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办教育发展模式与未来政策取向--2005年北京#183;国际民办教育论坛综述_民办教育论文

北京民办教育发展模式与未来政策取向--2005年北京#183;国际民办教育论坛综述_民办教育论文

北京民办教育发展模式和未来政策取向——2005北京#183;民办教育国际论坛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民办教育论文,取向论文,国际论坛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精彩论点摘要

1、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走向融合

“公立高等教育和私立高等教育有一种融合的趋势。在许多亚洲国家,在公共管理、政府管理方面,目前也在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这样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之间的隔阂变得越来越少。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它们变得越来越相似,因为部分资金来源都来自州政府,都越来越多受到政府法规的管制,要在同样的法规环境下来生存。”——美国加州大学John N.Hawkins教授

“从整个世界来看,要想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私立部门,包括私立营利性部门的介入促进教育转变是主要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Lucille Gregorio女士

“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呈现趋同发展的趋势,两者相互借鉴、相互容纳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耿学超

“我1973年到加州大学,当时国家给的预算占80%,剩下的20%资源来自其他私营的企业和一些捐赠者。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学校20%的资金来自州政府,80%来自其他领域,所以我们还能把加州大学称作公立学校吗?这种状况并不只是发生在加州大学,在其他公立大学也有类似的趋势。”——美国加州大学John N.Hawkins教授

“加州在进行高等教育系统规划时,各方都要参与,包括私立大学。尽管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彼此之间有竞争,但在学术上有很多的合作,学生可以到不同的学校去选修不同的课程,所以加州可以有一个很大范围的、多元化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合作,而不是引起恶性竞争。”——美国加州大学John N.Hawkins教授

“新加坡教育产业的趋势,是要把新加坡创建成为亚太区域的教育中心。新加坡目前国内教育上的资源,对本国人民基本上是充足的,但新加坡现在大力开拓新的教育资源,整个的角度、眼光就是瞄住中国、印度和印尼,而这个动作当然主要是以政府引导,但以私营的方式大规模操作。这种主要通过私营教育来实现教育产业化和教育输出的方式,在其他许多国家也都是如此,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等欧洲国家等等。”——新加坡张角声博士

2、民办教育的作用:提供教育的多元选择

“在未来的五年、十年、十五年,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必须有一个极大的发展,才能满足全国人民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和受教育的渴望,才能满足中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民办教育在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的时候,不管你愿意与不愿意,它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先行者,它的建设发展与改革会给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活力、带来智慧、带来经验。民办教育整体所起的作用是给人们提供一种多元的选择。”——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在十五期间,中国教育发展有两件标志性的成果:第一,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的文盲;第二,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给我们国家的公民提供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些成就的取得有民办教育、民办学校、民办教育机构的一份贡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这些成就为首都教育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

“民办教育的出现,使我们职业教育的市场得到真正的发育,创造了一个竞争环境。”——国家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教授

“民办教育可以加强教育的有效性,从而能够使客户更加的满意,我们能够更好地去解决问题,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竞争会促进教育本身的整体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Lucille Gregorio女士

“如果没有私立大学,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不完整的,就不能满足当前的各种需求。”——日本大学评估与学位授予院米泽彰纯教授

3、民办教育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内涵发展

“我认为从现在开始,中国的民办教育不要再走规模扩张的这样一条路,应该走发展内涵、提高水平之路。在这个基础上,或者说前提下,鼓励多办民办大学,鼓励把它们办好。”“办学的模式一定要多样化,不能随便的克隆别人的模式,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综合各种因素,北京民办学校发展最终要靠质量和特色赢得成功,而不是靠规模取胜。我们提出了民办教育走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的内涵发展模式,就是民办学校要注重提高办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特色化办学,走国际化发展的路子。我们也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推动这种方式的转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线联平

“北京市政府在进行民办教育体制创新的探索,比如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鼓励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资本进行多元合作投资办学,我们正在试验公办高校与企业合作举办独立的高等院校,希望借此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我们还打算对部分公办高校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并逐步转为民办机制办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线联平

4、民办教育政策选择:激发学校的自主与创新活力

“政府就应该制定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推动作用的政策和法规,中国政府一定会通过政策和各个方面的力量支持与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同时根据自己的出发点制定法规与政策,还必须是针对当前国家的和地区的形势,国家和地区的民办教育的状况以及人民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为了让民办教育发展内涵提高水平,也就是办好,应给予政策的支持,首先是松绑,只有把民办教育家手脚放开,才能够发展多种模式的办学方法,我们民办教育才不会千校一面,才能有内在的活力。因此政策本身要鼓励改革创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在2004年国家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也给了民办教育支持,这是政策上的重要突破,因为民办教育也是公益教育,教师学生都应该享有同样待遇,尤其是学生。”——国家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教授

“政府在制定关于私立教育的政策时要注意,政府的控制和学校的自主性必须要有一个平衡,这样才能促进私立教育的创新。”——澳大利亚私立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主席Tim Smith

5、民办教育的质量保障:发挥社会评估与认证的作用

“对民办教育各个方面评估标准的制定,以及进行适时评估,具体都可以让民间做,政府审核之后监督。”——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于质量评估这方面有越来越多的需求,这也是私立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美国加州大学John N.Hawkins教授

“私立学校对学生不能从入学上控制质量,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能够确保学生毕业的质量?这便需要开展评估,包括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和外部机构开展的评估。”——日本大学评估与学位授予院米泽彰纯教授

6、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引导:明确阶段性重点,给予经费资助

“根据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中国教育发展目标是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在这个目标之下,除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根据学龄人口的状况,在规模上要有所发展之外,在教育制度、教育体制、保障机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方法、考试制度等等相关政策规定都要做相应的改革调整。在保障机制方面,中国政府提出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强化政府的保障机制,要由政府负全责;非义务教育阶段,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或者说在体制上以公办教育为主的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在投资上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成本分担机制,应该是这么一种机制格局。“十一五”期间,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民办教育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

“政府出资性质直接决定着学校专业发展的方向。”——美国加州大学John N.Hawkins教授

“对于私立学校学生的支持,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去学习,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美国加州大学John N.Hawkins教授

“政府一定要给私立学校经费资助,香港的发展就表明这一点,给资助,就会改善私立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可以增加对私立学校的管理。”——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总干事詹华军博士

“自20世纪60年代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多样化、实现教育平等、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考虑,开始对私立学校进行经费资助。”——澳大利亚私立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主席Tim Smith

“实际上民办教育是否办好是对政府管理水平的考验。大量民办学校已经面临着资金链断流的情况,所以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帮助那些办学质量相对稳定、信誉度比较高的民办学校,积极解决资金问题。对于真正想通过教育做一番事业的人,我想政府完全应该通过进行评估给予资金支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

7、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性与专业性结合,注意吸纳企业资源

“质量、可接受、方便性、可以支付得起,是私立教育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几点。在特色教育方面,把我们学术的经验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同时教学跟工作环境密切相关,课程和对教学人员的培训标准化,同时灵活多样的提供教育的方法,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使更多人能够承受教育成本。”——西雅图城市大学副校长Winston C.Addis博士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问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考虑到社会、市场对于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我们在发展上主要强调课程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所谓职业性主要是指市场需求的技能性,而专业性课程是为那些想要进一步取得发展的人做好准备。”——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院长李德威博士

“市场发展的需求表明,只提供具备高技能的职业学生已经不够了,我们需要为市场提供更好的、具有学术性背景的学生。”——澳大利亚Billy Blue集团管理主任Bruce Mckenzie

“职业教育与民营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经验,如由行业、企业代表参加的校董会,由技术人员参加的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另外在实习场地等有关办学资源上实现双方共建。”——国家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教授

“学校以外的教育资源最大提供者是企业,职业教育特色中最根本一条是企业需求驱动,企业价值导入和企业介入。”——国家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教授

8、民办教育面临的挑战:公平竞争的环境与稳定的经费来源

“在以下几个方面,民办教育相对于公办教育处于先天性劣势。首先是学科的设置,以应用学科为主,相当多学校没有在基础性学科下很大力气,使学校本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大打折扣,它只能成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而不能进入创造者的行列,培养出的学生进入岗位后,在事业当中的发展也是受到局限的,因为他们的母校水平与内涵没有给他们未来可持续发展准备更多的营养;第二,民办教育当年资源的优势已经失去了;第三,民办高校的收费普遍较高,而学生就业竞争力比较弱,导致在社会上的性价比没有竞争优势,也由此带来学生生源水平较低的问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尽管在办学机制上相对灵活,但是从总体上看,民办学校在体制和机制创新上的研究还是不足,办学模式、教学水平、管理模式、领导体制、课程教材的开放、合作形式等方面创新还不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线联平

“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像民办高等学校招生的计划管理问题,不应由政府来确定指标。”——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博士

“民办学校内部治理机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法的规定原则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甚至有些学校在形式上建立了这种机制,但也是走形式而已,没有实质的内容,这些方面是需要加强的方面。”——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博士

“在澳大利亚和中国,我们所面临的共同挑战,首先就是在公共的机构和私立学校之间有不公平的竞争,因为对于很多公立学校而言,它们用的是政府出资的基础设施,而且利用公立学校的声誉和资源,来做一个营利性的办学机构,我觉得这样的竞争是不公平的。”——澳大利亚私立教育和培训委员会主席Tim Smith

“民办教育面临的很大问题就是资金的压力,我了解很多民办学校是由于资金的压力倒闭,而不是由于质量的问题倒闭。”——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

“有些民办学校资金链断流是因为对民办教育收费标准的控制,这样民办学校预算很难平衡,因为办学和制造商品的成本价格评估还不完全一样。市场是最好的检验,办学者会寻求一个市场接受的公道的价格。”——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

一、国际私立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本次国际论坛上中外专家发言和交流中发现,从国外私立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看,国际私立教育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趋势:

1、公私立教育走向融合。私立教育与公立教育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二者作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更多地走向融合。这种融合主要从经费来源、管理角度和政府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方面体现出更多的一致性。如在美国,公立大学所获得的政府直接拨款越来越少,公立学校也不得不提高其融资水平;政府通过科研合同、学生贷款等方式向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提供资助。这样,私立大学便与公立大学站在更为平等的基础

上对政府资源进行竞争;同时,也对社会资源进行公平竞争。中小学阶段的私立教育,由于越来越多的政府对其进行资助,并对接受资助的学校加强了管理,也致使私立中小学与公立中小学之间的界限和区别日益模糊,如澳大利亚的非政府学校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直资学校”。这便导致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性质或者内涵已经同建立之初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今天,我们已经不能够简单地根据经费来源的状况和政府管理情况来定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了。

2、私立教育扮演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角色。在教育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过程中,私立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私立教育作为教育产业化的重要领域,纷纷通过私立教育来进行教育输出。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鼓励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国际教育,国外留学生主要由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来吸纳。除了学生的流动性以外,通过机构的移动性进行教育输出也是重要趋势。如澳大利亚的许多私立教育机构纷纷在海外寻求各种合作办学的形式,包括课程合作、设立海外校园等形式。许多公立大学也纷纷通过私营方式,来寻求教育产业的发展。如美国一些公立大学通过私有化的扩展学院来参与教育产业和教育输出。

3、教育民营带来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活力。“从整个世界来看,要想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私立部门,包括私立营利性部门的介入促进教育转变是主要趋势。”正是看到了私立教育部门在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的有效性,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也多是通过引进市场机制,开始教育的私营化。这样,教育民营化便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表现。

4、社会评估论证成为私立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为了确保私立教育能够享有原本意义上的自治性、自主性,同时为了确保私立教育的办学质量,加强政府的管理以便更好地引导私立教育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对私立教育开展评估或认证工作。在这方面开展最早也最成熟的国家便是美国,尤其将认证与资助结合起来,不仅确保了通过认证的机构的教育质量,同时也有利于间接的管理与控制,引导其发展。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近年来也加强了对私立教育质量的评估与认证,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是为了确保三国国际教育服务提供者的整体声誉,以更好地开展教育输出。日本也开始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生源质量低下的状况,开展对高等教育包括私立高等教育的评估工作,以确保毕(结)业学生的质量。

二、北京民办教育发展模式选择

北京民办教育应该走高标准、高质量、有特色和国际化的内涵发展模式,即民办学校要注重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特色办学,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而不能是单纯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要实现这种内涵发展模式,真正办出民办教育的特色,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北京的民办教育要从依附性发展模式真正走向自主性独立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增强北京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

(一)推动发展模式转变:从依附性发展模式向自主性独立发展模式转变

民办教育的依附性主要是指民办教育系统及其机构与民办教育外部诸系统及其机构,主要是各利益主体和强权力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即民办学校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民办教育的依附性与独立性的矛盾焦点并不在于民办学校要不要国家和政府干预的问题,而在于究竟国家和政府应干预到何种程度,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干预的问题。① 分析民办教育依附性发展模式和独立性发展模式,更多的是试图寻求民办教育的自主地位和独立空间,以维系民办教育依附性与独立性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1、依附性发展模式。

(1)民办教育的依附性发展模式。

北京民办教育依附性发展模式主要是指民办教育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外界的各种资源的局限,自主根据学校资源状况和社会市场需求决定办学模式的创新性和改革魄力不足,因此容易受到外界利益主体的限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北京民办教育的依附性发展模式集中表现在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强,民办教育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或者受制于政府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政策资源等。

(2)北京民办教育依附性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

从办学理念来看,一些民办学校仍然很大程度上沿用公办学校的思维,很多学校不过是努力对公办学校进行传承和复制。这样的学校由于资源的局限,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既无法同强势的公办学校进行竞争,又难以同其他富有创新精神的民办学校竞争。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这些民办学校的校长、管理者和教师大多是公办学校的退休教师。

从办学资金来源看,除了近几年出现的一些由较大的集团、企业投资兴办的民办学校以外,北京大多数民办学校的办学资金来源仍然主要依靠学杂费的收取,导致办学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民办学校也总寄希望于获得政府的资助,在资金来源方面具有某种对政府的心理上的依赖性。虽然在经费来源方面还没有事实上的依赖性,但这种心理上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民办学校拓展其他资金来源渠道的积极性。

从办学形式来看,许多民办中小学仍然同公办学校一起在应试教育中打拼,竞争中便也往往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许多不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仍然以自学考试助学的办学形式为主,而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学校自有“品牌”专业。

从办学管理来看,不少民办学校依旧是原有体制的运作模式,和政府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民办学校甚至比公办学校对政府的依赖性还大。由于政府和民办学校管理尚未理顺,使得原来的行政联系变成一种办学者和政府官员之间的利益联系,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很大,存在着人大于法的现象。

从教师队伍来看,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仍然是以公办学校来的教师为主,包括退休教师和部分年轻教师,其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沿袭公办学校思维,难以创新。

从政策方面来看,由于政府掌握的办学资源包括人力(主要指教师人事编制)、物力、信息和审批权(包括学历文凭授予权、专业设置权等)等非常集中,而民办学校为了获得资源自然需要依附于政府。在民办教育政策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旦政策变化,民办教育受到的冲击也会很大,政府的政策甚至可以决定民办学校的“生死”,如200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通知》,便直接导致了一批以学历文凭考试为单一或主要办学形式的民办高校的消亡。因此,民办学校对政府的政策依附性非常强。

上述几个方面表明,北京民办教育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对政府的依附性问题,如果这种依附性地位不改善,民办学校作为一种独特体制的教育服务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就很难得到充分发挥。② 也正是这种依附性的状态, 导致北京民办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诸如不稳定性、不成熟性、短期行为等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北京的民办教育必须走自主性独立发展模式,努力摆脱尤其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性。

2、自主性独立发展模式。

(1)民办教育的自主性独立发展模式。

民办教育的自主性具有两个维度:实质性自主(substantive autonomy)和程序性自主(procedural autonomy)。前者是指民办教育或民办教育机构自主决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各种计划,即民办教育的发展内容;而后者是指民办教育或民办教育机构自主决定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和计划的手段或方式,即民办教育如何发展。从整体来说,民办教育发展目标和各种计划更多地是由市场、社会需求,甚至政府需要来决定的。当然,具体到某一民办教育机构,针对市场和社会上的诸多需求,可以自主根据自身资源状况选择发展目标、发展内容,但总的来说,民办教育享有的独立性自主更多的是一种程序性自主。因此,民办教育的自主性独立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一种依附于市场、社会需求框架下的发展方式问题。

(2)北京民办教育自主性独立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民办教育的自主性独立发展,不过是回归到民办教育原有的市场属性的表现而已,是为了使政府、市场与民办学校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并和谐地相互促进。

必须构建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避免民办教育由于过度地依赖于政府而导致自身办学实力的脆弱与抵抗风险能力的薄弱,促进民办教育的强大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在首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为首都经济社会服务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优势。

(二)实现民办教育自主性独立发展模式的保障

鉴于民办教育的发展实际上是民办学校与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一种博弈式发展,因此,要实现民办教育独立性自主发展模式就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解决。一是如何处理民办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即民办学校对政府的依赖程度,政府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与控制的程度和范围;二是民办学校如何充分发挥应有的市场属性,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追求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发展。后者主要涉及到民办学校在面临市场需求的时候,如何进行选择定位,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发展目标和计划,如采取何种办学模式等。这样,保障北京民办教育的自主性独立发展,主要由民办教育外部的法律政策环境和民办教育能否根据市场需求发挥应有功能来决定。

1、法律和政策保障下的民办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寻求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是民办教育的自主性独立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从大的法律环境来看,《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办学自主权的具体落实却还有待于政策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和一些政策的突破与创新。目前,北京民办教育之所以过度依赖于政府,尤其是政府的政策,从某种角度上,也是由于在制约民办教育发展方面还有许多政策不够完善或不够明确。因此,为了保障北京民办教育能够走自主性独立发展之路,很重要的是要落实民办教育的发展政策并积极推进区域性的政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民办教育真正独立自主地发展。

2、民办学校具备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教育服务的持续能力。

民办教育的自主独立必须与为社会服务统一起来。民办教育凭借能够满足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教育消费需求,体现其在社会发展中重要责任与重要作用,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教育服务而赢得合法性地位和生存基础。如今,民办教育自主性独立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本原因还在于民办教育没有自动地、充分地、及时地、有效地尽其责,还没有被社会广泛地认同。

北京的民办教育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表现仍不突出,这是难以获得北京政府切实支持的原因之一。因此,北京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应该更好地定位于为北京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北京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要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为推进首都的教育体制改革服务,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服务,为培养首都紧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

外部的法律政策环境与民办学校向社会提供所需教育服务,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有了完善的法律政策环境,民办学校能够更好地提供教育服务;民办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才能更好地得到社会、政府的认可与支持,法律政策环境会更加完善。因此,这就需要两方面的不断努力,一方面,政府对相关的法律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民办学校要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得到政府的信任和认可。

(三)北京民办教育实现自主性独立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

实现北京民办教育自主性独立发展,目标是要使民办教育能够充分、及时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教育服务。只有这样,政府也才能够真正放松“管制”,提供更为合理的政策环境,让民办学校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充分依据教育市场结构和教育消费需求来独立发展。要达成这一目标,实现自主性独立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便主要在于北京民办教育办学模式的调整。民办教育的办学模式,涉及到学校所有权的界定、办学主体、资金来源和内部管理体制等相关内容。③ 由于目前民办教育的办学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经费来源、学校管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衍生问题。因此,办学模式的调整和确立,从根本上关系着北京民办教育发展的模式。民办学校自身必须如何在确保其公益性和构建现代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两个问题上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也是关系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三、北京民办教育办学模式的选择

办学模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整合的结果。作为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式和运行机制,办学模式是有关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与学校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和关系。④ 民办教育办学模式由于资源结合的方式和途径、程度与范围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具体到某一民办学校,可以针对自身资源状况采取多种办学模式,任何一种办学模式都只有在适合民办学校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可用于教育的资源异常丰富,北京民办教育应该注重挖掘各种资源,充分发挥首都民办教育“资源汇聚”能力,进行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探索各种办学模式。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在以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定位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企业资源、国际资源,进行资源的统筹规划。根据北京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对国际私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分析,北京民办高等教育可以在以下办学模式方面进行探索和试验。

1、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合作办学模式。 公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经成为国际私立高等教育比较普遍的形式,在我国,也出现了以独立学院为代表的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合作办学这一模式⑤。在公办大学处于强势的情况下,与公办大学在各方面开展合作,应该成为民办大学发展的途径之一。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的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课程资源共享。主要是学生可以在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间自主选修各种课程,其所获得的学分得到互相的认可。

学分承认。私立大学的课程经过认证,获得公立大学的认可,其学生学分在进入公立大学后可以直接进行转移。

学位授予。在一些只能颁发文凭、证书,而不能够独立颁发学位的私立大学,为了吸引学生,便与一些公立大学进行合作,获得公立大学某些专业的学位授予权。即学生在私立大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后,达到公立大学的标准,公立大学便会颁发相应的学位。

这种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合作办学的模式,在私立教育的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私立学校,另外一种是公立大学中的私立教育机构。后者类似于我国的独立学院,依托公立大学的声誉,同公立大学进行合作,进行资源共享,与其他私立大学争夺生源。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公立大学中的扩展学院,如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扩展学院(UC Riverside Extension),便属于这种办学模式。

北京的民办高等教育,应该加强与公办大学的合作,包括在选修课程、学分转移、学位授予等方面。当然这种合作办学模式,更多地要取决于政策方面的调整和公办大学在相关方面的改革。但不可否认,从整个国际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二者更多地是发展一种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发展的关系。因此,北京的民办高等教育也应该在与公办教育的合作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

2、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这种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企业直接投资举办学校;另一种是民办学校同企业进行各种方式的合作,如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

北京的民办高等教育,主要定位在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对职业教育而言,学校以外的教育资源最大提供者是企业,职业教育特色中最根本一条是企业需求驱动,企业价值导入和企业介入。”目前,北京许多民办高校已经同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但其合作还不够深入、方式还比较单一,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北京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继续深入探索同企业合作办学的各种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行业的教育资源来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

3、公办学校转制成为民办学校的改制运作模式。在世界上, 越来越多的公立大学,从其经费来源、学校管理等角度,已经同私立大学的区分越来越小,政府对公立大学的拨款、资助也在持续下降,公立高等教育的私营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北京市在推进实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试验,以充分有效地利用首都高等教育资源,打造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教育中心。

4、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北京民办教育的定位是高标准、高质量、有特色、 国际化。要实现国际化,北京民办教育就应该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引入国际标准,尤其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方面做好本土化的同时,要保持国际标准。采取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有利于更直接的吸收国际教育资源,引入国际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等。但目前北京的民办教育在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还不够。民办学校还缺乏对外交流合作的意识和积极性,缺乏有成效、实质性的合作,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不够,积极主动学习、借鉴国外管理经验的也少。民办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不是很成功,形式还比较单一,更多的是比较简单的“2+2”、“1+3”等模式。这样的中外合作办学,在很大程度上,民办学校不过是发挥了出国留学中介的职能而已,更多的成为国外教育输出的途径。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应该在国外资金引入、课程开发、师资队伍、管理方式、对外招生等方面加强力度。

四、北京民办教育政策取向建议

(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鼓励扶持政策

当前,地方在贯彻落实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鼓励扶持政策方面,应当以保障民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和鼓励社会投资民办教育为重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民办学校的用地与建设、对民办学校的奖励与资助、民办学校招生、民办学校教师保障等具体政策,以及民办学校的信贷与融资、合理回报政策。此外,在国家法律法规尚未明确有关具体政策的前提下,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积极措施,统一协调规范好民办学校的税收、剩余资产处理问题,以及举办者与出资者不明确、滚动发展积累起来的部分民办学校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与监督管理的制度

基于北京民办教育发展基础与定位,为适应首都教育现代化需要,北京在发展民办教育问题上持坚定不移的态度,这种发展又是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和有特色的方向,也就是说鼓励支持的对象和内容是有选择的,不是任由市场的自由发展。因此,从政府角度,应当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与监督管理的制度。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市民的要求和教育现代化需要出发,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严格规范,这是首都教育的长远发展大计,也是中央和全国百姓对北京政府的要求。

民办教育制度的规范,应当从准入、运行和退出三个环节来着手。具体说包括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准入的标准和程序;履行好法律赋予各级政府对民办学校运行过程中监管的职能,包括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基本条件保障、学校与师生的合法权益、资产与财务运行、法人治理结构、公共安全秩序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等;民办学校举办者、出资人的退出机制与权利义务的保障。

(三)切实推进地方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创新

国家法律法规赋予了各地政府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的政策创新自主权,北京教育已经站在全国教育发展的较高平台上。结合地方实际,实施民办教育发展政策创新是走出北京民办教育特色发展道路的关键,也是提升民办教育对首都社会经济贡献力的前提。这种政策创新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明确北京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位与政策。

从北京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实际以及首都城市功能地位出发,在适度的发展规模定位基础上,可以实施三个方面的政策创新:第一,取消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控制并放宽学制。招生计划由政府控制改为政府依各自办学条件核定学校办学总规模,学校自主确定招生专业和年度招生计划;入学方式和录取办法由学校自主确定;民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学制实行注册入学的弹性学制。第二,积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实施本科层次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并鼓励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第三,以投入、用人和分配三个环节为重点,推进市属公办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2、加大非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的国际开放程度。

加大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国际开放程度是推进首都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应当调整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非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公办民办学校的开放程度,主要在招收国际学生、引进国际人才、引进国际课程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探索创新。

3、建立市、区两级政府各部门间实施民办教育监督管理的协调机制。

为贯彻落实民办教育法律法规精神,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维护良好秩序,必须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努力消除各种风险和隐患,坚决打击各种非法办学行为、治理各种不规范的办学行为。这项工作需要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建立起教育、公安、卫生、工商、劳动、民政等多部门参与的执法与监督体系。

4、建立民办教育的社会中介服务与信息公示平台。

为促进与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政府应当在资金、人才与制度建设上,扶持建立起本区域的民办教育社会中介服务平台和信息公示平台。这既是民办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民办教育发展实际和社会的需要,还是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实际的需要。这些平台的职能包括面向社会的民办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咨询服务、民办学校质量评估服务、民办学校公共信息服务等。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 整理

注释:

① 刘太颋:《论高等教育依附性与独立性之矛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② 徐冬青:《从依附性发展走向均衡发展——民办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③ 吴绍芬:《民办学校办学模式的思考》,温州大学学报,2004年2月。

④ 潘懋元,邬大光:《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⑤ 尽管目前对于独立学院这一办学模式还有许多的争议,但从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我们目前所要做的重要事情是如何对这种办学模式进行规范,并在一些被纯粹民办大学认为政策不平等的方面进行调整,给予独立学院和纯粹民办大学公平的政策环境,如在关于设置标准、学历颁发等方面。

标签:;  ;  ;  ;  

北京民办教育发展模式与未来政策取向--2005年北京#183;国际民办教育论坛综述_民办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