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1
摘要:作为高污染产业,印染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会大量高色度、成分复杂的废水,例如废水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染料、染浆、油剂等物质,这些物质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对生态环境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经济新常态下,对印染行业废水处理质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弥补现阶段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缺陷,提升废水处理效能,文章在分析我国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现状的前提下,分析现阶段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稳步实现印染行业废水的科学高效处理。
关键词:印染行业;废水处理;问题;对策
1现阶段印染行业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资金投入不足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对比,我国印染产品档次相对较低,产品附加值较少,压缩了了印染企业的利润空间,例如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成本大约为每吨1100元,处理成本较高,相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收益,会减少在废水处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这就使得我国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层次、质量以及成本控制与欧美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进一步限制了印染行业的竞争能力,对于印染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2能耗较高
目前我国印染行业年用水量为3-5t/100m,是国外印染行业的2-3倍,虽然近些年来,地方政府与企业逐步扭转了传统的生产、处理理念,采取更为现代化的生产、处理工艺,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废水处理的能耗仍然较高,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废水回收率不足10%。尤其对废水中的燃料、浆料以及淡碱物质回收率较低,这一问题如果得到不有效解决,直接影响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3废水管理方式较为粗放
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印染企业在废水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粗放的管理方式,导致印染行业难以控制能耗,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费用支出。同时缺乏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也使得废水处理效果不佳,对于废水之中含有的洗涤剂、燃料以及浆料难以高效处理,造成废水处理成本的增加,对后续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工作的开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4治理技术有待升级
印染废水之中COD比例较高,企业在进行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往往采增加絮凝剂或者生化反应时间的方式,来保证废水的科学高效处理。但是这种治理技术所占空间较大,处理周期较长,成本较高,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会影响印染行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印染企业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应当着眼于实际,促进技术升级、优化,充分提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效能,保证整个废水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常见废水处理技术
2.1生物法
生物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印染有机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法、生物膜法和酶生物法等。该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通过凝聚、吸附、氧化分解等作用达到处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生物法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废水量大、处理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处理周期长、污泥资源化利用率低、废水中部分有机污染物会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或难生化降解等问题,因此通常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满意的废水处理效果。邱诚等采用一体化生物流化床-生物滤池反应器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果表明,经过20d培养,废水COD去除率在83%以上,氨氮去除率可达73%,总氮去除率可达67%。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溶解氧浓度,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提高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
2.2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与水互不相溶,但对有机污染物溶解能力强的非水溶剂,使其与废水充分混合后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移至非水溶剂中,通过分离水和溶剂,从而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目前,萃取法仅适用于少数有机废水的处理,处理效果及费用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萃取剂。另外,由于萃取剂在处理过程中难免有少量溶解进入水体,可能处理后的废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常需要结合其他方法作进一步的处理。张丽等采用萃取法对酸性紫红-10B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正辛醇分数、油/水体积、三辛胺分数、溶液pH、静置时间和搅拌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剂正辛醇组成分数和油/水体积比对萃取效率有显著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下萃取率可达99.26%。
2.3吸附法
吸附法主要有交换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方式。吸附效果受吸附剂的结构、性质和操作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应用较多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化煤、硅藻土、膨润土、炉渣、木屑、粉煤灰和生物质炭等。吸附法具有设备投资少、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其吸附容量有限,易造成二次污染。周洋凯等将高温焙烧和铝盐活化法改性的膨润土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改性膨润土对甲基橙吸附能力明显高于原土的吸附能力,在投加量为20~25g/L,温度为20~40℃,pH值为6.0~8.0,处理时间为10~15min时,甲基橙的脱色速率可达95%。
3印染行业废水处理问题解决对策
3.1增加资金投入
为了有效提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效能,印染企业要积极转变思维,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序增加资金投入。通过这种方式,稳步提升废水处理能力,不断引进处理设备,升级废水处理技术,提升印染废水处理质量,逐步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废水处理机制。同时借助于技术升级,管控印染废水处理成本,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废水处理层面的差距,从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出发,促进我国印染行业的升级,为印染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3.2增加中水回收率
为了控制印染行业废水处理能耗,印染企业在废水处理环节,着眼于继续采取湿法加工,通过提升水质的办法,保证湿法加工的效能,减少废水处理难度。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技术人员采取增加中水回收率的方式,来保证整个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的高效性。大部分印染企业中水的回用率在20—30%,也有少数企业的中水回用率已达到50%以上,回收率有所提升,但是仍然有所不足。需要加大技术、设备投入,提升中水的回收使用效率。例如山东部分印染企业采取生物处理以及化学脱色的方式,对废水之中含有的各类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增加了中水回收效率,减少印染企业在中水方面的使用成本,达到控制能耗的目的,为印染企业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空间,确保了我国印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3实现精细化管理
为了减少印染废水处理难度,在管理环节,应当转变过往粗放管理方式,强化内部管控,形成精细化管理机制。具体来看,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印染产品的实际情况,将各染色缸根据颜色需求进行区分,通过这种方式控制洗缸周期,减少换品种调整机器的实践,达到节能降耗,减少废水排放的目的。除此之外,印染企业需要加大管理人员的引进、培养力度,借助于专业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印染行业管理体制的升级,厚植印染企业管理优势,推动废水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结束语
印染废水主要指印染加工各工序阶段排放的废水,包括退浆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和整理废水等废水。随着我国印染行业的迅速发展,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对生态环境安全及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提升现阶段印染行业废水处理能力,文章着眼于实际,分析我国印染行业废弃处理的实际,明确废水处理环节存在的问题,总结、吸收过往有益经验,持续完善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机制,提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峰,戚永洁,戴建军,赵选英,周腾腾,张波.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动向[J].印染助剂,2018,35(12):1-4.
[2]陈宝.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96-97.
[3]宋雪梅,胡成昊.印染废水物化处理技术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101.
[4]裴红洋.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新进展[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23-24.
论文作者:朱璇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废水处理论文; 废水论文; 行业论文; 企业论文; 回收率论文; 污染物论文; 方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