体系整体框架和内容逻辑结构的引导学习,为后期的运用知识和能力提升打好理论基础,否则后续的两个环节难以顺利开展。
3 “对分课堂”教学效果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我选取学院17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1)班作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试点班级,主要考虑到该班级人数较少,且文科生比例较大,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基础,对趣味性的经济学知识感兴趣,但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理的计算、推导及分析的能力不够。
图4 学生对《经济学基础》“对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比较认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认为“对分课堂”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培养思考和探究能力,促进师生交流和互动等。86%的学生都表示非常希望今后的《经济学基础》课堂上可以继续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4 “对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从试点情况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需求法则章节中的教学效果已达到预期设想,但综合学生在课上、课下的表现情况,和问卷调查中的反馈信息看来,该模式在以后《经济学原理》课堂教学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4.1 构建框架,注重难点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良了原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将传统的课上学知识、课下做作业、期末集中考的扁平化考评模式,变为考在平时、边学边考、考练结合的立体式考评模式。《经济学基础》课程考核机制也开始采用过程考核(占60%)和目标考核(40%)相结合的方式[1],过程考核主要针对学生上课出勤率、线上热点讨论、线下资源学习、课堂活动参与、个人及小组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评价,只有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做出及时的判定和评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经济素养。目标考核则是在课程结束时,通过考试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的整体评价,以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设计任务,适当引导
在第二个环节“内化吸收”中,要注意根据隔堂的具体时间,设计好适量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既要与课本知识直接相关,包含所学基本理论[6],帮助学生巩固课程内容,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发挥个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4.3 注重引导,及时评价
对于第三个环节“讨论答疑”的阶段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和解说员的角色,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各抒己见,并及时对学生观点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还要特别关注那些准备不充分,底子较薄弱的同学,避免他们产生厌恶心理。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敢于发言、乐于表达。
整体而言,“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在试点班级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获得了学生的认可,但目前仍有很多环节需要完善,教学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改。接下来我会继续探索完善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继续利用好智慧职教云课堂、中国大学慕课等网络教学平台,以多媒体设备及各类手机软件等智慧教学工具为依托,以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动态图形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辅助,逐步实现“对分课堂”教学改革从理论设想到实践应用的转变,以期形成一种较为成熟、具有推广价值且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再有,就是印花税,一般企业是根据购销合同,批发行业按购销金额的70%缴纳计算所得。对于我们石油行业,地方是按照政策-两大石油行业集团(中石化、中石油)之间购销业务免缴印花税,因此一直以来我们仅在租赁、建筑劳务合同上计提缴纳印花税,涉及大宗购销的均以石化行业之间往来确定关系,并得到地方认可,所以打好税收筹划的“擦边球”,就是节税,也是最精妙的看点。
建设城市林业后,植被的净化水质、保持水土功能会被充分发挥出来。下雨的时候,雨水在一定程度上会被植被的叶子、树干、枝条拦截,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护地表径流和土壤。土壤在吸收水分的同时进行深度过滤,净化雨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最后在净化工厂过滤后就成为可以利用的水。这是净化水最简单的方式,不仅能降低净水成本,还能让居民用上安全水[2]。
在英汉广告语里有不少实例涉及到各自的语言特点和语言习惯或文化习俗,它们的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不为译者读者所熟悉,因此,达到绝对对等式是不可能的,广告词的翻译只能求神似,也就是意译。
【参考文献】
[1] 张红智,刘珉,贾欣,等.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经济学基础”教学为例[J] .专家论坛,2018(17):5-8.
[2] 陈瑞丰,张学新,赵玲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创造性学习的促进作用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8(48):174-176.
[3] 田青,闫清伟,张学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理分析[J] .高教论坛,2017(9):71-73.
[4]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大学教育论坛,2014(5):5-10.
[5] 赵婉莉,张学新.对分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本土新型教学模式[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0):47-49.
[6] 张敏敏.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研究[J] .信息素养,2018(23):103-105.
[中图分类号] C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21-0121-03
基金项目: 铜陵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一般项目(tlpt2018TG006);安徽省质量工程智慧课堂试点项目(2017zhkt447)。
作者简介: 盛晨(1989-),女,安徽铜陵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