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机械通气不同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论文_张亮,张施工

有创机械通气不同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论文_张亮,张施工

薛城区人民医院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不同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5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延迟机械通气,观察组则采取早期机械通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经计算组间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不同实施时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效果

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急性发作期严重的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患者需要借助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来维护生命安全[1]。所以加强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研究,为患者探寻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确保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关键[2]。为此,本次我院针对有创机械通气不同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将其根据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5例、10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为(63.0±5.3)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6例、9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为(63.0±5.3)岁,经计算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及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模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可选择辅助/控制模式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呼吸机潮气量设置为8-10mL/kg,呼吸频率设置为每分钟16-20次,35%- 50%FiO2,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氧合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当患者通气功能明显好转后,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法实施撤机;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早期机械通气,当患者出现有创通气相应指征6小时内便给予机械通气;给予对照组患者延迟机械通气,当患者出现有创通气相应指征延迟至6小时后给予机械通气。

1.3观察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生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进行调查评分对比,每项满分为5分,将最终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的综合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得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并对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组间计量资料应用(x±s)描述,实施t检验,两组数据差异P<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25例患者生存质量综合评分结果分别为(15.6±4.3)分、(15.4±4.1)分。经计算组间数据差异无可比性(t=0.1683,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生存质量综合评分结果的(17.2±5.4)分相比,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显著,其生存活质量综合评分结果达到了(23.4±6.3)分,经计算两组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t=3.7360,P<0.05)。

2.2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对比

记录显示,与对照组25例患者有创通气时间(89.2±7.5)小时、机械通气总时间(187.8±12.5)小时及ICU住院时间的(10.2±3.4)天相比,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较短,其数据结果分别为(56.4±5.3)小时、(153.2±10.3)小时、(7.3±2.2)天,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7.8577、10.6810、3.8505,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极易发生重度呼吸衰竭现象,因此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是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的辅助治疗方法,是维护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3]。但采取不同实施时机的有创机械通气,对患者的治疗疗效的影响截然不同。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早期机械通气,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早期借助有创机械通气可有效减少患者呼吸的氧耗,尤其是针对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可迅速清除气道痰液,使气道恢复畅通,快速改善患者重度缺氧现象,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呼吸与循环系统保持正常状态,最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5]。在本次研究结果中也显示,与采用延迟机械通气治疗的对照组相比,采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也均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对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较大,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降低患者经济负担起着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哈斯木江·买买提依明,巴特尔,郑清华.有创机械通气不同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7):56-57.

[2]邓国兆.ICU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时机有创机械通气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103-104.

[3]付云杰.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4):4804-4805.

[4]董双雄,沈辉.有创机械通气实施时机对COPD急性加重病人疗效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8):23-24.

[5]邵伯云,周维华,朱伯金.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7,16(1):40-43.

论文作者:张亮,张施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有创机械通气不同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论文_张亮,张施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