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中,技术落后与人才的短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为了有效地促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两个问题。在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强化措施主要包括对技术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方向等,保证目标与方法的明确性,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现状;问题;对策;
传统的机械加工模式的核心是人力,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实现较低的生产效益。随着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机械制造的生产速度较之以往大大提高,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生产成本。整体来说,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的促进了机械制造业传统劳动模式向现代化劳动模式的转变,推动了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
一、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现状概述
我国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首先,在自动化的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由于很多企业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制约着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其次,很多企业在人才的管理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企业内部综合素质强的员工数量较少,大部分工作人员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只建立在理论上,并不了解具体的应用方法。在机械设计工艺水平方面,盲目的照搬照抄只会降低整体设计水平,制约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发展。最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缺乏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掌握和应用,我国的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加工水平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二、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现阶段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同发达国家相比,机械自动化技术占有的比重不足,严重导致了我国机械化制造技术的发展。
21世纪之后,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也有效的实现了自我发展模式的转型,有效地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的生产模式向自动化、多元化的模式转变,在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中,使用远程智能自动化调节技术,取消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固定生产作业方式,有效地实现了机械制造技术的智能发展。
机械工程自动化管理应用现状的问题存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先进的技术对机械制造进行有效地控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技术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对于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的发展,我国是起步的阶段,在机械工程自动化生产经营中,很多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我们的人才管理机制仍采用国外的人才管理方式,并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的人才格局,是不实际的。且主要集中高素质的专业员工队伍,雄厚的理论,但实际的技术低。在技术方面,精密机械加工和其他初级阶段的水平来看,虽然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复合加工仍处于追赶阶段。在机械设计,没有即时有效的将科技成果转化,更多的设计文案设计水平不高。对于我国大部分的机械制造行业来讲,并没有加强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重视,严重的影响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效果,同时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管理的过程中也欠缺一定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尚有很多不足之处。这种不足之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实际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传统落后的经营和管理方式还占据着主要位置,而导致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人才的缺乏。技术人才的技术实践经验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来说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机械工程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来说,我国机械化工程在其自动应用方面虽然一直进行分析与钻研,却始终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机械工程自动化没有取得突破。
三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的解决策略
(1)灵活运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尚处在初级阶段,自动化程度较低,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基础技术储备有待完善,计算机集成制造还没有实现大面积的应用,因此必须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突破技术壁垒。生产过程中,应灵活地运用自动化技术,根据生产规模、产品种类,选择不同程度的自动化技术。
(2)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机械制造业也因此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的机械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缩短差距,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是当前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自动化技术的提升,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对于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没有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也是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加大研发的力度,进而推广应用,才能使我国的机械化水平整体获得提升。在实际的生产和工作中,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开展机械自动化工作时,应将开发先进技术、探索新方法、掌握新工艺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和创新,从而将机械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完美结合。机械制造的集成化,实际上就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各类物料加工信息和生产技术信息并对其进行集成,用以优化机械工程的整体制造流程,从而实现制造技术与经营技术双向发展的目标。机械制造的敏捷化主要作用在于辅助企业对市场信息进行判断和掌握,提高企业的判断力,加强企业的市场灵敏度,优化企业的生产水平,保证企业的生产质量,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高素质、优秀的专业人才更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较为缺少,对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进程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从教育入手,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转变旧的观念,采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技术人才。
(4)实现产品的优化生产。就自动化技术来说,它不是一个单一复制的过程,在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侧重点,从而以优秀技术作为支撑,实现产品的优化生产。现如今,我国正处在一个工业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机械化技术要想实现全面化推广,就必须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5)强化智能自动化.智能自动化就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来模拟和控制机械工程的某一个过程。智能自动化类似于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做出分析,系统按照数据库数据分析运行时存在的问题,依照存入处理方法及时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避免机器或装置运行时出现故障,也能避免因人工判断失误,耽误工程进行的情况。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仔细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才不会阻碍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步伐。提高技术人员的机械自动化意识,增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最为关键。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只有注重积累,勇于创新,才能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才能有所保障,工作效率才有可能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力.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
[2]吴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的发展分析.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
[3]经海东,程大斌.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论文作者:乔立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技术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机械制造论文; 我国论文; 科学技术论文; 企业论文; 水平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