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中的再启发式规律与方法_思维品质论文

启发式教学中的再启发式规律与方法_思维品质论文

启发式教学中再启发的规律与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发论文,中再论文,规律论文,式教学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之后,学生的思维没有按照教师的预想走上正轨,认识没有到位,所做的回答不全面、不深刻,甚至完全错误。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再一次对学生实施进一步的启发,这便是启发式教学过程中的再启发。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逐步完善的。因此,在教师首次实施启发之后,学生的认识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学生的认识达不到应有的范围或深度,是常见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是学生的思维没有进入应有的状态。诸如:不知道思考什么;不知道朝着什么方向思考;不知道沿着什么路线思考;不知道通过哪些方式、方法、步骤去思考。除此以外,还有思路中断难以继续思考,思路混杂理不出头绪等等。

正因为如此,在学生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第四次启发,把学生的思维引上正轨,是十分必要的。显然,教师实施再启发(首次启发之后进行的后续启发的统称),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完成课堂教学预定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一、再启发的基本规律

1.难度递减

一般来说,再启发的思维难度,应低于首次启发思维的难度。如果此举仍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到位,则应再一次降低启发的思维难度,直至学生的思维到位为止。

2.繁简适度

有时教师的首次启发比较复杂,再启发时,就要变得简单一些;有时教师的首次启发比较简单,不便于学生思考,那么再启发时,就要变得具体一些。由繁而简,或由简而繁,都是为了适合学生的程度,使他们便于思考。如果简单地认为再启发只能由繁而简,那就机械了。因为,简单的问题,不一定就是容易的。

3.因情设法

再启发的针对性是极强的。正因为首次启发没有使学生的思维到位,所以才进行再启发。因此,再启发的教学措施,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必须切合学生的需要。学生不知道想些什么,就要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思考的方向不对,就要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道路;学生思考的方法不对,就要在思维方法上给以指导。诸如此类,不再赘述。

二、再启发的方式方法

1.分解

分解是指把首次启发的比较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题目,变成若干个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小题目。需要分解的题目,一般都是由几个因素构成的。而学生往往忽视对题目中诸因素的分别思考,因而思维不能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分解题目,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题目需要分解与否,不能以长、短论。短题目不一定不需要分解,长题目不一定就需要分解。像“《孔乙己》前三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这样的题目,其内容是比较单纯的,如果硬性分解,不仅起不到再启发的作用,而且可能会闹出笑话来。

例如,进行《“友邦惊诧”论》一文的教学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友邦惊诧’论”这个标题含有哪些意思?有的学生说表明这是关于“友邦惊诧”的一篇论文,有的学生说这是议论“友邦惊诧”的一篇文章。

见此情景,教师进一步启发道:“要想全面而深刻地领会这个标题的意思,最好是把它分成几个小问题来考虑。那就是:‘友邦’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友邦’这两个字加了引号是什么意思?‘惊诧’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惊诧’这两个字加了引号是什么意思?‘论’有几种意义?‘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经教师这样一启发,学生一一做答,比较顺利地领会了这个标题的含义。概括地说就是:“友邦惊诧”是引用国民党政府通电的原文,否认国民党政府所说的“友邦”是友好国家,否认国民党政府所说的友邦人士的“惊诧”是真的惊诧,这篇文章就是对国民党政府所说的“友邦惊诧”发表评论。

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首次启发的问题,含有四个需要思考的因素:一是“友邦”,二是“惊诧”,三是引号的作用,四是“论”。起初学生只作笼统的思考,因而打不开思路。教师采用分解法进行再启发之后,学生的思维对路了,他们的认识也就全面、深刻了。

2.变通

所谓变通,就是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这样提出问题,学生感到茫然;如果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学生就知道怎样思考、怎样回答了。这说明在必要时,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方法,是必要的。

例如,在进行《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时,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丁举人这样一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说:丁举人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丁举人是迫害孔乙己的凶手。除了这两种认识之外,学生就谈不出其他看法了。

为了使学生打开思路,教师进一步启发说:“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这样去思考:丁举人和孔乙己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这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一篇小说中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经教师这样具体的启发之后,通过学生研究讨论,得出了结论。本文的主人公是孔乙己,又写了个丁举人。这说明封建科举制度造就了两种人:一种是像丁举人这样的统治阶级的爪牙,另一种是像孔乙己这样的没有走上仕途而又放不下架子、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废物。这都是科举制度的罪恶。这也就是本文写了丁举人这个人物的作用。

上述教学实例,原提问比较笼统,因而学生思考问题,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打不开思路。当教师把这个问题变成三个比较具体的问题之后,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考问题也深入了。

3.假设

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之后,学生的回答完全错误。教师利用学生的答案做假设,并据此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打开思路,全面思考,以利于解决原启发性问题,此为再启发中的“假设”。

学生回答错误,这是课堂上常见的现象。但是,不能够把学生的错误答案,都拿来做假设。任意假设,往往会徒劳,甚至把问题搞得越来越繁琐。是否需要做假设,要看学生的答案有无利用的价值。有则取之,无则舍之。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这篇小说的结尾,说的是菲利普夫妇一家改乘圣玛洛船,躲开了于勒。故事的这个结局是谁造成的?”有人回答说是那个女婿造成的,他如果不来就不会如此。还有人回答说是于勒的品质不好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个好人,也不会如此。

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说:“如果菲利普的女儿没有结婚,也没有订婚,根本不存在这个女婿,那么,菲利普夫妇会不会认下这个于勒呢?假如在船上遇到的这个于勒,并不是个穷水手,而是一个大富翁,但他的品质非常恶劣,是个大流氓,那么,菲利普夫妇认他不认?”

经教师这样一假设提问,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答案。那就是:这个结局是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冷酷无情、自私自利造成的。

4.导向

在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之后,学生的思路阻塞,不知怎样去思考问题的时候,或是学生的思路狭窄,不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的时候,教师告诉学生如何思考,指明思路,这便是再启发中的“导向”。

例如,在进行《中国石拱桥》一文的教学时,教师提出:“本文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学生的答案可归纳为下列三点:一是这两座桥都是驰名中外的桥,二是这两座桥都非常坚固,也非常美观,而且历史悠久,三是这两座桥都有显著的特点。

发现学生的思维没有上路,教师说:“我问的是本文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大家可以这样来思考:举三个例子行不行呢?举一个例子行不行呢?换成另外两个例子行不行呢?你们想想看。”

经教师这样一指点,学生的思维迅速走上正轨,很快获得了正确的认识。即: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们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两种类型。这两座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久、坚、美的共同特点,而且它们本身都独具特色,又驰名中外,因此本文只举了这两个例子。

这个教学实例,学生主要是不知道从哪方面去思考,针对此种情况,教师的再启发主要是发挥思维引路的作用。路引对了,则学生的思维迅速到位,问题顺利解决,教学走向豁然明朗。可见,实施此法,重在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要在思维导向上下功夫。

再启发是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手段,顺应了教学进程的往复迂回和学生思维的曲折多变,是保证启发式教学成功的重要途径,再启发往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因此,一定要重视并努力搞好再启发。

标签:;  ;  ;  

启发式教学中的再启发式规律与方法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