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艺术的边界——李山访谈论文_于春瑶

浅谈生物艺术的边界——李山访谈论文_于春瑶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 大连市 116034)

2016年4月21日,由高岭策展的“当生命本身成为艺术——李山艺术展”在成都K空间开幕。作为艺术家的西南首展,展览以“生物艺术”为主题,展出了李山创作的“阅读”系列、《重组方案》和《南瓜计划》等作品,类型涵盖绘画及影像艺术,呈现了艺术家20余年在“生物艺术”领域里对于生命和艺术的探索和研究。

李山是“85新潮”的要角、“理性绘画”代表画家、中国波普第一人。曾参与行为艺术《最后的晚餐》,并以印有美国总统里根头像的盥洗用具进行了中国美术上最重要的一次“洗脚”。同时,他还以雌雄同体式政治人物肖像及禁忌的性图像符号,大胆展开了“胭脂”系列创作。1993年,李山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代表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展上受到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作品《劳顿候选人》人兽同体启发,开启了对“生物艺术”的研究与实验。

为何艺术家会从早期85时期的行为艺术、政治波普转到现在所从事的“生物艺术”中来进行跨学科创作?李山概括为首先是去到威尼斯双年展,感受到艺术家的作品未能呈现出对文化,对人类前沿性思考,略显失望。看到马修-巴尼的作品后,带给艺术家启发的同时也唤起此前他对于生命科学的兴趣。于是产生了把对生命的思考带进艺术创作的想法,并转向对“生物艺术”的研究。

此后,李山在方案中提出了“生物艺术”的概念。概括了“生物艺术”的指导思想和使用的材料,以及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以及最后的展示样式。他将“生物艺术”的概念和界限定在生物学的分子层面,作品分为完成品和方案两类。不断的“生物艺术”领域进行方案探索,寻找科学家进行合作。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南瓜计划》作为完成品,在展厅中展示出来后,让艺术圈吃了一惊,也让科学家明白了这位艺术家到底想要做什么。

如何让“生命本身成为艺术”?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生物艺术”中。

雅昌艺术网:这次的“当生命本身成为艺术”作为您在西南地区的首次个展,麻烦介绍一下所展出的作品类型。

李山:此次在K空间所展示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蜻蜓人”的影像作品,题目叫《遭际》。2012年在台北当代艺术馆个展“粉红微笑之后”展出过,当时反响还不错。影像的内容其实就是我本人与蜻蜓。从科学角度来讲这是一个方案,我的基因与蜻蜓基因重组后的嵌合体生物。作品时长8分钟,背景音乐用的是天主教堂的和声。选择这样的音乐,会让我觉得是人类与上帝在沟通交流。当时这件作品是按照台北当代艺术馆的展厅来制作的,那个展厅有20米见方,所以影像作品屏幕的宽度为20米,高3.5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次在画廊展示,也是想尝试下在小空间内的展示效果;第二类是《南瓜计划》和《重组方案》的图片展示。《南瓜计划》是我构建活体的第一件作品,在我的艺术概念里,“生物艺术”最后的构建应该为活体。《重组方案》是以影像手法将昆虫与人重组,即我本人与昆虫基因重组之后的嵌合体。目前来说,这还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来看还无法达到,相信在将来是能够实现的。这类作品其实和“蜻蜓人”的影像作品很相似,一个是以电脑合成图片来表现,另一个则是影像。这两类其实都还是“艺术方案”,真正完成的是《南瓜计划》;第三类作品是绘制的平面作品“阅读”系列,也是方案。因为我做的是“生物艺术”,归根结底呈现的应该是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活体。

雅昌艺术网:在您提出的关于艺术语言探索的方案中似乎有很多童趣的感觉在里面?

李山:你刚刚提到我作品中的童趣,这可能是我一直所追求的东西。从我读大学起,内心深处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艺术”这一概念,并一层层的剥离,在其中寻找艺术最根本的东西。我刚毕业留校做老师时,给同学上课的一些讲座和教材中,就向学生介绍法国“原始主义”的艺术家亨利-卢梭。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太有感染力了,给我一种极为纯粹、本质的感受,把心灵深处的杂物、污垢都能清洗掉。纽约MOMA的馆藏中有两件他的作品,每次去那我都会长时间驻足在他的作品前,可能是我的心灵与他作品在发生一种碰撞。当时班里有学生一直关注“原生艺术”,虽然在西方“原生艺术”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在中国却刚刚开始。我也参与其中,在我看来,“原生艺术”的艺术样式、面貌和卢梭作品有共同的东西。按照我的划分,卢梭应该是作为“原生艺术”的祖师爷而非“原始艺术”领域。从卢梭到“原生艺术”到你刚才提到的带有童趣的感觉,都是共同的,那可能是艺术最为原始也最为根本的东西。

雅昌艺术网:其实您从事的“生物艺术”对于艺术圈和科学界来说,都是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之下,很多知识体系大家都不能了解的很完全。您现在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会感到孤独吗?

李山:我经常跟科学家谈及这些问题,我不怕孤独,不怕寂寞,也不怕失败。平常我做平面作品时,效果不好我就会将其撕毁,更何况是做“生物艺术”。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和我合作,可能也是出于我能够接受的了失败。实验过程中,千百万次的实验可能换来那么一次的成功。如果我不能接受这一点,科学家是无法跟我合作的。因此,孤独、寂寞、失败我是完全能够接受的,也会充满兴致的努力去做。

雅昌艺术网:想了解李老师接下来的展览计划?

李山:接下来要准备2017年年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大型个展。展览场地很大,底楼和二层都要被用作展示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做个展需要很大体量的作品,况且我的一些作品多半是跟科学家合作的。因此作品需要花费一至两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时间还是非常紧张的。加之我本人对展览质量的要求,以及艺术界和观众的期待,对我来说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作者简介:于春瑶(1995.10—),女,辽宁省瓦房店市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生物艺术。

论文作者:于春瑶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谈生物艺术的边界——李山访谈论文_于春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