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新闻评论的改革与趋势_新闻评论论文

新时期中国新闻评论的改革与趋势_新闻评论论文

我国新时期新闻评论改革与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走向论文,我国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阶段转而进入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就新闻宣传事业而言,经过20年来的改革实践,在新闻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上,在新闻报道格局的调整上,在新闻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上,在新闻评论宣传和写作上,都程度不等地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突破和进展。本文拟通过新闻评论的改革及其走向发展一些初步看法,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选题立论日趋贴近生活

新闻评论的论题不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中央的决策精神、工作重心和宣传部署;一是来自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和各种热点、疑点问题。自然这两个方面是难以割裂的。事实上大凡成功之作其选题、立论总是善于在这上下两个方面的结合点上顺势切入,由此而写出有的放矢,言之凿凿,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文章来。然而,在一个长时间里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前,不少以编辑部名义面世的重头评论,往往偏重于上面这一头选题立论,而忽略或冷落实际生活这一头,也不善于在其结合点上落笔切题,以致选题范围狭窄,一些评论只不过是中央文件、领导讲话的翻版,缺乏联系实际的独到发挥,读者是不满意甚至反感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正确指引下,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际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群众的思想和情绪十分活跃,多种疑点、难点乃至引人焦虑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迫切需要新闻媒介尤其是新闻评论予以引导、启迪和帮助解决。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头评论不得不重视从实际生活中选题立论,从中央精神和实际生活的结合点上切入选题。与此同时,类似“今日谈”、“人民论坛”、“焦点访谈”、“集思广益”、“星期话题”、“市场随笔”、“杨柳青”、“巴蜀小议”、“街谈巷议”、“虚实谈”等等,重视从实际生活选题,贴近生活,或由群众直接参与的群言型言论专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鉴于它们的选题立论范围广阔,又偏重于贴近实际生活,特别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焦点、热点、冷点、疑点等等问题,进行激浊扬清、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因而深受读者欢迎。

贴近生活选题立论好处是多方面的:

其一,贴近生活才能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也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有针对性;

其二,贴近生活才能实实在在指导生活、变革生活、推动生活,才能将中央的重要精神结合实际贯彻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去,落实并强化“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功能;

其三,贴近生活能推动作者深入生活,有助于增强言论的质量,生发清新独到之见。正如河北日报“杨柳青”署名名专栏主持人储瑞耕所说:“到生活中去,摘取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献给读者。”

二是拓宽了言论与新闻结合的途径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作为新闻媒介最基本的新闻手段,有各自的写作特点、要求和任务,两者缺一不可,也无法相互取代。不过,从新闻宣传的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两者正由彼此独立相互分离逐步走向互相结合的趋势。这种结合的关系和途径不断拓展,主要表现在两者的配合、融合、糅合乃至耦合等诸多方面。

配合关系。这种关系较为常见,即言论是依托新闻报道而发表的。立论的由头和主要论据正是现成的新闻事实本身。为此,它不仅能为新闻报道“点睛”、“提神”,也使言论本身增强新闻性,强化引导效应。一般多在短评、编者按、评论员文章中运用。这种结合关系,由来已久,不过如今运用得更为自如了。

融合关系。具体表现为评论与新闻性事实或信息有机地融为一体,即于新闻评论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和信息,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展开议论,使之有理有据,叙议融合,以增强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和可信度。这一融合趋向目前正突出表现在要闻版的小言论专栏,以及各种论坛专栏上发表的言论作品方面。《经济日报·每周经济观察》专栏主持人阎卡林近年来每周为专栏写一篇经济评论,也常常采用融合的写作方法,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不少作品还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作者在谈及体会时这样写道:“言论的开头怎样写?除了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外,我还主张言论的开头能单拉出来发消息。就是说,所评的事本身就是新闻,就能吸引人。这样,就更加能引人往下看了。”(见《每周经济观察精粹》一书第26页)

糅合关系。突出表现在通过夹叙夹议的说理艺术,使并非单一的新闻事实和多层次的评论分析互相糅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融合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延伸和多层次展现,有助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示和论证中心论点。它在新闻述评(包括新闻分析)写作中尤为常用。随着新闻述评的兴起,这种糅合艺术将会日益赢得人心,充分显示其优势:便于展现其新闻与评论的综合功能,便于在点与面的结合上开掘深度,便于体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和升华过程,由此而明显地增强言论的新闻性和论证的力度,生发积极的引导效应。

耦合关系。即寓理于事,事理结合。在操作中,将观点和分析机智地寓于事实的客观叙述和印证之中。这一方法可见于一些杂文或小言论之中。其好处是凸现言论的新闻性和现场感,且又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三是文体逐渐呈现由大趋小、由长趋短的态势

新闻评论以往长时间内均以大型为重,人们习惯以篇幅大小来衡量评论本身的价值。回顾五六十年代,当时以编辑部评论居多,尤以社论为主,内容重要,每文2500字左右,多时则洋洋数千言。至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的“十年动乱”时期,则以“两报一刊”社论和“四人帮”的“大批判”文章压倒一切、主宰一切。每文洋洋数千言,甚至上万言乃至数万言,真可谓“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奇臭难闻。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评论开始呈现一个明显的发展态势,那就是小型化趋势。这一趋势突出表现在专栏小言论的兴起并遍地开花。19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开办“今日谈”小言论专栏之后, 全国各地新闻媒介纷纷仿效,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小言论专栏。人们称之为“豆腐干”言论,长则五六百字,短则二三百字,有的放矢,事理融合,要言不烦,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奇魔力,深受读者的广泛重视和喜爱。除新闻性小言论而外,思想性或经济类的专栏小言论也日渐兴旺。诸如随感、漫笔、絮语、杂谈、琐谈、点评等等小型化言论,也都生机盎然地走俏各报报端,使评论园地增添层面,充溢活力,让广大读者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小字号言论之所以如此欣欣向荣,日益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其原因不外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机的当今时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了,时间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生活中各种新鲜的事理,各种隐显的难点、热点、疑点等等实际矛盾甚至风险,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尤其是数以千计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新闻传媒的并存,及其相互争夺受众有限的业余时间的严峻现实,这就日益促使我们的新闻评论顺应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并促使多种小型化评论栏目的兴起,以及各种新闻评论文体积极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这种趋势还折射在以往诸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大评论也逐渐走向短小精悍的坦途。

诸如,1980年的《人民日报》国庆评论《于细微处见精神——国庆纪念活动改革有感》,别开生面地不以社论面世,而以短取胜,以短评形式亮相,文简意深,全文不到500字,排在头版显要的版区上,令人耳目一新。据统计, 从 1949 年到1979年的30年中,《人民日报》有26年的国庆节发了庆贺式社论,有4 年发长篇纪念性评论,每文平均三四千字。而此篇以短评形式出现的国庆评论,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天荒头一回。它之所以短小精悍,得力于作者的辩证思维,敢于突破人为的旧框框。

再如,今年8月间,长江面临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水袭击, 时间持续很长,长江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中央要求把长江抗洪抢险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抓好。中央号召数百万防洪抢险大军坚决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和嫩江大堤)安全。为了全面打胜这一仗,《人民日报》于8月9日起至15日,就这一论题的不同角度日发一篇评论,连续地进行舆论的动员和引导。先后发表了《当前头等大事》、《严峻的考验》、《坚定必胜信念》、《军民挽臂筑长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亲切关怀巨大鼓舞》、《坚持就是胜利》等七篇系列评论员文章(8月15 日以后尚未统计)。篇篇写得旗帜鲜明、立足鼓劲、情理交融、简短有力、直接而又持续地传递中央声音,起到了组织、鼓舞、激励、推动的巨大作用。可是每文平均不过600字左右。这一事例又一次表明,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评论,全然可以打破常规,写得短小精悍。尤其是采用节奏明快的系列评论的方式,化大为小,一文一个角度,一天一个中心,细水长流,循循善诱,与事物发展的动态相合拍,与群众思想的脉搏共跳动,显示了舆论引导的切实效应。其效果决非一篇面面俱到的大社论可以媲美。

由此可见,由以往以大“块头”言论为主,向大中小并举以中小型为主,逐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这正是新闻评论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趋势。

四是形成了受众直接参与评说的氛围。

新闻评论历来由主笔、编辑部资深编辑和评论员执笔者居多。然而,这种情况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逐步健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日趋加强,人民群众乐于参与评说的主人翁意识的不断强化,特别是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情况的出现而已有明显变化,开始呈现专业评论工作者与受众相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评说的开放搞活的方向转型的发展趋向。五花八门的专栏言论的兴起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它冲击着以往较长时间内存在的指令性较强的单一灌输模式。而对报刊等媒体本身来说,为了办好这些言论专栏,自然也有必要广泛组织和征求媒体内部专业人员和外部广大读者的来稿,甚至纷纷为此而大搞有奖征文,将专栏的大门敞开。其结果必将促进言论群众化的日趋发展,促进群众性言论作品登堂入室,含苞吐芳,枝繁叶茂。

与此同时,有些报社还探索出一条组织群众撰写重头的系列评论的经验。例如,1994年4月以来,《山西日报》编委会打破常规、解放思想, 提出了邀请各界群众代表人物包括工人、农民、大学生、知识分子和老干部代表撰写系列评论的设想。要求题目来自群众,作者来自群众,评论的口气也变成群众语言。并立即派出由7人组成的评论组,先后到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学联、省委农村工作部和省委老干部局了解各阶层人员的思想动态、存在的模糊认识和最关心的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经过集体讨论,有针对性地拟定了撰写群众评论的方案。随后又深入到工厂、农村、机关、学校、商店和老干部家中访问,以了解舆论动向并取得引导舆论的实际材料。接着,再同各方面的群众代表人物在一起座谈,求得共同提高认识,具体商定每个人评论的题目、内容,然后由群众代表执笔撰写,评论组成员负责修改。5月19日至30日先后撰写并陆续发表了题为《誓与改革风雨同舟》、 《农村稳定是民心所向》、《我们和祖国共命运》、《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和《永葆共产党人本色》的五组系列评论,对广泛而又深刻的现实变革发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议论。不少读者给报社来信来电话说,这些群众直接参与撰写的评论写得亲切感人,是难得的好教材。这一成功探索生动揭示了这么一条新鲜经验,即报纸不仅要靠正确的舆论来引导群众,而且也要依靠群众形成正确的舆论。

受众直接参与评说的再一个标志,是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的兴起和发育,使得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可以身临其境地登台亮相,直接间接地参与评论者的行列,诸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专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午间半小时”专栏等,都已经这样做了并取得了广泛认同和成功。

新闻评论日趋群众化的发展态势,也给众多编辑、记者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也势必将会逐渐影响专业的评论作者或评论的专家里手,促使他们为提高评论写作水平,为增强评论的质量而孜孜以求,奋发进取。

五是开始重视说理的平易性和形象感

新闻评论的改革和走向,还表现在说理论述方式上开始由以往的严肃抽象型的说教式,向平易形象型的谈心式方面转化,由以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而向相互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毛泽东生前常常批评我们的报刊言论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的确,在以往的一个长时间里,新闻评论给人的印象常常是枯燥乏味,不讲究生动形象,缺乏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情况终于开始有所好转。其原因是上上下下都重视言论在引导舆论方面的特殊功能,都强调加强言论的可读性,而且多年的新闻评奖活动更激发和强化了作者的上述认识。再加上随着广播、电视评论的兴起,鉴于其可听可视,使得言论的论述在形象感和平易性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也促使着报刊评论适应并迎接这一挑战,进而逐步强化自身的平易性和形象感。

一些有影响的评论作者开始形成共识,认为评论不宜端起“发布指示”的架势,而只有将自己放在与读者平等的地位上,才能使读者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才能让读者乐于接受、乐于从中取得教益。而作为好言论还应在哲理、情感和文采上,在生动形象方面显示它的引人魅力。

不妨随手在报端摘录一些言论的片断:

“企业是大树,职工就是那枝间重重绿叶。正是这点滴绿意,挽住了企业的春色,撑起了企业兴盛的蓊蓊郁郁。”(《谁人挽春色》(禾木),载1996年3月 31日《人民日报·今日谈》)

“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各级干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头雁’,是一个示范作用很强的社会群体。俗话说‘干部迈什么步,群众走什么路’。领导干部靠什么去‘领导’呢?靠觉悟,靠能力,靠素质,靠其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这样,领导干部的自身形象就显得至关重要。”(《干部形象也是导向》(李有爱),载1998年3月6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这些片断论述有个共同的特点:见解和道理朴实、深刻,加之运用比喻,引用俗语等形象手法辅助示理,使得本属抽象的道理显得格外平易、形象和亮丽。当然,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目前尚处在起步之中。只要顺着这一趋向努力,将会促使新闻评论在宣传政策、引导舆论方面更加引人入胜。

六是声像评论后来居上,促成了与报刊言论竞争共荣的可喜局面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电子媒介以声音或声像合一的方式制作和传播的新闻评论,与长期以来独领风骚的印刷媒介以文字形式进行写作和传播的报刊新闻评论,形成了共处并存、互相竞争的严峻态势。

广播和电视评论可以统称为声像评论,其共同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众极为广泛、富有参与性和现场感。这显然是比之文字评论更为优越之处。不过,尽管如此,它们也无法替代报刊评论。这是因为报刊文字评论在容量方面,在保存性、可选择性、便于携带以及便于深入展开说理论证,从而在理论性、思辨性和深刻性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无论声像评论或是文字评论谁也没法取代谁。而唯有相互竞争共同繁荣并逐步形成合力,才符合发展趋势,也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引导舆论和宣传教育中优势互补,各显神通。

标签:;  ;  ;  

新时期中国新闻评论的改革与趋势_新闻评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