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利[1]2004年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冠心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临床表现自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心绞痛到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猝死。其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以冠脉内斑块破裂伴表面血栓形成为特征。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含有胶原,具有弹性和韧性,可防止斑块破裂,使斑块保持完整性。因此细胞外基质含量、厚度、强度对于防止斑块破裂至关重要。斑块破裂最重要的因素是其构成成分和其脆弱性(vulnerability)。研究显示,当脂质核增大、纤维帽变薄、胶原及平滑肌细胞减少、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增加时,其斑块最易破裂。MMPs可降解细胞外基质,通过降解纤维帽,使其变薄,致斑块易损伤破裂,从而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进程,因此MMPs在斑块不稳定中所起作用引起广泛重视。本研究目的: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升高是否反映动脉炎症的存在;②MMP-9升高的程度能否预测该病的严重程度,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7例,稳定性心绞痛(SA)20例,对照组20例,进行对比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同时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按其TIMI危险积分分为2部分:≥3分者(n=24)和≤2分者(n=22)。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晨抽取外周静脉血,AMI组于发病24h内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法)检测MMP-9,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浓度。比较各组间MMP-9、CRP含量有无差异,并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MMP-9、CRP浓度与TIMI危险积分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轻、中、重度血管病变者MMP-9、CRP浓度差别。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①UA和AMI组与SA和对照组相比较:血中MMP-9浓度分别为103.456±7.985ng/ml、182.667±22.816ng/ml、63.375±4.094ng/ml、49.050±郑州大学2004届硕士毕业论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一9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3.51如岁ml,e即浓度分别为6.700士2.45om叭、7.373士4.450m留L、4.100士2.125m目L、4.069士0.485 mg/L。uA和AMx组血清MMp一9浓度和CRP浓度,均较SA和正常对照组显着增高(P均<0.01);②在uA中,MMP一9浓度在TIMi危险积分)3分者,较毛2分者显着增高(227一s士10.37ng/ml vs.76.35士9.50n岁ml六0.01),MMP一9浓度与TIMI危险积分呈正相关(;=0.722,尸<0.001);③在ACs患者中,冠脉造影显示轻度血管病变者18例,中度血管病变者21例,重度血管病变者28例,中、重度血管病变者血中MMP一9浓度较轻度病变者显着增高(分别为16836士18.15n岁ml、177.91士Zo.81ng/ml、82.94士13.54呵ml,P<0.0()1),MMp一9浓度与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二0.651(P<0.ool)。CRP浓度分别为7.31土2.05m叭、7.74土2.16 mg/L、6.82士i.3im创L,p<0.05),CRp与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441(P<0.01):④MMP一9和CRP呈正相关,;二0.757(P<0.001)。 本研究表明: 1.在ACS发生、发展和病情恶化中,炎症起重要作用,MMP一9较CRP在ACS中变化更为显着,可作为新的炎症标志物。 2.血清MMP一9水平在ACs中明显增高,MMP一9高低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斑块不稳定性指标。 3.MMP一9较cRP与Acs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可作为病情预测参考指标。
周静[2]2014年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评价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诊断中的价值。2.评价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在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1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1.1临床资料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临床疑似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125例,均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扫描,并在2周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男性82例,女性43例,年龄在33-85岁。1.2仪器与方法1.2.1采用西门子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行冠状动脉造影(CAG)。1.2.2采用PHILIPS Brilliance64排容积CT,行冠状动脉成像(CTA)。采用心脏扫描模式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进行冠状动脉扫描。图像传送至Brilliance图像工作站,选择最佳质量的图像,使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reformatting, CPR)等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进行后处理重建。1.2.3数据评价依据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HA)指南推荐的15段法,将冠状动脉分成15个节段进行分析评价。按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正常(冠状动脉无病变)、轻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50%﹚、中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50%-75%﹚、重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75%﹚和完全闭塞(管腔100%狭窄)。根据图像所显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Hounsfield Units)来初步判定斑块性质。软斑块:CT值<60HU;纤维斑块:CT值在60~130HU;钙化斑块:CT值≥130HU;混合斑块:包括钙化成分和非钙化成分。软斑块和纤维斑块合称非钙化斑块。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64排螺旋CT与CAG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诊断的精密度和准确性的评价采用一致性Kappa检验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2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在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诊断中的价值2.1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共2700例临床疑似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扫描。2700例病例中,共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变异41例(1.52%),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在27-91岁。2.2仪器与方法检查方法同前。结果:1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1.1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MSCTCA)的图像质量125例共计1875个冠状动脉血管节段,可用于评价1725个,占92%。1.2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M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情况在1725段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中,MSCTCA与CAG对1604段血管病变判断结果吻合性较一致,总诊断符合率93%﹙1604/1725﹚。1.3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MSCTCA)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50%狭窄)病变的诊断CAG证实480个冠脉节段狭窄≥50%,MSCT发现426个节段与CAG一致,符合率88.75%(426/480)。MSCT诊断冠状动脉血管节段狭窄≥50%(包括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的Se、Sp、PPV、NPV及准确率分别为86.11%、93.97%、88.75%、95.54%、86.59%。1.4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显示斑块性质与狭窄程度的关系混合斑块组所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重,非钙化斑块组所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次之,钙化斑块组所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钙化斑块组与非钙化斑块组所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化斑块组与混合斑块组、非钙化斑块组与混合斑块组所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在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诊断中的价值2.1按照变异血管分类:2.1.1左右冠共干起源于左冠窦1例:占2.44%。2.1.2左冠起源变异13例:占31.71%。其中左回旋支变异较多见,有9例。2.1.3右冠起源变异27例:占65.85%。2.2按照变异类型分类:2.2.1冠状动脉高位开口变异5例:占12.20%。2.2.2部分冠状动脉缺如或发育不良3例:占7.32%。2.2.3冠状动脉单开口变异1例:占2.44%。2.2.4冠状动脉多开口变异9例:占21.95%。2.2.5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窦或冠脉23例:占56.10%。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最多,有18例。结论:1.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对临床上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狭窄≥50%)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MSCTCA可以初步判定斑块的性质,但是对于易损斑块的判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2.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是一种准确、无创地筛查和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重要手段,可以准确判断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和走行,并为选择性冠脉造影(CAG)、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冠脉搭桥术(CABG)术前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丽[3]2013年在《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物的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是否相关。方法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心绞痛(SAP)和冠脉造影正常的健康人的股动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标本中MMP-9和TIMI-1水平。结果 3组患者基本资料特征比较无差异性;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ACS组血浆MMP-9、TIMP-1和MMP-9/TIMP-1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AP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MP-9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显着升高,它的水平可能成为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指标,可帮助寻找具有不稳定斑块的易损人群。
贾启明[4]2009年在《MMP-9、MMP-12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亦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HD)发病率逐年增高,人们对其发生、发展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ACS的中心环节是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不稳定甚至破裂以及随之产生的血栓,而炎症与免疫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寻找能反映不稳定斑块特点的敏感特异性标志,尤其是血清学指标,是临床工作中人们所面临的热点问题。研究证实,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不仅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参与动脉壁及内膜损伤、影响脂质沉积等作用在AS的发生与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可通过胶原降解,削弱纤维帽的结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促进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因此推断MMPs的增加可能是导致ACS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及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MMP-9和MMP-12的水平,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O)结果,探讨MMP-9、MMP-12水平对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预测和CHD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评价其作为反映不稳定斑块特点及确定高危CHD患者敏感特异性标志的临床价值,尤其是近年来新发现的MMP-12,从而指导早期对于高危CHD患者进行干预。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均来自2008年4~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CHD患者70例,经临床、心电图、CAG检查,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HA)的诊断标准,分为3组:AMI组15例,UAP组44例,SAP组11例;另13例CAG正常者列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MMP-9、MMP-12水平。由富有介入经验的心内科医师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严重程度。结果1.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等临床资料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SAP组、UAP组和AMI组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别为46.33±47.99、55.95±40.89、56.00±23.46,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清MMP-9在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中浓度分别为10.28±1.39μg/L、8.93±1.78μg/L、6.23±1.70μg/L和4.37±1.38μg/L;血清MMP-12在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中浓度分别为3.43±0.88μg/L、2.96±1.46μg/L、1.95±0.41μg/L和1.63±0.60μg/L。UAP组和AMI组的血清MMP-9、MMP-12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组较UAP组轻度增高,但增高无统计学意义。4.AMI组血清MMP-9与血清MMP-12具有高度相关性(r=0.709,P<0.01);UAP组血清MMP-9与血清MMP-12具有高度相关性(r=0.582,P<0.01);ACS组(AMI+UAP组)血清MMP-9与血清MMP-12具有高度相关性(r=0.592,P<0.01);CHD组(SAP+UAP+AMI组)血清MMP-9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0.040,P>0.05),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r=0.122,P>0.05);CHD组(SAP+UAP+AMI组)血清MMP-12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0.196,P>0.05);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r=-0.110,P>0.05)。结论1.血清MMP-9和MMP-12的水平可作为预测斑块不稳定性的标志物,但不能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范围。2.血清MMP-12水平与MMP-9一样,可作为ACS危险因素的指标之一,并与CHD危险程度呈正相关。3.血清MMP-9和MMP-12水平与ACS斑块不稳定性有关,并在ACS急性发病以前已经出现变化,可望成为AC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
张冬会[5]2011年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及血管再狭窄》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血清炎症因子对再狭窄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炎症介导,支架材料"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文数据库及Medline数据库2001/2010相关文献。纳入研究对象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要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不限定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及地域,且同意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检测指标为炎症因子表达。排除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白血病、严重肝病、严重肾功能不全及肿瘤者。重点对23条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支架置入后随着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浓度增加sCD40L浓度也增加。支架置入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均明显升高,并上调了黏附因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8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有明显影响。结论:结果说明在支架置入过程中,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一系列挤压斑块因素,促进了炎症因子释放,增加了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冠脉血管损伤后血管重构及再灌注也是促其增高的原因,而升高幅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李巧汶[6]2011年在《易损斑块形成中白介素-18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作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一种急危重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杀手之一,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ACS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一般认为,引起ACS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为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 VP)的溃疡或者破裂而继发的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VP是指所有那些不稳定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它具有以下叁大病理特征:①薄的纤维帽。②较大的脂核。③较多的巨噬细胞浸润。研究发现,炎症在VP的形成、ACS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炎性细胞及其分泌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变薄、脂核增大,致VP的表型的形成,因VP易于破裂而引起ACS的发生。参与VP形成的促炎性细胞因子较多,传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包括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最近,越来越多学者关注新近发现的炎性细胞因子与VP的关系,其中以白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最具代表性。IL-18是在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多效能促炎性介质,它主要由巨噬细胞系统如单核-巨噬细胞、肝脏Kuffer细胞等产生。人IL-18基因上存在多个多态性位点,启动子区-607C/A、-137G/C是研究得最多的多态性位点,也是调控IL-18表达的重要位点。研究发现,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证实,IL-18不仅参与了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且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使其成为引起ACS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VP。IL-18能通过调节CXCL16和以MMP9依赖的方式诱导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加重血管的狭窄;IL-18还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Fas配体及粘附分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单核-巨噬细胞沉积及诱导细胞死亡,而两者均是引起VP形成的重要机制,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而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则是ACS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由此可见,IL-18可能在VP的形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相关的研究不多,且大多数研究只从神经-体液、细胞的水平上揭示了IL-18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VP的发生发展。最近,在基因的水平上已有新的进展,国外有研究表明,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多态性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基因的水平上揭示IL-18参与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然而,目前尚无在基因的水平上证实IL-18参与VP形成的相关研究。本研究观察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607C/A的基因多态性及其水平与VP的关系,从基因和蛋白质的水平上明确IL-18与VP的相关性,以探索IL-18在VP形成中的可能作用,也有助于研制针对不同炎症靶向途径的药物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降低其转化为VP的风险。综上所述,IL-18不但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中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而且在VP的形成中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目前,IL-18在VP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IL-18可诱导多种细胞发生凋亡,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是VP的重要特征之一,斑块内的凋亡细胞增多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坏死核心增大、纤维帽变薄、炎症反应增强,可见,IL-18诱导斑块内细胞凋亡可能是VP形成的重要环节,但相关的研究缺乏,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在VP形成中的角色及其机制。本研究采用不同IL-18刺激浓度及刺激时间,对离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刺激,观察被刺激后斑块内的细胞凋亡指数及斑块的形态变化,以证实IL-18通过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是其促进VP的形成的机制之一,不仅丰富了VP形成的机制学说,还为VP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第一章 白介素-18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研究目的1.通过检测不同类型CHD患者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的多态性及其血浆IL-18的水平,探讨IL-18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2.观察不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的CHD患者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的多态性及其血浆IL-18的水平,了解IL-18与冠状动脉VP的关系,探索IL-18促进冠状动脉VP形成、发展中的可能机制。3.对215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患者进行2年随访,观察SAP患者发生ACS前后血浆IL-18水平的变化,探讨IL-18在ACS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价值。对象与方法对象选自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收住广州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和(或)接受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检查的患者,排除合并心肌炎、心肌病、严重心功能不全、周围血管疾病、脑卒中、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炎症感染、恶性肿瘤、发热、心脏瓣膜病、严重的全身其他系统疾病、近期创伤或手术、近4周口服抗凝药以及目前正在使用炎性抑制物的患者,研究对象623例。方法根据患者CAG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173例)和CHD组(450例),结合其临床表现把CHD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236例)组、ACS组(214例)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10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组(113例)、SAP组(236例),把194例CHD患者根据CAG和IVUS的结果分为VP组(116例)和稳定性斑块(stable plaque, SP)组(78例)。对211例SAP患者随访2年后,根据是否发生ACS将其分为发生ACS组(38例)和无ACS组(17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PCR-SSP)技术检测目的基因(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并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测序来验证其准确,采用ELA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浆IL-18的水平。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HD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的差异,并分别比较CHD组与正常对照组、ACS组与SAP组、VP组与SP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发生ACS的SAP患者在发生ACS前后血浆IL-18水平的差异;四格表的χ2检验比较CH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男性百分比、吸烟率、有CHD家族史患者的百分比、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病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比率的差异,并比较CHD组与正常对照组、ACS组与SAP组、VP组与SP组患者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的各个基因型频率及单体基因型频率的差异;使用One-way ANOVA分析不同类型CHD患者、不同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基因型的患者血浆IL-18水平的差异,各组间多重比较方差齐的用LSD检验,方差不齐的用Tamban-e's T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果1.CHD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t=9.118,P=0.000),不同临床类型CHD患者血浆IL-18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F=102.500,P=0.000),其中AMI组患者高于UAP组(P=0.002),UAP组患者高于SAP组(P=0.000),SAP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01), ACS组患者高于SAP组(t=12.353, P=0.000), VP组患者高于SP组(t=3.818,P=0.000);2.不同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位点基因型的患者血浆IL-18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F=9.170,P=0.000),其中CC型的患者血浆IL-18水平显着高于CA型(P=0.020)和AA型的患者(P=0.000),CA型的患者高于AA型(P=0.037);不同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位点基因型的患者血浆IL-18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F=4.377, P=0.013), 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位点的基因型为GG型的患者血浆IL-18水平显着高于CC型的患者(P=0.006),GC型的患者与GG型及CC型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不同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位点的基因型及单体基因型在CHD组和正常对照组间、ACS组和SAP组间、VP组和SP组间的分布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C基因型在CHD组患者的分布频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χ2 =35.545, P=0.000),ACS组患者高于SAP组(χ2=16.244, P=0.000), VP组患者高于SP组(χ2=7.963,P=0.005),-607C单体基因型在CHD组患者的分布频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χ2=30.392, P=0.000),ACS组患者高于SAP组(X2=20.237, P=0.000), VP组患者高于SP组(χ2=13.677, P=0.005); AA基因型在CHD组的分布频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χ2=4.426, P=0.035), ACS组患者低于SAP组(χ2=6.878,P=0.009), VP组患者低于SP组(χ2=7.517,P=0.006),-607A单体基因型在CHD组的分布频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χ2=30.392, P=0.000), ACS组患者低于SAP组(χ2=20.237, P=0.000), VP组患者低于SP组(χ2=13.677,P=0.000); 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位点CA基因型在CHD组患者的分布频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χ2=16.670,P=0.000),但在ACS和SAP组间、VP组和SP组间的分布频率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不同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位点的基因型在CHD组和正常对照组间、ACS组和SAP组间、VP组和SP组间的分布频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位点的G单体基因型在CHD组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142,P=0.042),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 C单体基因型在CHD组患者的分布频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χ2==4.142,P=0.042),两者在ACS组和SAP组间、VP组和SP组间的分布频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4.随访前,发生ACS的SAP患者血浆IL-18水平显着高于无ACS组(t=6.205,P=0.000),发生ACS组患者发生ACS后血浆IL-18水平显着高于ACS发生前(t=11.083,P=0.000)。结论1.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浆IL-18的水平均升高,并且与病情平行,提示IL-18在CH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且可作为CHD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2.IL-18基因-607C/A和-137G/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均可影响血浆IL-18的水平,其中IL-18基因-607C/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和血浆IL-18的水平与冠状动脉VP及ACS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IL-18在V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二章IL-18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调亡促易损斑块的形成目的1.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获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后,采用不同比-18刺激浓度和刺激时间对离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刺激,观察被IL-18刺激后斑块的形态及斑块内细胞调亡情况的变化,探索IL-18在促进VP形成中的可能机制。2.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的调亡指数与斑块帽/核比值的关系,探讨斑块内细胞调亡在VP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材料与方法材料3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均为3月龄,予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高脂饮食(高脂饲料的配方为:普通兔饲料加1.5%胆固醇粉、0.05%胆盐、5%猪油)10周,10周后,处死并解剖动物,暴露动物的主动脉全长,清除附着于主动脉上的脂肪与组织,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把腹主动脉切割成若干个血管块,共获得60个血管块。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获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后。采用IL-18的3种刺激浓度和4种刺激时间对离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规激,到达刺激时间后使用甲醒固定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组织HE染色。采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采集分析图像,测量斑块纤维帽的厚度与脂核横截面的平均厚度,并计算帽/核比值,采用TUN化法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调亡情况。使用析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IL-18浓度及时间刺激组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核横截面厚度、帽/核比值、斑块内细胞调亡指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斑块的帽/核比值与斑块内细胞调亡指数的相关性。结果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调亡指数随IL-18刺激的时间和浓度的改变而变化(F=50.790,P=0.000)。随着IL-18刺激时间的延长、刺激浓度的升高,斑块内的细胞调亡指数有上升趋势,IL-18的刺激时间与刺激浓度间存在交互效应(护31.517,户=0.000);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厚度随IL-18刺激的时间和浓度的改变而变化(F=4.437,P=0.000)。随着IL-18刺激时间的延长、刺激浓度的升高,斑块的纤维帽厚度有下降趋势,IL-18的刺激时间与刺激浓度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1.633,P=0.159);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核横截面厚度随IL-18刺激的时间和浓度的改变而变化(F=2.209,P=0.046)。随着IL-18刺激时间的延长、刺激浓度的升高,斑块的脂核横截面厚度有上升趋势,IL-18的刺激时间与则激浓度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0.683,P=0.664);4.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帽/核比值随IL-18刺激的时间和浓度的改变而变化(F=12.467,P=0.000)。随着IL-18刺激时间的延长、刺激浓度的升高,斑块的帽/核比值有下降趋势,IL-18的刺激时间与刺激浓度间存在交互效应(F=4.134,P=0.002);5.经不同刺激浓度和刺激时间正-18刺激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调亡指数与斑块的帽/核比值呈显着线性负相关(r=-0.776,P=0.000)。结论1.IL-18可促进离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发生调亡;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调亡指数与帽/核比值呈显着线性负相关,提示斑块内的调亡细胞是VP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3.IL-18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调亡可能是其促VP形成的重要机制。
张美燕[7]2006年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介入治疗对其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PCI前后及正常对照者冠脉造影前后血浆MMP-9水平,探讨MMP-9在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29例AMI、34例UAP、27例SAP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者血浆MMP-9水平,同时用乳胶颗粒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①AMI组及UAP组PCI术前血浆MMP-9水平高于SAP组及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AMI组高于UAP组、SAP组及对照组,UAP组高于SAP组及对照组。术后血浆MMP-9水平降低,MMP-9的变化值(△MMP-9)AMI组及UAP组大于SAP组及对照组。②hs-CRP与MMP-9间呈正相关,两者与Gensini评分及病变支数间无相关性。结论:hs-CRP、MMP-9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与病变程度无关。hs-CRP、MMP-9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指标,PCI术后血浆MMP-9的降低可能与心肌缺血及炎症改善有关。
韩朝鑫[8]2014年在《趋化因子RANTES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急、风险性高,快速准确的诊断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风险、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冠心病的危险程度与局部易损斑块有关,局部斑块的破裂、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脉严重狭窄、闭塞或血管痉挛的发生,从而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对防治急性心血管事件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学者认为,95%易损斑块的纤维帽厚度小于65umm。在目前的影像成像技术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技术,最小分辨率达10um,不仅能够清晰显示粥样斑块脂质含量、纤维帽厚度及纤维帽的细胞成分(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而且还能识别不均一的、偏心的或混合的斑块,其结果和斑块组织学具有高度一致性。故我们可以通过OCT技术观察冠心病患者中的斑块纤维帽厚度,及早识别易损斑块。但目前条件下,OCT技术因其具有创伤性、技术性、费用昂贵等特点,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血清炎症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检查及冠脉造影检查等手段识别冠心病的风险程度,我们可以通过OCT技术观察粥样斑块的纤维帽厚度等组织学特点与一些炎症标志物表达的关系,发现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血清炎症标志物,间接地尽早识别易损斑块,评估风险及预后。趋化因子是介导炎症免疫反应的最基本的炎症介质,目前国内外研究显示,趋化因子RANTES与易损斑块的形成、破裂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RANTES作为预测斑块易损性的一种血清炎症标志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本研究利用OCT技术识别冠状动脉斑块的纤维帽厚度,再结合不同组监测的血清RANTES表达水平,寻找趋化因子RANTES与冠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4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 (AMI组)患者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5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50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其血清RANTES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上述研究对象中有20例患者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测定其斑块纤维帽厚度,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1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9例。结果:血清中趋化因子RANTES浓度与冠心病危险程度成正比,各组之间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RANTES判断ACS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0.951±0.022),大于应用hs-反应蛋白判断ACS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0.916±0.030),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斑块纤维帽厚度低于SA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中趋化因子RANTES的浓度与斑块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821,P<0.01)。结论:1、趋化因子RANTES与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密切相关,证实了其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2、趋化因子RANTES的血清水平与斑块纤维帽厚度呈明显负相关,说明了其与粥样斑块易损性之间的联系。3、趋化因子RANTES是一种独立的、能够有效预测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生物标记物,相比较hs-C反应蛋白具有更高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价值。
李如意[9]2008年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及氨氯地平干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ACS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冠状动脉壁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及继发的血栓形成,因此人们已将注意力由管腔的狭窄程度转向冠脉内斑块的稳定性,目前研究认为炎症反应在斑块破裂中起重要作用,但促发斑块破裂的使动因素和关键环节尚未明确,如何预测斑块的稳定性并做到防患于未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是锌依赖性蛋白酶家族,其中MMP-9,主要降解IV、V、VII、X型胶原、眀胶、纤维连接蛋白等,通过降解斑块纤维帽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是内源性MMP-9的特异性抑制因子,可阻断MMP-9与底物结合,限制胶原的降解,因此二者的动态平衡是决定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ACS患者有关TIMP-1的研究结论不一致,未能将MMP-9与TIMP-1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致病因子,可刺激特异性受体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上调,而LOX-1作为ox-LDL的细胞表面受体,介导了ox-LDL的许多生物作用,如LOX-1活化后可诱导细胞凋亡、上调MMPs表达,而MMPs表达增加及细胞凋亡均可引起斑块纤维帽变薄,导致斑块不稳定、易于破裂,并最终导致ACS发生。然而,LOX-1在ACS中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研究显示钙通道阻滞剂具有独立于降压外的血管保护作用,可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如PREVENT研究中氨氯地平虽不能减缓冠脉狭窄的进展,但可明显减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降低住院期间的不稳定心绞痛及血管再重建发生率。但氨氯地平能否稳定斑块及其可能的机制尚未阐明。本课题分四部分,首先观察ACS患者外周血MMP-9、TIMP-1、hs-CRP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进一步阐明MMP-9、TIMP-1、hs-CRP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之后观察ACS患者外周血sLOX-1与ox-LDL的水平变化,探讨sLOX-1与ox-LDL及其他血脂成分的相关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与MMP-9、TIMP-1、Hs-CRP的相关性,以阐明LOX-1与冠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第叁部分分离冠心病患者的外周单核细胞与ox-LDL共同孵育,并给予多聚肌苷酸(PIA, LOX-1受体阻断剂)及PDTC(NF-KB抑制剂)干预,以阐明LOX-1对MMP-9、TIMP-1的调节及其机制;最后在细胞培养基础上观察氨氯地平对单核细胞LOX-1及MMP-9、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氨氯地平能否稳定斑块及其可能的机制。第一部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ACS患者外周血MMP-9、TIMP-1、hs-CRP的水平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它们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60例,分为ACS组(n=20,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组(n=20),对照(controls, C)组(n=20)。ACS患者入院后即刻、SAP患者及对照组入院后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自然凝固后1h内离心取血清置于-700C冻存备用,应用ELISA法测定MMP-9、TIMP-1浓度,应用乳胶颗粒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结果:1 ACS组与SAP组的基本临床情况包括性别、血压、血糖、血脂及病变支数、狭窄积分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SAP组患者年龄较ACS组(P<0.05)及对照组(P<0.01)患者年龄高,而ACS患者较SAP组及对照组吸烟者多(P<0.05),近1个月内服药情况除他汀类药物两组冠心病患者之间无差异(均P>0.05),而对照组与两组冠心病患者有差异(均P<0.05)。2各组间hs-CRP、MMP-9、TIMP-1水平的比较:ACS患者血清hs-CRP、MMP-9、TIMP-1、MMP-9/TIMP-1水平均高于SAP组(均P<0.05)及对照组(均P<0.05);SAP患者外周血清MMP-9高于对照组(P<0.05)。3 ACS患者治疗前后MMP-9、TIMP-1、hs-CRP水平的比较:ACS患者治疗后hs-CRP、MMP-9、MMP-9/TIMP-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4各炎症因子之间及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MMP-9与TIMP-1呈正相关(r=0.491, p<0.01)、与hs-CRP呈正相关(r=0.507, p<0.01);hs-CRP与TIMP-1无显着相关;各炎症因子与代表病变程度的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积分之间无显着相关。第二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LOX-1的水平与MMP-9的相关性及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LOX-1、ox-LDL的水平变化,进一步探讨sLOX-1与ox-LDL及其他血脂成分的相关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与MMP-9、TIMP-1、Hs-CRP的相关性,以阐明LOX-1与冠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第一部分的,应用ELISA法测定MMP-9、TIMP-1浓度,应用乳胶颗粒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结果:1各组间ox-LDL(ug/dl)、LOX-1(ng/ml)水平的比较:ACS患者血清ox-LDL、LOX-1水平均高于SAP组(均P<0.05)及对照组(均P<0.05);SAP患者外周血清ox-LDL、LOX-1高于对照组(均P<0.05)。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ox-LDL、LOX-1及各血脂(mmol/l)水平的变化:治疗后血清TC、LDL、LOX-1、ox-LD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TG、HDL水平无显着变化(均P>0.05)。3血清LOX-1与炎症因子、病变程度、ox-LDL及其他血脂成分的相关性分析:以所有冠心病患者作为整体LOX-1与ox-LDL及其它血脂成分均无显着相关,但在ACS组LOX-1与ox-LDL(r=0.557, p<0.01)正相关,与其它血脂成分无显着相关;LOX-1与MMP-9(r=0.568, p<0.01)、MMP-9/TIMP-1(r=0.513, p<0.01)正相关,与TIMP-1、hs-CRP及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积分无显着相关。第叁部分:LOX-1对MMP-9、TIMP-1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目的:观察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不同干预后LOX-1及MMP-9、TIMP-1表达的变化,探讨LOX-1对MMP-9、TIMP-1表达的调控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分离收集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如下4组,空白对照组:单核细胞在不含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孵育24小时;ox-LDL组:在不含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加ox-LDL(40ug/ml)孵育24小时;多聚肌苷酸(PIA、LOX-1抑制剂)组:在不含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先加PIA250ug/ml孵育1小时、之后加ox-LDL(40ug/ml)继续孵育24小时;PDTC(NF-KB抑制剂)组:在不含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先加PDTC 10-5mol/l培育1小时之后加ox-LDL(40ug/ml)继续孵育24小时;之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离心后冻存于-700C备用,收集单核细胞用于提取总RNA并用RT-PCR方法测定LOX-1及MMP-9、TIMP-1mRNA的表达。结果:1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ox-LDL刺激24小时后,LOX-1、MMP-9表达增加,而用PIA预刺激后再加ox-LDL则单核细胞LOX-1、MMP-9表达与ox-LDL组相比显着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而用PDTC预刺后再加ox-LDL则单核细胞LOX-1、MMP-9的表达与ox-LDL组相比也显着减少,但LOX-1与对照组相比表达仍增多。2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ox-LDL刺激24小时后,TIMP-1表达无显着性变化,经PIA及PDTC预刺激后TIMP-1表达也无显着性变化。第四部分:氨氯地平对单核细胞LOX-1及MMP-9、T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单核细胞LOX-1及MMP-9、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氨氯地平能否稳定斑块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收集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如下3组,空白对照组:单核细胞在不含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孵育24小时;ox-LDL组:在不含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加ox-LDL(40ug/ml)孵育24小时;氨氯地平+ox-LDL组:在不含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先加氨氯地平(10-6mol/l)培育1小时,之加ox-LDL(40ug/ml)继续孵育24小时;之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离心后冻存于-700C备用,收集单核细胞用于提取总RNA并用RT-PCR方法测定LOX-1及MMP-9、TIMP-1mRNA的表达。结果:1氨氯地平预刺激后,单核细胞LOX-1mRNA的表达与ox-LDL组相比明显减少(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单核细胞MMP-9mRNA的表达与ox-LDL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均p<0.01),TIMP-1mRNA的表达与ox-LDL组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均p>0.05)。2在氨氯地平预刺激组,细胞上清液中sLOX-1蛋白水平与ox-LDL组相比明显减少(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MMP-9蛋白水平与ox-LDL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均p<0.01),TIMP-1蛋白水平在各组间无差异(均p>0.05)。综上得出如下结论:1 ACS患者外周血MMP-9升高、MMP-9/TIMP-1比值增加与ACS斑块不稳定性有关。2 ACS患者外周血sLOX-1升高与MMP-9、MMP-9/TIMP-1呈正相关,提示LOX-1通过MMP-9、MMP-9/TIMP-1参与了ACS不稳定斑块的形成。3 ACS患者外周血sLOX-1、Ox-LDL、hs-CRP、MMP-9、MMP-9/TIMP-1水平升高均可反应斑块的不稳定性。4 ACS患者LOX-1介导单核细胞MMP-9mRNA表达增加,提示LOX-1通过调控MMP-9的表达影响斑块的稳定性。5氨氯地平通过抑制单核细胞LOX-1---MMP-9表达通路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许涛[10]2016年在《颈动脉IMT、IL-18、MMP-9及Fi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的相关性,同时动态观察ACS合并DM患者标准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演化规律并评估上述指标对ACS合并DM患者发生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进而分析这四项指标与ACS合并DM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ACS患者210例,年龄60±15岁,病程均大于3年,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选择60例合并2型DM的ACS患者为ACS合并DM组。选择无DM病史且糖耐量正常的ACS患者60例为非DM ACS组。选择DM患者为DM组,体检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2.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行CAG检查的ACS合并DM患者114例,年龄60±15岁,病程均约大于3年。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DM患者39例(包括STEMI、NSTEMI)为AMI DM组;UA合并DM患者37例位UAP DM组;稳定型心绞痛(SA)合并DM患者38例为SAP DM组,此外选择我院38例DM患者为DM组,同期因胸痛疑似冠心病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狭窄的患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3.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行CAG检查的ACS合并DM患者70例,年龄60±15岁,病程均约大于3年。根据各自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n=13)和无MACE组(n=57)。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入选患者的颈动脉IMT,采用凝固法检测患者血浆Fib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8、MMP-9浓度,并分析ACS患者CAG特点及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ACS患者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中ACS合并DM组较非DM ACS组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ACS患者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Gensini积分五项指标之间呈正相关。ACS合并DM组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61.7%),而非DM ACS组以单支和双支病变为主(61.7%);Gensini积分ACS合并DM组高于非DM ACS组(P<0.01),其中ACS合并DM组血管病变以重度和极重度为主(73.3%),非DM ACS组血管病变以轻中度为主(56.7%)。2.叁支病变组颈动脉IMT、血清IL-18、MMP-9、血浆Fib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P<0.05);极重度病变组颈动脉IMT、血清IL-18、MMP-9、血浆Fib明显高于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P<0.05,P<0.01)。3.两组院内发生MACE的ACS合并DM患者血清IL-18、MMP-9、血浆Fib水平显着高于未发生MACE的ACS患者。ACS合并DM经标准化治疗后,随时间延长血清IL-18、MMP-9、血浆Fib呈下降趋势,具有时间-效应关系。结论1.颈动脉IMT、血浆Fib、血清IL-18、MMP-9的检测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判断ACS合并2型DM危险程度的良好指标。2.ACS合并DM患者,包括AMI DM、UAP DM患者颈动脉IMT、血清IL-18、MMP-9、血浆Fib的增加与ACS的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稳定性密切相关。3.颈动脉IMT、IL-18、MMP-9、Fib等指标对ACS合并DM的指导性的治疗和短期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D]. 李胜利. 郑州大学. 2004
[2].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价值的研究[D]. 周静. 郑州大学. 2014
[3].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 张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4]. MMP-9、MMP-12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D]. 贾启明. 郑州大学. 2009
[5].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及血管再狭窄[J]. 张冬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6]. 易损斑块形成中白介素-18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D]. 李巧汶. 南方医科大学. 2011
[7].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介入治疗对其影响[D]. 张美燕. 第二军医大学. 2006
[8]. 趋化因子RANTES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D]. 韩朝鑫. 天津医科大学. 2014
[9].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及氨氯地平干预的研究[D]. 李如意. 河北医科大学. 2008
[10]. 颈动脉IMT、IL-18、MMP-9及Fi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D]. 许涛. 安徽医科大学. 2016
标签:心血管系统疾病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急性冠脉综合征论文; 基质金属蛋白酶论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动脉硬化症论文; chd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