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与企业管理研究_wto论文

中国加入WTO与企业管理研究_wto论文

加入WTO与企业管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管理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中美、中欧双边市场准入协议的签署和WTO中国工作组第14次会议的结束,中国“入世”进入最后阶段,中国“入世”的主要法律文件、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我国在加入WTO后企业将面临着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高手一决雌雄的严峻局面。对此,国人有个形象的说法——与“狼”共舞。与“狼”共舞凶险异常;而如何化险为夷,不被“狼”吃掉,这是我国企业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服务、技术、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的竞争,也不仅仅是经理人员管理才能的竞争,更是企业整体实力和形象的竞争。而管理作为市场竞争各要素的整合力量,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制胜法宝。本文拟在剖析加入WTO给我国企业管理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探求趋利避害的相应对策。

一、“入世”给我国企业管理带来的冲击

(一)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外部环境将发生剧烈的变化

如果说90年代中国企业还在为抓市场寻求生机,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转型,那么,在21世纪,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面对的将是经营全球化、管理高度科学化的跨国公司的竞争。

中国“入世”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参与程度的加强,国民待遇、市场准入、投资领域、股权限制等各种对外资企业的壁垒将大大削弱,这就给看好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创造了与中国企业平起平坐发展的条件,从而将中国企业置于一个与强手竞技的比赛场中,产生了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外国跨国公司凭其管理、资金、人才上的竞争优势,将直接对内资企业造成冲击。这种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其一,外国企业控制欲膨胀,国内企业的出口势头受阻;其二,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进入增加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外资产品进一步挤占国内市场。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大量进口商品增加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大量出售商品增加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其三,国内品牌将受冲击;其四,新兴产业面临考验。中国加入WTO后,还会有大量的世界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大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是不对等的。仅以规模为例汽车工业的上海汽车工业公司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2.64%;石油行业的大庆石汕公司为美国埃克森公司的3.16%;钢铁行业的鞍钢为日本新日铁公司的9.78%;化工行业的燕山石化为德国赫斯特公司的4.48%;造纸行业的上海造纸公司为美国国际造纸公司的1.03%;电器行业的上广电为松下电器公司的0.82%。实力对比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我国大企业面临的将是一种处于跨国公司威胁下的竞争。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此外,加入WTO预示着中国将进一步对外开放,进一步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措施,向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和市场,这意味更多的外国商品和服务涌入国门,导致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有的市场份额面临重新分配。来自国外的竞争将使每一家企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将大大恶化,企业管理的难度也将前所未有地增加。

(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将对国内企业的管理素质提出严峻的考验

中国加入WTO后,在同等条件下能够得到多大的实惠,归根结底取决于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我国企业在加入WTO后将面临一个相对陌生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市场环境。国际市场变幻莫测,企业随时可能遭受各种风险;而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使企业的竞争更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对企业的整体素质特别是管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总之,加入WTO将使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分支、各个方面,无论是在对管理的战略认识上,还是对企业家的要求上,或是在管理内容、方法和技术上都需要有前所未有的新的突破。

一方面,从世界范围看,柔性管理、弹性组织、全球战略、知识管理、跨文化管理等已经成为各国企业管理发展的新潮流。推广和应用先进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已成为企业界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同世界企业管理的发展相比,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管理粗放,各种成本费用居高不下;一些企业基础工作出现滑坡;以改代管,以包代管,以股代管,以奖罚代管的现象依然严重,企业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企业过分依赖某一“能人”管理,领导行为依然受关系制约;职工技术素质低,参与意识差等。我国企业管理的总体水平仍相当低下。这要求我们尽快解决我国企业管理中的现有问题,并向企业管理的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如果不奋起直追,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的总体水平,缩小同工业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我国的企业将难以应付即将来临的跨国公司的竞争。

另一方面,企业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必须拥有独特的国际竞争力,而培养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在企业内部实施管理创新战略,以消除企业战略性发展的最大阻力。如上所述,我国不少企业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即现有的经营能力和企业国际化发展规模升级不相适应的矛盾;现有的管理水平与企业新的竞争环境不相适应的矛盾;现有的员工队伍与企业文化状况与企业跨国经营目标实现不相适应的矛盾;现有的运行机制与企业战略调整对管理系统要求提高的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缩小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给企业战略性发展造成致命的阻碍作用。因此,加入WTO,企业面对国际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实行经营战略调整,必然对企业管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

(三)中国“入世”将强化对国内优秀人才的竞争

由于“官本位”传统的影响,历代中华民族最杰出的人才都以金榜题名和升官进爵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官品高低曾长期被国人视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尺,权力金字塔成了优秀人才向往的圣地。这使我国工商界因此缺乏优秀人才,企业人才先天不足。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差异表现为各国企业实力的差异,而企业实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又直接取决于企业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其才能的发挥程度。近年来,我国经济虽获得快速增长,但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却很少,真正拥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企业家则更少。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的长驱直入,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后,对各类人才的激烈争夺将会成为中国企业能否生存的最大威胁。优秀管理人才的流失将对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市场上对人才的竞争将空前激烈,尤其是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言更是如此。目前中国企业人才随意流失和无序流动等现象已相当普遍,这是管理混乱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低下,人才频繁跳槽,往往导致企业发生管理危机,因此而造成企业经营失败甚至倒闭的事例已不胜枚举。可以预见,“入世”后,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将会以高薪聘用、委以重任、出国培训、组合报酬等种种优厚条件,以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与中国企业争夺人才,这将加重中国企业人才流失的困难处境,中国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二、“入世”给我国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加入WTO给我国企业管理带来的不仅仅是冲击,更多的是带来了历史机遇。

(一)“入世”将使中国企业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是在渐进式改革中缓慢地变化下进行的,忽视或放松管理一时还可以相安无事,那么,加入WTO所面临的体制和规则改变,将使这样的外部运行环境荡然无存。来自外部的强制性竞争压力将迫使国内企业既不能也不敢再在管理上掉以轻心、马虎度日,否则,就意味着自取灭亡。

过去我们并没有少强调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传统管理思维的惯性,体制的制约,市场规则的不完全,竞争的不规范,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多种因素,使现代企业管理在大多数企业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管理的实践不如人意。加入WTO后,来自外部的强大竞争压力将迫使我国企业必须真正把管理问题提到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上来认识,继而有助于企业转变观念,突破体制束缚,确立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自觉地、主动地、迅速地实现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入世”必将促进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入WTO对我国企业管理意味着机遇。

(二)“入世”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参照国际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则和通例,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创造出行之有效的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运作方式和方法。

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管理方面与国际上先进企业相比有显著的差别。应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如何建立企业管理机制是下足工夫的。只是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原因有二:一方面,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是为国有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企业经营者在管理运作中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还极大地影响着管理效率和创新管理的实施。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大浪淘沙从弱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国内公认的优秀企业,不应否认,其中有相当一批已经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小有所获,但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只是利用国内市场竞争不平等和市场容量不饱和而争取一席之地,在管理理念上受国企旧习惯的影响极大,正规化管理知识少得可怜,根本没办法和能力实现企业的正规化运作。这两个方面是我国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大障碍。

加入WTO会使我国经济由半封闭经济向全球经济转化,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全球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国际分工。因此“入世”预示我国经济将广泛而持久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我国企业有了更多、更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机会。“入世”后我国将对签约国和地区实行同等开放,同样它们也要对我国企业开放。这种对等开放将有利于我国企业能够更好地、更为直接地引进、借鉴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比如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机构、制订适应国际环境的经营战略、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和信息网络,贯彻国际质量标准、转变经营观念,健全企业营销组织体系等等,从而给国内企业带来崭新的管理视角和发展思路,推动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进程,迅速赶上国际先进企业的步伐,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以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入世”有利于提高企业人才素质特别是有利于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当代经济是一个创新的经济,它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对物力资本和物力资源的占用,更重要的是对智力资源的占有,而智力资源的载体是人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创新人才是现代企业的核心。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企业将更多地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甚至是竞争。交流合作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作桥梁,与跨国公司开展竞争同样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本代替金融资本成为战略资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企业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更好地招募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素质,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在与“强敌”的竞争中,我国企业将比以往更加重视培养人才,并积极发挥人才的作用。

例如,目前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作上水平不高,据统计,我国企事业单位从事这一管理的人数不及IBM一个公司。加入WTO后,我国各类企业都需要重视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可以预见加入WTO将促使许多企业尤其是生物医药、计算机相关领域以及音像出版业等加紧建立有关制度,培养和设置专门的机构与人员,将知识产权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因此,企业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增强人力资源意识,全面实施“人才开发工程”。要能够以新的方式、新的观念全方位地发掘和选拔人才,要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模式高效率地使用和激励人才,形成一套完整的聚才、育才、用才机制,使人力资源这一宝贵财富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入世”有利于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加入WTO,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中国的影响更为直接,每个企业实际上将直接或间接参与国际竞争,并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企业家最先感受到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最先体验到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最先领略到当代管理大师的风采。在世界经济的同一竞技场上同代表各国顶级水平的企业家们过招,无疑在了解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更新管理思想,改革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方法,改进管理手段等方面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增强适应力、应变力和竞争力,从而使自身素质得以提升。

(四)“入世”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实行现代企业管理下的规范运行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这种竞争,表面上是产品之争,背后其实是企业体制与企业管理之争,同时也是政府管理企业的方式之争。通过这种竞争,迫使我们改变那些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使我们的体制、管理乃至某些文化和观念与国际全面接轨。从这个意义上讲,“入世”会大大加快中国企业以及中国政府的改革进程。WTO确立的基础是市场经济,WTO的成员方政府仅仅是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不是市场竞争的直接参与者,不能直接介入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加入WTO就必须向WTO体制靠拢,逐步达到WTO所要求的,以市场经济制度为基础的运作方式和组织水平,这就意味着我们将加速中国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做到政企分开,确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使企业尽快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实体,进一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对资源的控制和对产业的垄断,直至迫使政府完全退出一般性竞争市场。这必然为中国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完全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和管理创造日益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企业能够真正最终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和传统体制的制约,完成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实行现代企业管理下的规范运行,以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这也是“入世”给我国企业管理带来机遇的一种重要表现。

三、实施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管理战略

我国加入WTO已是大势所趋,“入世”对我国的企业管理是机遇与风险并存,为了利用和扩大机遇,化解风险,我国企业唯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企业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顺应管理创新的新趋势,创建独树一帜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管理组织与创新机制,迅速实现与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接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适应国际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是建立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即在现代公司制度所规定的产权安排状况下,采用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柔克刚的经营理念,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有机弹性的组织机构,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和谐一致的人际关系,以达到有效整合企业资源、企业对社会负责的目标。

(一)观念更新是利用和扩大机遇、化解风险的关键

不管政府制定什么政策、创造什么环境,最终的焦点都是集中到企业的竞争力的较量上。加入WTO,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外部环境面临重大变化,企业怎么办?是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新条件下的竞争,还是无所适从,被动地应付加入WTO给企业带来的冲击,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心态。企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利用优势,迎接挑战,做好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准备。事实证明,成功的全球竞争企业,必须持续地关注和洞察企业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并及时地作出有效的管理调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条件下,企业审时度势,把全球竞争作为重点,形成新的企业管理理念。面对WTO,企业必须树立和加强一些新观念。

1、摈弃被动适应,树立主动进取的观念

面向21世纪,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将是全球性的,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谋求生存和发展,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推动企业管理向高层次发展,与国际接轨,把发展的眼光向外拓展,每一个企业不仅要有一个国内市场的立足点,而且要注重从立足本地向国际市场上寻找新的机会,企业如果以对公司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进行修修补补,即可以应付大规模个性化、全球化营销的剧变,那将是一个错误。事实上,加入WTO将转变为我国与WTO成员间双向开放,它们的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向我国企业开放,我国将有更多的产品和企业走向国外。因此,我国企业应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大局,欣然接受WTO的基本原则和有关的协定与协议,改变被动适应的精神状态,树立主动进取的观念,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摈弃等、靠、要,树立自立自强观念

过去,我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政策引导为主的。入世后,将转变为按达成的议定书开放本国市场,在计划经济下所形成的保护市场体系将被瓦解,对企业的直接保护措施将不复存在,同时市场规则与市场运行方式会加快向国际惯例靠拢,从而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因此,企业要摆脱依靠政策经营观念的束缚,建立自立自强的观念。企业自立自强的理念的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企业内部要树立自信心,在市场上树名牌,在世界经济大循环中确立企业的地位。其次,企业应当不断创新。“入世”后,企业为避免生产经营上的盲目性、片面性,要紧紧跟踪国际变化趋势并引导消费潮流。为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有超前思维和构想的前瞻能力,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开创新局面。

3、摈弃关系学,树立依法经营的观念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一些企业靠各种非市场关系生存和发展,出现扭曲竞争。入世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依法经营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必须加强依法经营观念。首先,遵从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其次,重合同、守信誉。第三,公平竞争。

4、树立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观

我国企业过去习惯于计划体制,心智模式及价值取向早已定格,那种等、靠、要的想法和做法根本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入WTO,企业的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迫切要求它在管理理念上来个大转变,大革新,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和心智模式,企业管理逐步从刚性走向柔性,人本思想、企业文化等因素应在现代管理框架中占有重要位置。树立企业价值观,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无形因素。价值观的更新,可使企业产生更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一致,相互协调,适应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

(二)积极引进、借鉴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认真探索企业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内容与运作方式

我国企业要实施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管理战略,就必须改变以往的管理方法,接受国际上先进企业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引进和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全面质量管理引进到我国企业中来,企业普遍建立了TQC小组等。一些企业逐步采用了国际企业管理领域所广泛采用的决策论、信息论、控制论、价值工程、目标管理、网络技术、经济预测学等,以加强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管理正在经历一次巨大的变革,不同文化模式、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都在寻找新的企业发展模式。

我国企业要利用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并迎接挑战,就必须积极引进、借鉴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认真探索企业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内容和运作。因此在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管理应在学习、引进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特点,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从而建立起具有特色的、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及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全新的企业管理战略参与国际竞争,以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趋利避害。为此,国内有关部门和企业必须学会运作WTO成员之间普遍通行的规则,方式和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要对市场,尤其是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认识和了解,加快对“游戏规则”的学习和掌握,争取做到知己知彼,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更强的竞争力。我国各有关协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也要积极开展研究活动,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适时开展WTO的咨询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三)重构创新性的企业管理组织,不断培养与提高企业组织能力

组织机构是企业运行赖以支撑的架构、科学的机构设置是管理理论的反映,管理规律的产物,也与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有关。现代管理研究表明,企业财富的创造。50%以上来自技术创新,另外50%靠管理;而在技术创新的有效利用中,80%来自管理。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为企业利用各种资源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企业的管理组织和组织系统又是企业管理体系运行载体。企业的组织能力是一个组织根本优势之所在,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企业竞争优势地位因组织能力而得到不断重新确立和巩固。加入WTO,面对日益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企业组织结构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经验,特别是它们改革的方向即小型化、简单化、有机化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迅速地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较多地采用金字塔型(从上至下的垂直结构),严重阻碍了不同部门和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员间的接触与交流,不利于信息的流动和传递,妨碍了知识的更新和应用。加入WTO后,企业必定要走上国际市场,企业将面对激烈竞争,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将随公司的发展而出现创新性变化,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将由低级由高级演变。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重构包括硬件设计,即组织结构框架的设计;软件设计,即组织的联系及管理规划。在企业管理组织结构重构以适应竞争战略过程中,现代跨国公司的网络型结构可以作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实现组织创新的借鉴。如果说金字型结构是制造业时代企业的代表性组织结构,那么网络结构则是信息服务时代的代表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知识的交流和才能的发挥,企业将上下之间实行命令和控制转向以知识型专家为主的信息型组织。这样的组织结构,既确保了总公司战略的实施,又精简机构,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公司运作的灵活性,体现了组织结构的弹性化,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子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在国际化经营中的“分散经营,集中调控”的管理原则。此外,我国企业还要积极探索与推广层次很少的扁平型结构,有利于鼓励内部创新的半自治组织,无固定边界的非正规组织结构等等。

(四)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求得发展,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统盘谋划,即在符合和保证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市场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新机会的基础上,确立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内部机制,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中国加入WTO使企业不仅要参与国内同行之间的竞争,而且要全方位地面对更为严酷,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能否从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机会,消除威胁,将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首要战略出发点。而企业战略目标的定位必须是不断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

“入世”后,中国企业在WTO多边体制基础上与外国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是明晰企业的竞争力,培育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全面考虑所面对的各种竞争因素,分析自身所拥有的竞争力要素,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而确定本企业的战略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识别、培养和发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采用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如下范围:1、知识与技能;2、管理体系;3、技术体系;4、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略的重点,应该主要依靠培养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能力,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竞争优势,逐步确立“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竞争地位,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取得立足之地。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合作经济。竞争与协作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但没有合作,竞争也无从谈起。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环境中,任何企业都应学会在联手合作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的战略联盟有助于企业动态比较优势的开发,能够实现企业的优势扩张,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战略合作关系被认为是高效快捷地接触、积累和传播最新技术与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大部分企业长期忽视竞争中潜在的依赖、合作关系,缺乏协作与联盟,更少在企业战略中筹划企业的战略联盟。加入WTO,我国企业在学会竞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合作式竞争中的合作,包括与外国竞争者的合作。企业在开拓市场中实行合作竞争,联合竞争,协作竞争是大趋势。因此,企业必须转变竞争观念与竞争方式,树立新型的竞争观和市场观,创造双赢或多赢的市场竞争格局,以协作代替竞争,化敌为友,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共同分享由于联盟带来的共同利益。特别是在协作型竞争格局下,我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大胆借助于战略联盟这一创新性的合作形式,以联合使用商标、结成销售联盟,实施联合制造项目等形式,向外部寻求优势互补,将与国内外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作为发展企业竞争力的必不可少的战略重点。

(五)建立高效率的企业运行机制

建立高效率的运行机制是企业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超强的具体表现。运行机制就是在正确的管理决策的统率下,以整体管理为基础,以文化制度、创新为条件,以人才为企业第一资源所形成的具有结构性和系统化运行特征,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的管理。因此,根据企业在加入WTO后环境的变化建立或重构高效率的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管理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建立、重构高效率的企业运行机制,关键是要适应企业战略重组的根本要求,创新的重点是设法营造一个具有稳定的运行规律、严谨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操作规程,很强的自我调整能力的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企业运行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企业组织结构缺乏激励机制,组织机构的决策和监督机制不能正确运行,相当一部分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缺乏评估监控机制,决策过程主观随意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必须加强运行机制的创新:第一,建立或重构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市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及企业的效益水平确定职工的收入水平,由此形成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第二,建立或重构快速反应、技术先进的创新机制。根据科技创新的特点,优化技术组织结构和专业结构,建立新型的科研开发机制,建立科研人员成果转化与企业风险投入相结合的体制。第三,建立或重构专家为主,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在知识型企业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企业家在企业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处于高风险、高速度的运行状态中,对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的要求很高,客观上要求决策的知识化、专家化和权威性。第四,建立或重构以人为本,知识领先的人才机制。俗话说,得人者得天下。如前所述,加入WTO后进入中国的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对各类人才的争夺,将是我国企业所共同面对的最大冲击与威胁,人才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中国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在我国企业里必须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代替传统的人事管理。即“以人为中心”把人力资源盾作宝贵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必须重视企业家培养和造就、重视企业营销队伍和科技队伍的建设,致力于开发和完善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我国企业传统的传、帮、带人才培养与管理方式是远远不能适应全面打开国门后的市场竞争的。另一方面,要着力塑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令人心情舒畅的,有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强企业人员对企业的情感、归属和成就寄托,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另外,要对企业员工有计划地进行知识更新、提高。

加入WTO的确会使国内企业管理受到冲击,给企业管理带来一些具体困难,但这些困难与其说是“弊”,不如说是不可避免的成本和代价。我们应该看到这是暂时的,因为如果中国不引入国际竞争对手,就会长期处于落后挨打局面。为了尽量减少“入世”的成本和代价,我国企业应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抓住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将技术、管理、文化等有利因素综合集成而形成独特的核心能力,发挥我国资源、市场和人才的优势,把一切要素都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加入WTO带给我们企业的将是新的机遇和财富。

标签:;  ;  ;  ;  ;  ;  ;  ;  ;  

中国加入WTO与企业管理研究_wto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