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兰(杭州)医院;浙江杭州 310000 )
【摘要】目的:通过对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日后临床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介入导管室护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一些列的解决措施,改善目前状态。结果:在介入导管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出现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护理记录不完善等因素,通过采取一些列的解决措施有所改善。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思想意识等是防止介入导管室出现不安全因素的根本。
【关键词】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100-01
作为医院的主要组成部分,介入导管室是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介入导管室受到人流量大、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因为某个细节的疏忽导致严重问题发生[1]。基于此,为了能够提供接入导管室的安全性,进一步保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应当积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对介入导管室的不安全因素加以重视,并采取改善措施。
1.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
1.1护理人员数量不足
介入导管室在医院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介入检查、诊疗等工作,在介入导管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不仅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且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在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下,护理人员的很容易疲乏,无法保持工作热情,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从而降低护理质量[2]。另外,由于身心俱疲,护理人员无法在工作中集中注意力,严重时,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不安全事件产生。
1.2不具备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就大多数护理人员来看,均不具备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具体的护理工作当中,经常会出现操作不规范,与患者沟通时态度较差等情况,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产生抵触,甚至引发医患纠纷。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医患纠纷事件的产生,都是由于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良导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缺乏以患者为核心的敬业精神
有部分护理人员认为,护理工作只需要机械的配合医生完成患者治疗、康复工作即可,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情绪化严重,并没有充分的注重患者的主体地位,服务意识与责任心较为匮乏,导致注意力分散、工作热情较少,甚至出现在工作中闲聊等情况,很容易因疏忽出现不安全事件,因此,也是不安全因素之一。
1.4护理记录不完善
一般来讲,护理记录通常是记载整个护理过程,但大多数护理人员,甚至有部分医生都是用口头记录的方式,对于文字记录都是选择术后很久补记,难免有疏忽产生遗漏。在交接班时,缺乏文字与口头交接,接班的护理人员无法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1.5缺乏整体护理理念
对于手术的患者来讲,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患者不仅需要承受身体上的巨大痛苦,也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而护理人员通常只是遵照医嘱进行简单的检查、处理,并没有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现状等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不完善的护理也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3]。
2.解决对策
2.1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为了能够满足目前医院内部介入导管室的工作需要,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采取对外招聘的方式,设定一定的考核制度,增加介入导管室的护理人员。另外,对现有的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在排班时,要具备合理性,尽量确保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对于在工作中因个人原因产生负性情绪的的护理人员,护士长应当与其进行充分交流,使其能够倾诉心中的想法,进而保持工作上的热情。
2.2提高护理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医院内部应当在保证介入导管室工作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分批次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使其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护士管理办法》等[4]。为了能够加强落实,可对培训内容设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增加学习的参与度。
2.3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患者的信任是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基本前提,而护理人员要想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首先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责任心。在实施护理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责任心,避免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不信任感。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可以建立与患者的良好关系,为日后的护理工作做好铺垫。
2.4做好护理记录
针对于手术、抢救过程中的介入工作,对于执行的口头嘱咐,应当在护理工作完成后的6小时内,对手术、抢救过程的详细内容加以补录,做好动态跟踪,以确保在护理过程具有可追溯性,日后一旦发生问题,可通过查找护理记录找出问题根源并对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
2.5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除了要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其思想意识,进而提高抗风险能力等[5]。培训可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也可通过对外交流学习的方式完成,不断的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加以提升,加强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了解目前护理工作的动态。加强沟通能力的培训,使其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从而降低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服务意识,使其能够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以患者为工作核心,将患者视为自己的亲人,尽心尽力的为患者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
3.结论
总而言之,介入导管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不具备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以患者为核心的敬业精神、护理记录不完善以及缺乏整体护理理念。对此,医院应当加以重视,采取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高护理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宏博.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6):5075,5078.
[2]余芳,胡校云.介入导管室不安全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7(1):167-168.
[3]刘冬梅.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探讨与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5):161-161,163.
[4]余芳.综合性介入导管室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并总结其体会[J].当代医学,2017(4):141-142.
[5]蒋娟.介入导管室护士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J].医药前沿,2017(6):378-379.
论文作者:孙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导管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患者论文; 工作论文; 不安全因素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医院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