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透析日胰岛素用量调整的研究论文_李婷,莫永珍,巫海娣,王婷,隽晨霞,刘燕,陈燕(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透析日胰岛素用量与调整。方法:将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将患者胰岛素减量分为三个方案,为透析日上午注射原常规量减量50%(A组)、减量25%(B组)和不减胰岛素(C组),检测时间共两周。如周一三五透析患者,第一周周一、周三:胰岛素量减量50%,周五、下周一:胰岛素减量25%,下周三、周五:胰岛素正常用量。结果:三组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三餐前血糖、睡前血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上述数据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B组与C组的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了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在透析当日建议注射常规量减量50%的胰岛素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

关键词: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透析日胰岛素用量;调整研究

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诱因。在美国的透析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超过了40%。就我国的情况来看,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我国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已达36.39%[1]。对于糖尿病尿毒症患者,透析是主要的治疗方式。糖尿病尿毒症透析患者常常根据自我经验在透析日自行调整减量胰岛素,以期透析时不发生低血糖症状,但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血糖的波动大多没有密切关注,而血糖的波动会加重尿毒症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甚至致命的伤害[2]。为了保证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透析安全,让患者更舒适的渡过血液透析整个过程,使得血糖的调控在更合适的范围,摸索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胰岛素用量的规律,现对我院近年来治疗的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研究中,本组患者均符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纳入到本组合临床中关于糖尿病尿毒症的相关诊断标准,共计30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年龄为(69.7±11.0)岁,血液透析方案均在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有精神疾病;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心功能3~4级者;合并其他严重感染者;腹部皮肤感染未愈者。本组患者均在上午透析,且均采用胰岛素法来控制血糖。将30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按照胰岛素用量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原来胰岛素剂量减量50%,B组使用原料胰岛素剂量减量25%,C组不减胰岛素。

1.2 治疗措施

患者每周均进行三次透析,透析时间为4h/次,机器采用德国贝朗Dialog透析机,透析器采用Rexeed-15L,透析膜面积控制在1.5㎡,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控制在250~300ml/min,透析液选择碳酸氢盐无糖透析液,流量控制在500ml/min,温度控制在36~37℃。A组早餐前使用原来胰岛素剂量减量50%,B组早餐前使用原来胰岛素剂量减量25%,C组早餐前不减胰岛素,其他时间胰岛素用量不变,在治疗过程中,均补充叶酸、铁剂,积极纠正患者的贫血,控制血压[3]。透析中加餐按患者体重固定,做好血糖日记,记录血糖值[4]。透析日监测透析1、2、3、4小时血糖、餐前餐后及夜间血糖,非透析日监测七段血糖。

1.3 观察指标

记录好两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透析中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患者胰岛素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上述数据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B组与C组的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夜间血糖与透析中血糖上,A组稳定性更高,A组、B组、C组相关资料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表1:A组、B组、C组相关资料对比示意表

3 讨论

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无糖透析液、营养不良、透析中胰岛素无法清除等,且很容易引起低血糖。研究显示,对于糖尿病尿毒症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将血糖控制在6.1——7.0mmol/L,可以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5]。就现阶段来看,关于对糖尿病尿毒症患者如何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学者主张在透析当天停用胰岛素,在透析液中加入葡萄糖注射液,还有学者主张应用碳酸氢盐无糖透析液,在透析开始时为患者静脉推注一定剂量的葡萄糖。

本组研究显示,三组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三餐前血糖、睡前血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上述数据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B组与C组的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糖尿病尿毒症血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为了减少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在透析当日早餐前建议胰岛素用量减量50%。但是,我们的研究也存在一些缺点:(1)本研究病例数较少,尚有待扩大例数进一步研究。(2)本研究使用的的方法是测多点血糖的方法,现糖尿病领域有持续动态血糖监测仪器(CGMS)[6],如使用CGMS,将能更全面反映患者的血糖状态。因此,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透析日的胰岛素调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季大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11):621-622.

[2] Arabi YM, Tamim HM,Rishu AH. Hypoglycemia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predisposing factors and association with mortality[J].Crit care Med.2009,Sep;37(9):2536-2540.

[3] 杨良菊.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应用效果比照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15,17(10):532-533.

[4] Koh KP,Fassett RG,Sharman JE,et al.Intradialytic versus home-based exercisetraining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C Nephrol . 2009

[5] 李卓,张鸿,史伟.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J]. 现代医院. 2014.27(12):175-176.

[6] 李佳霖,张敏,李红,等.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体内性能评估[J]. 浙江医学. 2008,3(09):201-202.

通讯作者:陈燕,女,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肾内科主任,基金项目: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课题

作者简介:李婷,女,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室,主管护师、血液净化专科护士

论文作者:李婷,莫永珍,巫海娣,王婷,隽晨霞,刘燕,陈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糖尿病尿毒症老年患者透析日胰岛素用量调整的研究论文_李婷,莫永珍,巫海娣,王婷,隽晨霞,刘燕,陈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